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这档节目的人,都能说出赵忠祥那句经典开头台词“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通过这档节目,我们了解到非洲既有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观,还具有富饶的资源,同时,也是广大动物的栖息地。
可是,我们可曾知道,在迷人风景的外表下,隐藏着种种象牙、钻石、石油、黄金的非法采挖交易勾当,以及由此催生出的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因此,整个非洲大陆又是一个血泪横流的地方。
非洲大陆长期以来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如果你想长命百岁,那么就别碰钻石(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
在部分非洲国家,钻石是军队用来购买军备的资金来源,也是导致国家地区连年征战的原因。战争国家出产的每颗钻石都粘有非洲采矿工人,或者战争牺牲者的鲜血。因此这里的钻石被称为“血钻”,这也是《血钻》这部电影名字的由来。
《血钻》就是这样一部将存在于非洲大陆的非法勾当、血腥残酷的现实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非洲土地的同时,重新关注“没有买卖,没有杀戮“这一广为人知但不被重视的话题。
阿彻本是广大非洲从事非法走私钻石中的不起眼的一个小人物,却在一次走私钻石被抓,听到所罗门找的了罕见的粉色钻石后,与罕见的粉色钻石的相遇,彻底改变阿彻与所罗门的人生轨迹,也铸就了阿彻成长性人格的形成。
曾经有人说过“胜在情节”比不上“胜在人物刻画”,“胜在人物刻画”比不上“胜在人性刻画”。因此,对于人性的刻画永远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雪钻》这部电影除了向我们展示非洲残酷的钻石走私行为,以及因此而引发的战乱的刻画,还重点用阿彻前后180度转变来向我们展示电影主人翁阿彻的成长性人格。
阿彻在整部电影中的180度人格转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刚开篇阿彻的唯利是图
电影开篇的时候,阿彻作为前津巴布韦的雇佣军,以一个不顾一切后果,唯利是图的去获取自己的利益的商人出现,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全,只身冒险前往叛军中,去获得钻石,并将钻石放入活羊的身体内,企图通过这种看似密不透风的方式,走私钻石。
但这次钻石走私活动并没有成功,反倒以被政府军发现,没收钻石,阿彻自己也也被关进监狱。虽然这次走私钻石没有成功,但却在监狱中听到了粉色钻石,开启了阿彻寻找粉色钻石的旅程。在监狱中听到珍贵的粉色钻石这个消息的阿彻,将自己的全部目光放在想办法与所罗门进行谈判,并去寻找粉丝钻石的道路上。
为了让所罗门跟自己达成交易,获得巨大财富,先是让同伙给所罗门一笔不菲的钱财,然后又设法在军阀攻击街道,用机枪扫射民众的时候,主动带着所罗门躲避枪林弹雨,去到安全的地方,为的就是想从所罗门那分得粉丝钻石一杯羹。
在与所罗门开启寻找粉色钻石的路上,经过唯一的钢桥时,面对叛军守卫,阿彻没有给予他们任何机会,而是直接枪杀,连逃跑的那个士兵也没有放过,我们看到的是冷酷的前雇佣军阿彻。
这时期的阿彻,他的种种举动,都是围绕了自身利益出发,眼里心里装的只有利益,是实实在在的唯利是图之徒,为了自身利益可以做任何事情,毫无良知可言。
(2)紧跟着阿彻的意识初开
后来在寻找粉丝钻石的路上,遇到了先前酒吧偶遇的美女记者麦迪。阿彻想到借助麦迪人道主义人员,以及记者的身份,乘坐运送物资的飞机,迈过军阀统治区,进入粉色钻石所在地。
随运送人道物资的飞机降落,到达救援位置时,阿彻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到了,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当时塞拉利昂最大的难民安置点,望不到头、成片高低错落的聚散地,一副实打实的贫民窟的感觉。
看到这无尽的贫民窟景象,阿彻内心的人性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不在是冷冰冰的冷酷无情,内心已经夹杂了些许同情。后来,当他们乘坐大巴离开贫民窟的时候,路遇到叛军攻击,阿彻主动出来保护所罗门。
当所罗门抱着受伤的小孩,想回到大巴,被司机以人员已满为由劝阻的时候,阿彻出来维护所罗门,与司机扭打在一起等等行径,我们能够看到阿彻的人格已经成长了很多,在同情的基础上,增加了些许温情。
“人性本善”的一面在这里体现无疑。
(3)后来的阿彻的觉醒顿悟
