懵圈新高度!深圳国企ST特信六跌停,谁来揭开懵的迷雾?(一)

钱诚溢彰 2024-05-21 17:39:08

今日,ST特信(SZ000070),这家曾备受瞩目的深圳国有上市公司,再次被跌停板牢牢锁定。自5月14日复牌后,它已如被暴风雨席卷的孤舟,连续六个交易日陷入一字跌停的深渊。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让无数投资者在惊愕中茫然失措。

一、懵圈国企:ST特信暴跌,投资者直呼看不懂

长久以来,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心中承载着稳健与可靠的象征,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市场信心的源泉。然而,ST特信连日来的跌停,却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投资者的脸上。在国企的光环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财务黑洞和治理漏洞?

ST特信的案例,让人不禁回想起近年来频发的国企财务造假事件。这些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让国企的公信力和市场形象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在资本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国企更需珍惜自身的信誉和形象,以诚信经营赢得市场的尊重和信任。

二、懵人对赌,离奇承诺:特发东智的财务懵局

ST特信之所以被戴上ST的帽子,源于其子公司——特发东智的财务造假行为。2015年,特发信息以1.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特发东智100%的股权。然而,这场收购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激进到近乎疯狂的对赌协议。

被收购前的2014年,特发东智营收为43153万元,归母净利润2306万元,陈传荣等3人就敢给出2015~2017年净利润总额不低于14298万元的承诺,平均每年接近5000万元;不仅如此,陈传荣还单独补充承诺特发东智2018~2020年净利润均不低于5860万元。总计长达6年的业绩对赌,远超常规并购3年的对赌期,且对赌总金额超过3.18亿元(31878万元),也罕见地远超1.9亿元的收购对价。

三、懵眼高管,懵然监管:特信信息治理的懵态

根据后来的相关公告可知,在收购完成后,特发信息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蒋勤俭、时任董事/总经理杨洪宇、时任董事/财务总监李增民同时进入了特发东智董事会,其中蒋勤俭还担任董事长;时任特发信息董秘和副总经理的张大军,也兼任特发东智监事。

这样的人事配置不可谓不完备,但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监事,更多却只是流于形式,未能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放任陈传荣等人在眼皮子底下长期实施财务造假。

四、懵然审计:看门人懵眼,投资者何去何从?

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审计机构本应该承担起发现和揭露财务造假的重要职责。然而,在特信信息的事件中,审计机构却未能及时发现和揭露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让投资者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这不禁让人对其专业性和独立性产生了质疑。

五、懵中自救,能否破懵?ST特信的懵醒之路

尽管ST特信在连续五年的财务造假中迷失了方向,但幸运的是,他们最终选择了自我救赎。在2020年这个重要的节点上,他们发现了特发东智在收购前后实施的财务造假行为,并立即进行了内部核查和整改。这一举动虽然让公司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赢得了市场的尊重和信任。

2022年4月30日,特发信息披露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公告显示,2021年,特发信息对特发东智部分业务相关事项进行内部核查,发现特发东智在收购前实施了负债延迟入账、少计负债等行为,导致特发东智并购日的净资产多计,以及2015年度至2020年度财务报表之未分配利润、应付账款、存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相关科目会计核算存在会计差错。

六、懵然之痛,未来之思:如何驱散资本市场的懵云?

截至5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90多家上市公司被实施风险警示,其中5月以来就超过半数。从整个A股来看,ST公司已有170多家。“戴帽”之后,股价也普遍出现连续下跌走势。比如,4月30日被风险警示的ST股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已超过78%,5月以来跌幅更是超过38%。若按照上面的趋势,特发信息止跌还早得很。

笔者认为,在这场连续六日的跌停中,最受伤的无疑是投资者们。他们曾经对国企充满信任和希望,却在这场财务造假的丑闻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因此,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完善投资者维权机制,为他们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此外,我们也需要反思这场事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和启示。只有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保护投资者权益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2 阅读:519
评论列表
  • 2024-05-21 20:03

    财务暴涨暴跌的,连年亏损的,有被问询劣迹的,这类股票千万不要碰!!!一旦中招……你自己想想后果吧!

  • 2024-05-21 20:49

    最赚钱的子公司原来是业绩造假,伤害很大啊!

钱诚溢彰

简介:心顺、言顺、事顺,千顺万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