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劳动:比工作更累的,是情绪劳动

理事实录 2024-05-18 06:42:04

有人说:“上班赚的不是钱,是窝囊费。”

厌班情绪越来越严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候即使活很少,一天下来还是会很累。

父母经常会说:“你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不用风吹日晒的,有什么好累的。”

上班带来的压力不已经不再是身体上的疲惫,而是在精神上的疲劳。

很多时候,真正让我们筋疲力尽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情绪的过载。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我们都是带着面具的演员。

曾看到过一幅漫画,一群匆忙的上班族在城市的街道上快速前行。他们每个人都紧握着公文包,脸上戴着一副标准化的微笑面具。

这副画面似乎在讽刺我们的现实生活,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从踏入职场的那一步开始,社会就期待我们保持情感的平静和克制,仿佛我们的个人感受和真实情绪都应被隐藏起来。

即使内心已经快要崩溃,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微笑,将社交的面具紧紧地戴在脸上。

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认可和信任。

相声演员潘斌龙曾在《凉子访谈录》中分享过他的一段经历。

当他在某剧组担任副导演时,由于他的名气还不够大,全组的成员都不把他当回事。

但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他只能将委屈咽进肚子里。

导演对他颐指气使,让他端茶倒水,他虽然愤怒,但却不敢说出来,只能唯命是从;部门的小领导让他去联络群演,他虽然心中不满,但仍表现得十分乐意,连续打了几十个电话

在与演员沟通时,他也需要在心里反复斟酌自己的措辞,生怕对方会产生反感。

那段时间,他常常在凌晨三点才能入睡,六点就要起床。睡眠严重不足,再加上日益加剧的内心压力,使他感到筋疲力尽。

潘斌龙坦言,那段时间,他被折磨得神经衰弱,每天都活在忧虑中。

白天他还能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维持一个成年人的体面,但到了夜晚,他就会忍不住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这就是职场人的辛酸,即使内心如同倾盆大雨,表面上也要装出云淡风轻的样子。

作家刘震云曾说:“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每一份工作,都有其难以言说的辛酸和无力。

身体累了,睡一觉就能恢复过来。但心被困住了,再美好的生活也会失去色彩。

这些情绪上的起伏和压抑,会让你受尽苦头,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变得毫无生气。

情绪劳动的过度消耗,正在逐渐侵蚀你的生活

1983年,美国的社会学家提出了“情绪劳动”这一概念。

她强调,工作中不仅需要智力和体力的付出,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情绪的消耗。

情绪劳动涉及两个层面: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情感表达。

当内心的情感不能自由表达时,情绪劳动的负担就会加重

陈婷是一名初级律师,在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她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案件文件,应对复杂的法律问题,同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虽然她工作勤奋且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她发现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和权力游戏让她感到沮丧。

她经常被排除在重要的项目之外,而且她的成就常常被归功于更有影响力的男性同事。

陈婷试图通过加倍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由于缺乏支持和认可,她开始感到灰心和无助。

长期的情绪压抑最终导致她出现了抑郁症状,包括持续的悲伤、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有时出现自我质疑和消极想法。

过度的情绪劳动,正在摧毁许多普通人的生活。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与那些能够自由表达情感的人相比,经常压抑情绪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他们的早逝风险甚至增加了35%。

情绪劳动就像是一个隐形的杀手。

它不仅能够摧毁我们的时间和健康,还能够削弱我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

如果我们不加以管理,就会逐渐陷入深渊。

心态的转变,能够显著减少内心的消耗。

日本作家松浦太郎说:“人生的困境,往往是由自己的杂念和自我设限造成的。”

若要减少情绪的损耗,必须从内心深处开始改变。摒弃过度的忧虑,舍弃那些多余的想法,你才能轻松应对,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

关于如何减轻情绪劳动,以下是三种有益的心态建议:

1. 牛油果心态

成熟的牛油果的果肉虽然柔软,但深挖其中心,你会发现一个坚硬的果核。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动荡,它的内心始终稳固。

当你感到内耗严重、情绪枯竭时,可能是因为你的内在核心并不稳固,没有明确工作的重心。

工作的本质目的只有两个:赚钱和提升技能。

将精力集中于个人成长,而非自尊,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2. 橡胶球心态

作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到了两种人:玻璃球般的人,一旦遭遇困难就会破碎;而橡胶球般的人,遭受打击后不仅不会受损,反而会弹得更高。

职场生涯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领导的批评、同事间的摩擦都是常态。

像橡胶球一样有弹性、耐摔打的人,不会因为一些尖锐的言语而沮丧或一蹶不振。

学会厚着脸皮,放宽心态,接受有价值的建议,忽略无关紧要的指责。

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最终能够获得成功的,总是那些坚韧不拔、不畏挑战的人。

3. 雕塑家心态

一件雕塑在完成之前,需要经历构思、定稿、放大制作、翻模等多个步骤。

在整个过程中,艺术家需要不断地修剪和打磨,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工作也是如此,它要求我们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

不要自视过高或过低,你所付出的努力可能还不足以达到你的预期;也不要自怨自艾,你所经历的挑战,别人同样经历过。

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使命,将遇到的困难视作成长的机会。

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进。提升自己的技能,增强自己的情商。

向内寻求原因,反思自己,你也能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职场高手。

歌德在《书简集》中写道:

“当工作变为乐趣,生活便宛如天堂。若工作只是义务,那生活无异于地狱。”

很多时候,真正束缚我们的,是我们的心态和观点。

我们不应该将工作视为一种痛苦和难以忍受的负担。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应该停止无谓的忧虑,停止自我伤害。

将那些消耗在内耗上的精力,转而用于提升工作技能,面对问题时修炼性格,与人交往时修炼心态,你也将能够摆脱精神的束缚,在职场中崭露头角。

0 阅读:0

理事实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