阿彻人格意识真正觉醒则是到达一处人道救助学校,看到这里的小朋友无忧无虑,小朋友们开心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天地里面。在一个晚上,阿彻在门外听小朋友唱歌,再到后来与麦迪的一番谈话,阿彻与麦迪坦诚不公的交流,打动了阿彻,让他内心想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后来第二天准备启程去寻找粉色钻石的时候,在与麦迪道别时,阿彻的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麦迪用真心打动了阿彻。
当他们去到粉色钻石所在营地前面的小山坡时,所罗门与阿彻的一番言论,让阿彻对所罗门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来为了所罗门安全,阿彻多次阻止所罗门的危险行径。
看到营地聚集了非常多的叛军,阿彻感到无奈,为了绕过军营,只能叫来飞机进行轰炸。在等待清晨飞机轰炸的前一个夜晚,当阿彻醒来时,看到所罗门不见了,阿彻表现出了非常着急,并没有等待第二天的轰炸,而是只身前往,进入军营,去寻找所罗门。
其后,在第二天飞机轰炸中,阿彻也是冒着枪林弹雨去找到并保护所罗门的儿子,让其免受被部队的扫射。从这我们看出了阿彻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显露出来了。
虽然后来所罗门面对部队,不想告知钻石埋藏地时,阿彻只能儿子作为人质,让所罗门说出粉色钻石的藏身之所。我们看到阿彻将所罗门儿子交给将军时,他没有面对所罗门,而是将身子侧向另外一边,我们从这个小举动,能够看出阿彻的无可奈何。
这个阶段的阿彻良知已经被唤醒,已经是实实在在的有血有肉的一个人了,他的人格已经不是最初的唯利是图,取而代之的是真善美。
(4)最后阿彻的回归与解脱
最后,当所罗门寻找钻石的过程中,最开始没有找到,面对部队的威胁,所罗门也与阿彻配合默契,共同击毙部队人员,顺利保住了性命。同时,也拿到了粉色钻石,但阿彻腋下中弹付出的惨痛代价。
在去往营救点时,阿彻眼看着自己没法活下去了,阿彻也不忘把钻石还给所罗门,并嘱咐所罗门不要相信营救飞机上的人,还给了一把枪给所罗门防身。
最后,打电话给麦迪,让她好好保护所罗门一家,并不忘告诉麦迪,自己眼前的景色太美了。与麦迪的对话,是阿彻的人格的最高点,眼前的美景是阿彻灵魂的回归,是阿彻的解脱。
把心心念念的钻石给所罗门,本身对于阿彻来说,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更何况还交代所罗门与麦迪,更是人格制高点的体现。
通过阿彻由最开始的唯利是图,到最后的良知解脱这前后180度转变,我们看到了是阿彻的成长性人格。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由于自身的生活环境等因素,人格都是固定一成不变的,一辈子都保持在一种状态,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属于固定性人格。
对于成长性人格的人来说,具有不同于固定性人格的脑波,他们更加关注自身认知的提高,不会停留在某一固定位置,而是不断发展,不断成长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成长性人格的人都是拥有成长性思维的,而成长性思维模式的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首次提出,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成长性思维的翅膀,成长性人格焕发出艳艳生机。
成长性人格重视思维的不断变化成长,重视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不会将自己的思维维持在某一个固定状态,而是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大脑认知水平。
电影中阿彻的人格成长也是经历了意识原态-意识初开-意识升华-意识觉醒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都是每个成长性人格的面对的阶段,也是自身大脑认知与思维的不断变化的四个阶段。
成长性人格由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动力,也就是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意识形态决定,有些人的这种意识形态可以被唤醒,有些人则很难被攻破。
结语:
要想拥有成长性人格,我们需要唤醒自身内心的原始良知意识,唤醒内心本身的真善美,才能成就自身的成长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