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老蒋抗日都没搞明白,还热心帮助印度独立

文诩历史 2024-03-30 11:00:35

我们都知道印度在过去被英国人殖民统治长达近200年,从1757年开始殖民统治,一直到1947年,才真正独立。而在其独立的过程中,很少有人知道,当时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蒋介石为此事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是多次亲自去往印度,帮助印度独立。

在这里,我真的想说:老蒋啊,我们自己家都还被日本人侵占着,怎么还会有精力去管人家印度的事啊?

在近代以来,不少印度人也开始寻求民族独立,因此从1899年开始,陆续有人领导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而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于印度的独立事业也是表明无条件支持。

1937年7月,当日本开始源源不断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而印度在甘地的号召下,用“不合作与非暴力”的方式与英国周旋,以寻求民族独立。

1939年8月,中国军队在前线艰难抵挡日军进攻,而重庆,正在举办对印度独立领袖尼赫鲁的欢迎仪式。当时的蒋介石完全可以说用最高的规格表达对尼赫鲁的欢迎。事后,双方也是制定了《中印文化合作方法大纲》,加强两国的交流。

1940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尼赫鲁也被囚禁起来。而这个时期的蒋介石还能有精力去关注印度方面的事情,更是派出戴季陶前去访问甘地、尼赫鲁和泰戈尔。

1941年12月,美国正式对日宣战,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当时的日本为了开辟新的战场,来到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等国,鼓吹这些国家的人民起来反抗那些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

英国人虽然对印度殖民统治了近200年,确实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日本的野心更是昭然若知,因此甘地、尼赫鲁等人并不受日本的蛊惑,坚持采用不合作方式。当然不是所有印度人都这样,一些激进分子,比如钱德拉·鲍斯就与日本合作,名义上为了印度独立,实际上成了日本侵略印度的先锋军,并对我国西南的大后方造成巨大威胁。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蒋介石才决定亲自访问印度,一方面与英国驻印度的殖民当局进行协商,希望能够开辟援华军火的中转基地和生产基地;另一方面就是劝说英国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1942年2月,蒋介石夫妇协同王宠惠、董显光等人再一次访问印度。这一趟,蒋介石与甘地、尼赫鲁等人进行了交流,他劝他们放弃不合作主义,劝他们在战时取得自治地位,但不要立即实现独立,积极参加到反法西斯阵营。不过,尼赫鲁表示不可能放弃不合作主义,甘地接受了蒋介石的劝说。

在这一趟访问中,蒋介石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一个国家的责任不只为自国保障自由独立,还须尽力援助其他落后民族,以获取同样的自由和独立。”

蒋介石在回国前发表《告印度人民书》,表示对印度独立的支持。之后,蒋介石不止一次与丘吉尔提到,希望英国可以对印度采取更为宽容的政策。

因为在远东战场上,中国军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蒋介石的意见,丘吉尔也不能不重视。

虽然英国做出了让步,表示愿意在战后允许印度自治,但是印度一直强烈要求立即独立,因此双方谈判破裂。眼看印度局势恶化,蒋介石可是急在心头,连忙联系美国总统罗斯福,希望由美国出面。但是罗斯福不愿意干预印度的内政,因此拒绝。

因此,中国对印度独立的事项只能暂停一段时间。不过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政府并没有放弃,在1943年宋美龄呼吁英国政府无条件释放甘地和尼赫鲁等人;1944年顾维钧再一次劝说丘吉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不情不愿地于1947年,同意印度自治。当时蒋介石不顾开罪英国,直接派出罗家伦作为驻印大使,帮助印度独立工作。

从印度的独立过程来看,不能不说蒋介石真的是出力甚多。虽然在那个时候,他是担心日本通过蛊惑印度而威胁到我国西南大后方,因此才希望让印度处于稳定,并得到印度人的支持。不过,还是得说,真应该先把自己国家的事情处理好,再管其他国家,这样才对吧?

0 阅读:34

文诩历史

简介:爱好历史,关注历史,尤其喜好三国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