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又称多效子,属于三唑类农药。
它是由大连化学物质公司研究发明的一种高效灭菌剂。
该药物可抑制植物体内含水量和汁液流动速度,从而为植物进行控旺,广泛应用于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上。
研究发现,多效唑不仅能防治病毒侵害,同时对于植物生长旺盛也有明显的控旺效果。
那么,多效唑具体有哪些作用呢?
使用不当又会出现怎样的偏差?
多效唑的作用。多效唑这一三唑类药物,其主要含有两方面的作用:
杀虫功能和植物生长调节功能。
多效唑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对番茄青霉病、黄瓜霉心腐病、草莓灰霉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多效唑可以通过根部或叶面吸收,药物进入植物体内后,可以有效阻止真菌的生长。
多效唑兼具杀菌与植物生长调节功能,既能防止植物出现病害,同时又能防治植物生长旺盛。
多效唑药物进入植物体内后,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急抑制作用。
具体来说,多效唑通过抑制赤霉素的合成,促进植物中脱落酸的形成,从而使植物生长速率减缓,达到强控旺的目的。
使用多效唑可以提高植物体中的叶绿素以及蛋白质含量,进而改善作物的外观和市场价值。
此外,多效唑还能够促进植物体侧芽的生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早衰现象的出现。
同时,多效唑通过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提高其耐逆性。
研究发现,多效唑可以延缓植物衰老过程,促进植株分蘖,增加植株数量,有利于小麦等作物增产。

多效唑对于促进侧芽生长、增加植株数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对于小麦等作物的控旺效果却并不是特别明显。
小麦在营养高度阶段施用多效唑,有助于抑制小麦顶端优势的出现,同时增加小麦分蘖数,有利于小麦增产。
有研究表明,喷施波多效唑或者涂抹该药物,可以增加小麦分蘖数目,进而提高小麦产量25.95%—35.62%不等。

多效唑还对作物产生抗逆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
高温、干旱都会严重影响其开花期和灌浆期。
此时施用多效唑不仅可以延缓小麦主体衰老,还能减少水分的消耗,达到耐旱的效果。
此外,多效唑还有一定防病效果。
在干旱情况下,如果小麦根部缺水,就会引起小叶枯死、根杆脱落、根腐烂等现象,最终导致小麦减产。
此时,喷施多效唑,可以让小麦提前抽穗,使小麦提前成熟,大大提高小麦耐旱能力。

综上所述,多效唑作为一种三唑类农药,其作用明显且强大,但同时也要注意掌握其正确用法,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多效唑用不好了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在施用多效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作物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用药,否则可能会出现药害问题。
一旦施药不当,可能会导致植株徒长、倒伏等问题,并且危害可能会持续20天时间,严重影响产量。
如果农民在使用多效唑时没有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法进行喷洒,就有可能造成伤害,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例如,如果在小麦孕穗期使用多效唑,就有可能导致药害,因为此时是小麦叶片逐渐展开的时候,如果喷洒不当就会发生药害现象。
另一方面,在农民使用多效唑进行喷洒时,没有注意用药浓度如浓度过高,这也可能导致药害现象。
有研究表明,如果加强氮肥管理,就能降低倒伏率,有利于丰产稳产。

虽然多效唑能够控旺,但如果天气炎热,光照比较充足,同时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也没有控旺效果。
如果在大田中使用多效唑,特别是刺激性的药物,就极易形成“药圈”现象。

所以应选择晴天无风、湿度较低的环境进行喷施作业,应避免在露水过多情况下进行施药,否则就会造成害。此外,一定要确保喷雾均匀,以满足作物对药物均匀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