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建在武汉蔡甸郊区的美丽村湾,白墙黑瓦的民房,宛若江南园林

喵星人日记 2024-02-15 12:43:49

小村有小村的魅力,城市有城市的喧嚣,在二者之间辗转,看到的风景像是一幅油画,经历了热闹和静寂。像在武汉蔡甸区龚侏路附近,就有一座美丽的石港村,它远离闹市城区,规模虽然不大,但环境极为优越。从蔡甸其他区域过来,只看到村里山水适宜,植被丰茂,白墙黑瓦的民房遍布其中,宛若江南园林风范。打卡经过,看到石港村的状态,始终是自由且惬意,沉浸其中,只觉时光何其漫长,而人生之快意,始终潇洒走来回。

前往石港村,因为距离较远,如果从武汉主城区走,只能是自驾。小编因为是路过,走的是汉蔡高速,在索河收费站下,顺着龚侏路向西走到嵩阳寺,对面即是目的地。也可以从蔡甸区域走,沿嵩阳大道向西,到索河后传龚侏路。值得一提的是,石港村附近有嵩阳路嵩阳寺站点,经停278/276路公交小巴,住在沿线的朋友乘坐公交往来也很便捷。

来到石港村,最明显的景致是村庄的环境布局,它完全是类似平原一样的地貌,所以视角会非常开阔。自驾过来可以将车停在边上,步行或者骑行的话,可以继续向里走。平坦的水泥路面,刷着白线路标,还有宣传牌点缀在一侧,原木结构,书法字体,点缀在香樟树下,显得十分精致。村庄外,几栋民房的建筑是地标,白墙黑瓦,风格古典,且外墙上还手绘了彩笔画,烘托出丰收与喜庆的氛围。年尾接年头,传统春节马上来到,石港村的氛围更加热闹。

继续向里走,看到一座主题宣传牌。石港村几个立体字非常深刻,导引牌焕然一新,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不时有村民骑着电瓶车出入。有一排电线杆顺着路面向村里拓展,线缆分成两拨,下垂自然,上面停着麻雀,像是音乐书上的五线谱。冬季气候下,部分行道树已经落叶,变得光秃秃,有几只小狗在晒太阳,懒洋洋的,憨态可掬。这一区域建造了密集的民房,以两三层为主,外墙全部是白色的石灰,与黑色的屋顶形成反差,很有国画意境。

走近看其中的民房,装饰其实很简单。一楼全开放,二楼是卧室,有用落地窗与铝合金门窗错落打开的,装饰以白色调为主,有原木的门窗棱角,修饰得很自然。而在大门前,总有坐在一起聊天的人,穿着时尚,年轻人和老人都有,一天的光景在门前转瞬,而快活的氛围,似乎要停留很久。到午餐或者晚餐时候,炊烟升起,一天的光景才算慢慢落下。

而在村庄外围,还有一条人工河流,它算是村子景致的点睛之笔。河边筑起围栏,修了木质栈道,与城区绿道景区的规格一样,看着毫无违和感。有了一抹亮丽的水面,村子的氛围像是鲜活起来,来来往往的人,也更加熟络,围着河流走一圈,村子的布局尽收眼底。当然,农忙和农闲时节里,这一块也是最热闹的地方,河边有凉亭,有休息的地方,“咵天亭”落成,小村的状态就更加热闹,回来过年的人,基本上都能逐一闪过。

穿过咵天亭,走到村落的另一边,出现了一条幽静的巷口。巷口是水泥路,两边的房子全部建成了四层楼,还有额外的围墙院子,也刷成了白色墙壁,他们被打扫得纤尘不染,像水洗过的效果。想起流行音乐里演唱的《乡愁》,歌词里写老家的意境,总是用寥寥的笔墨镌刻人心,写得深刻,引发共鸣。眼前的这条石港村小巷何尝不是如此,简约的布局,渺渺的陈列,令人遐想。

在石港村里,环境的特点很突出,白墙黑瓦的状态,妥妥的江南庭院样子。想到古诗里说“人家尽枕河”,形容的便是水乡江南,而在石港村里,这样的风貌也有,它显得更加粗犷与豪迈。庭院有,小巷有,行道树与果蔬,甚至是茁壮的菜圃都存在。骑着电瓶车的居民,一溜烟来回,他车上装着的是五谷杂粮,还留着肥沃的泥土,显示出五谷丰登的潜力。(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

0 阅读:121

喵星人日记

简介:专注旅游随笔文字,记录美好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