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降级,互相驱逐大使,爱沙尼亚和俄罗斯有多大仇?

创拓看国际 2023-01-24 13:18:00

俄罗斯外交部23日发表声明,宣布将与爱沙尼亚的外交关系降至临时代办级。

早前,爱沙尼亚宣布驱逐21名俄罗斯外交官和技术人员,并鼓励其他欧盟国家效仿。

拉脱维亚随后跟进,宣布将于2月24日召回其驻俄大使,将外交关系级别降至临时代办级。

本次冲突的导火索

确实是爱沙尼亚先搞的事情,要没收冻结在欧盟的俄罗斯资产,将其转交给乌克兰。

2023年1月,爱沙尼亚外交部发言人米克尔·塔姆宣布,爱沙尼亚有意没收俄罗斯在爱沙尼亚的2140万美元资产,并将其交付给乌克兰。

爱沙尼亚正在与欧盟委员会合作,计划没收冻结在欧盟的俄罗斯资产,这些资产估计达数千亿美元。

爱沙尼亚还宣布驱逐21名俄罗斯外交官和技术人员,并鼓励其他欧盟国家效仿。2023年1月,俄罗斯以降级与爱沙尼亚的关系并驱逐爱沙尼亚大使作为回应。

俄乌战争的影响→害怕再次被占领

爱沙尼亚人认为,在苏联的那段日子,从来就不是自己自愿加盟的,而是被苏联强拉硬拽,强迫在一起过日子的。

他们认为,从 1940 年到 1991 年,爱沙尼亚是处于苏联“占领”之下。而且在此期间,大量俄罗斯族人移居爱沙尼亚。

2014年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表现,以及2022年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表现,让许多爱沙尼亚人担心俄罗斯也可能试图重新占领爱沙尼亚或吞并该国的部分地区。

正因如此,爱沙尼亚以在俄爱边境频繁举行大规模的国家和志愿军演来回应俄罗斯。此外,爱沙尼亚政府官员呼吁北约派遣人员参加边界沿线的军事演习,北约已承诺在俄罗斯入侵影响下支持爱沙尼亚。

2022 年 9 月,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决定禁止持有申根签证的俄罗斯公民入境,包括第三国签发的签证。

苏联占领下的爱沙尼亚→恐怖的记忆

爱沙尼亚人从来就不认可俄罗斯人的“解放”,而是认为那是“占领”,而俄罗斯人则坚称那是把爱沙尼亚从德国的占领下解放出来。

爱沙尼亚瑞典人逃离苏联占领前往瑞典(1944 年)

解放就解放呗,如果解放后让爱沙尼亚独立自主,那也是一件美谈,最后你干嘛吞并人家。

1940 年 6 月 16 日,苏联入侵爱沙尼亚。并向爱沙尼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建立一个苏联认可的政府。为避免流血和公开战争,爱沙尼亚接受了最后通牒。

苏联占领前期,那必然是折腾,先把不听话的折腾一下。

在苏联占领的第一年,爱沙尼亚超过 8,000 人被捕,包括爱沙尼亚大部分政治家和军官。大约 2,200 名被捕者在爱沙尼亚被处决,剩下的丢进俄罗斯的战俘营,最后基本都没有活着回爱沙尼亚。

塔林职业博物馆展出的苏联监狱门

1941 年 6 月 14 日,对波罗的海三国进行的“6 月驱逐”,约 10,000 名爱沙尼亚平民被驱逐到西伯利亚和苏联其他偏远地区,其中近一半后来丧生。

1941 年,32,100 名爱沙尼亚人以动员为借口被强行转移到俄罗斯,其中近 40% 的人在次年因饥寒交迫而死。

从苏联独立

独立后的爱沙尼亚,很快摆脱了苏联的枷锁,经济快速发展,没用多久,就跻身了发达国家行列。

塔林中央商务区

苏联时代,从俄罗斯移民过来的俄族人,成了新爱沙尼亚政府最头疼的问题。爱沙尼亚实行了一系列“去俄化”的政策,比如要求他们学习爱沙尼亚语,不愿意学就“去留自愿”。俄罗斯说爱沙尼亚歧视说俄语的少数民族。

这是爱沙尼亚离被俄罗斯再次入侵最近的一次。爱沙尼亚媒体一再声称,俄罗斯政客呼吁对爱沙尼亚采取军事行动以保护“同胞”。

青铜士兵的搬迁争议

青铜士兵,是一个有争议的苏联 二战 战争纪念碑的非正式名称,位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它最初被命名为“塔林解放者纪念碑”,后来被命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但是,大多数爱沙尼亚人,不认为那是解放,而是被占领。所以,主张将纪念碑搬走。而在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则把纪念碑视为精神寄托。

2007 年 4 月,塔林青铜士兵的搬迁和尸体从塔林市中心的一个广场被挖掘到一个军事公墓,这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4月 27 日,联邦委员会批准了一份关于纪念碑的声明,敦促俄罗斯当局对爱沙尼亚采取“最严厉的措施”。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贬低二战英雄的功绩和亵渎为纪念他们而竖立的纪念碑,会导致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不和和不信任。

领土争议

在苏联侵占期间,俄罗斯吞并了爱沙尼亚约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图中绿色部分被划给俄罗斯

在苏联解体的时候,爱沙尼亚想收回这些土地,找到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结果叶利钦说,这是苏联干的事,我无能为力。

爱沙尼亚一看,不给我也就不要了,只要你别再入侵我就行了。

3 阅读:313

创拓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