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大车企都加速了自己的电气化转型,比如广汽新能源就是如此,该品牌在电车市场颇具知名度,推出了不少价格亲民的车型进入市场,就拿AION Y来说,该车作为一台面向家用市场的纯电SUV,指导价仅10.98万起,且目前还有优惠,比如成都地区惠后降到了9.68万起,入手更加轻松,那么其综合水平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就以2023款 Plus 610 乐享版 三元锂为例来分析看看。


AION Y的外观采用了新能源汽车标志性的元素和广汽新能源的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从前脸来看,双翼状的LED大灯在车头左右两侧对称分布,内部分布有一条条横向的灯带,支持日间行车灯和自动大灯等功能,不仅为出行提供了照明需求,点亮后的灯光效果也颇为亮眼。而前包围则凹凸不平,并配有封闭式的中网来彰显出自己纯电车型的身份。但若仔细观察来看,前挡风玻璃顶部还有雷达和摄像头所组成的传感器。


从侧面来看,该车造型整体来说是比较饱满的,并在车身上运用了大量的平直线条点缀,比如后车窗逐渐收拢的造型和近乎笔直的腰线等,搭配较为宽厚的侧边护板和车顶行李架,整体看上去颇具运动气息,但又没有显得特别个性。而与一般的SUV车型不同的是,前排车窗采用了多段设计,打造出了一块小三角区域,让驾驶视野更加开阔,配合倒车影像等功能,基本没有什么视野盲区。


AION Y作为一台紧凑型SUV,车身尺寸为4535x1870x1650mm,轴距是2750mm。比如与同级别的元PLUS(轴距为2720mm)相比,AION Y其实还要大上一圈。该车配有一个405L的后备箱,内部带有一块下沉空间,可用于存放修车工具和比较小件或平常不怎么用的物品。将后排座椅放倒后,靠背和座椅的底板基本相连且近乎平坦,此时如果铺上床垫就可用来小憩休息,宽度足够两个成年人躺下,纵向距离也在一米以上。


而前排座椅也有一些多功能化的设计走向,不仅支持与一般汽车相同的多向调节功能来保障主副驾驶都能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同时还支持了靠背放平功能,放平后的座椅长度能达到1.8m,在野营等用车场景中用来躺卧休息,配合自动空调和新风系统,整体的乘坐体验可以说相当舒适了。而在乘坐空间方面,该车采用了2+3的五座布局,以我178cm的身高为例进行说明,入座到前排和后排都有足够活动的头部和腿部空间,尤其是后排的底板基本纯平,即使满座三人也不显拥挤。


车内用料多以环保舒适为主,在人体能接触的地方,基本都包覆了软质材料来提升质感和舒适度,并辅以多处镀铬装饰点缀。14.6英寸的中控屏居中悬浮在操控台之己,左侧分布有10.25英寸的全液晶彩色仪表和三辐式的多功能方向盘,而下方则保留了部分实体按键,比如空调出风口的风向调节等。而在车机系统方面,该车搭载ADiGO系统和高通骁龙6125芯片,支持4G联网和OAT升级以及语音识别控制等功能,并提供有道路救援服务。


我在前不久试驾时深度体验了该车的车机系统,这套系统的运行颇为流畅,从开机到可以正常使用也就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且内置有AI语音助手和应用商店,不仅可通过应用商店来丰富车载娱乐,让出行过程更有乐趣,还能通过AI语音助手则来实现语音识别控制功能,实际使用时,AI语音助手的智能化程度较高,能被主副驾驶的乘客分区唤醒,还具备了一定的上下文理解能力,有效提升了人机交互体验。而辅助驾驶等方面也有ADiGO主动安全辅助等功能的加入来保障用户出行的便利和安全。


动力方面搭载了前置单电机,功率为150kW(204Ps),扭矩为225N·m,匹配电动车单速变速箱和69.98kWh的三元锂电池,最高车速达每小时150km,CLTC纯电续航610km。我试驾这台车时,感受到其动力表现颇为平顺,起步和加速都没有突兀的感觉,让人易于操控,有明显的家用车风格。而底盘也同样如此,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纵臂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挂,整体的调校风格以舒适为主,但兼顾了一定的韧性,让车辆的高速行驶姿态较为平稳。比如在以60km/h的车速过弯时,车辆虽略有侧倾,但幅度不大,没有直接影响到车内人员的驾乘体验。值得一提的是,AION Y的电池采用了弹匣技术打造,并支持第五代全时电池管控系统,可实现全天候24小时的电池监控,提升了电池安全。

最后,总体的来说,AION Y作为一台面向家用市场的SUV,在保障驾乘体验和空间表现的基础上,也针对家用二字有了更多的针对性设计。比如前排座椅的放平功能,在户外出行时也可变成双人大床来用作休息,让“家”这个概念真正融入到了汽车设计之中,使得车辆具有了不错的实用性。当然,比较关键的点也在于这台车续航不错,对于想要入手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的续航焦虑,可更加轻松的应对长途出行。不知道车友们怎么看这台车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