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提醒:4种食物不建议加热吃,增加健康风险

宁哥评健康 2024-03-28 06:23:12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种情况:不论是在家做饭,还是外出就餐,亦或是点外卖,剩一些饭菜在所难免。为了不浪费,很多人会将其放入冰箱,等到下一顿或第二天加热后继续吃。然而,这些剩饭剩菜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浪费粮食,还有可能引发食物中毒,导致急性肠胃炎,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这不关于剩米饭,“江湖”上就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这可把不少家庭主妇(夫)和独居青年吓得不轻,赶紧把隔夜的米饭都倒掉了。

那么,从科学角度来看,剩米饭真的不能二次加热吗?剩饭菜到底能不能吃?又该如何保存呢?今天就跟大家一一讲清。

一、米饭二次加热后会“致癌”?谣言!你可能被骗了太多年

先说结论:别相信,不科学!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有人认为,米饭一次吃不完,如果在室温下放的时间过长,会使细菌大量繁殖,导致其变质。即使放在冰箱冷藏,也难免不会滋生出一些耐冷细菌(如李斯特菌)。

这些细菌和霉菌产生的毒素,高温加工是不能被灭活的,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这个分析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米饭长时间在常温环境下放置,确实会滋生一些微生物致病菌,而这些细菌在一段时间后也确实会产生毒素。但不要忽略的一点是,米饭在充分加热后,大部分的细菌都会被杀灭掉,基本不会产生什么危害。

至于硝酸盐,大家也不必担心。米饭中硝酸盐的含量几乎为零,经过二次加热后自然不会转化出亚硝酸盐,所以也不会对身体造成致癌威胁,大可放心食用。

再说了,癌症的发生,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遗传、化学和生活习惯等,而不是吃一两次剩饭剩菜就一定会患上的。

因此,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的说法,未免太武断了,不具有科学性。对于剩米饭,只要储存得当,充分加热,大可放心食用。但如果是放置很久的米饭或者隐约有发霉表现的米饭,我们还是不吃为好,可能存在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

还需要注意的是,米饭中含有大量淀粉,这些淀粉经过反复加热,其分子结构会发生老化,不易于消化吸收,胃不好的人要尽量少吃或不吃。

二、医生:真正不能加热的是这4类食物,建议了解下

二次加热的米饭虽然问题不大,但并不代表任何剩饭剩菜都能大胆吃、长期吃。尤其下面4类食物,劝大家不要二次加热,否则可能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

首先第一类,就是海鲜类食物。

海鲜类食物,比如虾、蟹、花甲等,都是不建议二次加热的。这是因为隔夜的海鲜不仅容易滋生大量细菌,在二次加热后还会出现蛋白质降解的情况。其中,蛋白降解酶会加重肝脏乃至肾脏的代谢,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肝肾衰竭。因此,这类食物最好是吃多少,做多少,避免二次加热。

第二类就是我们常吃的绿叶菜。

常言讲得好:“宁剩荤,不剩素。” 意思是说,如果食物吃不完,应该优先留下荤菜,而不是素菜。这是因为绿叶蔬菜(如菠菜、芹菜等),在经过久放和再加热后,不仅会流失大量营养,如果再室内常温放置的话,还会产生大量硝酸盐。

而硝酸盐容易被细菌分解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致癌作用,会在胃里与蛋白质分解物形成亚硝胺(一级致癌物),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第三类是素有“植物皇后”美誉之称的菌类食物。

菌类食物,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很多人都喜欢吃。然而,对于这类食物,如蘑菇、香菇和木耳等,我们在处理时需要格外小心。

在高温环境下,它们不仅会产生毒素,而且毒素极其稳定。

如果将这些已含有毒素的菌类食物再次加热,即便高温,也难以使其毒性消失。因此,这类食物最好在初次加热后就尽早吃完,不要二次加热重复吃。

最后一类是汤羹类。

汤羹不仅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是很多人的最爱,但最好不要隔夜多次加热食用。汤羹如果长时间在铝锅、铁锅内盛放,会导致一些有害物质析出,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损害。所以,汤羹最好吃多少做多少,并选用玻璃或陶瓷材料器皿盛放,以防止发生化学反应。

