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去年粮食产量创26年新高

中国网直播 2024-05-27 11:50:2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围绕“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切实担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四川使命”作介绍,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 黄强: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感谢大家对四川的关注!

四川历来是国家的战略腹地,是人口大省、科教大省、经济大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川视察,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从全国大局把握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是四川现代化建设的总牵引,我们与重庆共同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在“双圈”建设中,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强化成都和重庆两个超大城市的联动,优先推进成渝主轴发展壮大,加快促进中部崛起,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联手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共同打造西部科学城和西部金融中心。推出系列川渝通办的便民事项,让群众更好享受同城化便利生活。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去年经济总量已经突破2.2万亿元。

四川虽然是西部省份,但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我们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机构369家,近年来国家又布局了一批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到205个。两周前,省委全会作出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我们立足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开展前沿科技攻坚突破行动,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把人工智能作为一号创新工程,推动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和推广应用,打造生物技术、卫星网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和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同时,四川的传统产业规模也比较大,我们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壮大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四川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我们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重要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努力为全国稳增长作出贡献。去年,四川经济总量超过6万亿元,增长6%、在前十经济大省中并列第一;今年一季度增长6.1%。我们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大力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3个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等领域的投资,去年工业投资增长22.3%,铁路、公路投资全国第一,在建水利工程总投资为历史之最。激发消费潜能,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成功举办成都大运会、“汤尤杯”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激活了体育、文娱消费,现在成都的球赛、演唱会一票难求。着力稳外贸、稳外资,进出口保持全国第八位。

四川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上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加快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去年粮食产量718.8亿斤,创26年来新高。四川是全国水电第一大省,西电东送,全国每100度水电有30度产自四川;天然气(页岩气)资源量、年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西气东输,全国每100立方米天然气有24立方米产自四川。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钒钛、稀土、锂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同时,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努力守牢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地方政府债务警戒线和统计数据质量线。

尽管四川经济总量已升至全国第五位,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基本省情。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