养生路上,饮食安全很重要,我们在处理剩饭剩菜时,应遵循科学的原则,确保食物的安全与健康。对于上述提到的不易二次加热的食物,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吃完,建议直接丢掉,以免影响健康。

三、剩饭剩菜倒掉很可惜?分享4个小妙招,既不浪费,还吃得放心

实际上,剩饭剩菜安不安全、能否食用,更关键的在于科学储存。下面4个小技巧,不仅可以帮你科学储存剩饭剩菜,还能让你吃得健康又安心。

一是尽量不吃“口水菜”。所谓“口水菜”,指的是在储存之前被人吃过的食物,这些食物如果隔夜,细菌一定会增多,不建议食用。如果当天的饭菜吃不完,打算留到第二天再吃的话,建议在吃之前先用干净的餐具储存起来,这样可以减少细菌感染。

二是将食物分开储存。食物分开存放,可以避免细菌交叉污染。

具体来说,如果是剩饭剩菜或其他熟食,建议放在冷藏区最上层;如果是水果和蔬菜,可以放在中间层;如果是鸡蛋、豆制品或当天要吃的肉,最好放在最下层(恒温冷藏)。另外,从冰箱里拿出剩饭剩菜,食用前要先看一看、闻一闻,确保无异常后再加热食用。

三是注意存放时间。剩饭剩菜可以存放,但要在短时间内吃完。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储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8小时;如果是放在冰箱里冷藏,也不宜超过36小时。一定要记住,绿叶类蔬菜不要过夜。

四是吃前彻底加热。剩饭剩菜在吃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尤其是肉类食物,更应如此。

彻底加热指的是将剩饭剩菜整体加热到100℃,并保持沸腾状态3分钟以上,确保中心温度超过75℃。如果用微波炉加热,则需要翻一翻、多热几分钟,真正把食物热透之后再取出来。

总之,大家平时做饭,尽量把握好量,吃多少做多少。如果有剩下的饭菜,也要科学储存、合理烹饪,这样才能吃得放心健康。

四、延伸阅读:避免食物中毒,做好这五点!

天气逐渐变暖,很多食物容易滋生细菌,预防食物中毒,需要注意以下5点:

第一,选购新鲜的食材。选购新鲜的食材是从源头上注意饮食卫生的第一关。

要通过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超市、市场等渠道购买新鲜以及包装完整的食品。尤其购买冷链食品时,要注意检查食品安全追溯码。

第二,食品应烧熟煮透。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吃爆炒的食物,以获得嫩滑的口感。但这种加工方式由于时间短,食物中心的温度难以达到要求,容易滋生致病菌。

所以,在处理生的食物(如肉、禽、蛋和海产品等)时,一定要彻底地加热、煮熟、煮透,一般原则是在开锅后再煮上10-15分钟左右。当然,也要根据实际适当延长时间。

第三,烹调好的食品尽快食用。食物制作完成后要尽快食用,避免放置时间过长,滋生细菌。

最好的方法是现做现吃,不要放置太长时间,如果一顿吃不完,建议在出锅前,用干净的餐具分装,及时放入冰箱保存。

第四,避免生熟食接触造成交叉污染。

做菜时,生熟食物要分开。比如,在处理生的食物(如生肉、禽和海产品等)时,要用专用的刀具和案板。另外,在存放时,生熟食物也要用不同器皿分开放,以避免交叉感染。

第五,不到无证摊贩处就餐。

现代社会,外出就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大家在外就餐时,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店,不买街头无证照摊贩处的食品,不食用来路不明的食品或饮料,以防止食物中毒或其他安全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和饮食卫生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不管在家自己做,还是到外面就餐,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果有吃不完需要剩下的情况,应及时存放冰箱,科学储存,并尽快食用。

参考文献:

[1]马迭微.剩饭剩菜怎么处理才放心[J].2023,(03):86-87.

[2]王和亿.健康细节之冰箱存储食物有讲究[J].2022,20(15):32-33.

[3]曾学民.食物中毒很危险预防措施不能少![J].2020,(01):295.

0 阅读:125
评论列表
  • 2024-04-01 04:39

    冰箱拿出不少冷藏食物即便已变质也往往不易闻出异味,必须加热后才可能闻到!所以……哈哈哈!

  • 2024-03-29 20:05

    Do

宁哥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