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逛街被惊到:满街都是蒙贝冲锋衣+中产鞋,凭啥这么火?

乐天派家居 2025-04-26 09:17:34

上周去上海出差,从静安寺走到武康路,一路被“冲锋衣+运动鞋”的搭配刷屏——但和印象里户外徒步的粗粝感不同,这些冲锋衣版型利落、配色高级,运动鞋也不是普通款,仔细看logo才发现:原来都是“蒙贝(Montbell)+萨洛蒙”“蒙贝+鬼塚虎”这种组合。

不禁犯嘀咕:上海人咋突然都爱上这“户外风”了?

从“土味户外装”到“中产新贵”,蒙贝冲锋衣凭啥逆袭?

要聊这股风潮,得先说说“主角”蒙贝。

这牌子在日本火了几十年,在国内却算“新面孔”,但架不住上海人会“挖掘”。

以前说起冲锋衣,要么是迪卡侬的“性价比王者”,要么是始祖鸟的“贵但能打”,蒙贝却像杀出的黑马——轻到能塞进巴掌大的收纳袋,防水防风还透气,关键价格比某鸟便宜一半不止,被网友戏称为“户外优衣库”。

更妙的是它的“身份感”。

日潮圈混过的都知道,蒙贝自带“克制高级”的滤镜,不像某些大牌logo恨不得贴满全身,反而用面料和剪裁说话。

上海中产最吃这一套——既不想穿得太“网红”,又不想显得没品味,蒙贝刚好卡在“低调有内涵”的节点上。

有网友调侃:“以前穿冲锋衣怕被说土,现在穿蒙贝,同事都偷偷问链接。”

“蒙贝+中产鞋”组合:把“不费力时髦”刻进DNA

光有冲锋衣不够,关键得看搭什么鞋。

上海街头最常见的三个组合,简直把“中产审美”玩明白了:

首推萨洛蒙(Salomon)。

这牌子被称为“中产三宝”之一,鞋型像解构过的机能风,厚底但不显笨,配色自带“山系滤镜”。

最绝的是它背后有安踏“撑腰”,线下店越开越多,以前得找代购的款,现在恒隆广场就能试穿,“接地气”又不失调性。

有次在安福路看到个女生,蒙贝灰冲锋衣配萨洛蒙橙鞋,路过咖啡店买手冲,店员都夸“这一身真有sense”。

其次是鬼塚虎(Onitsuka Tiger)。

这牌子算“老网红新翻红”,经典的“李小龙黄”配色亮得扎眼,却意外和蒙贝的中性色搭出反差感。

关键是它价格友好,两三千能拿下,被网友封为“中产平替”。

有宝妈在小红书分享:“带娃去迪士尼,穿蒙贝+鬼塚虎,跑一天不累,拍照还被夸‘不像妈妈像姐姐’。”

还有阿迪达斯Samba。

这双德训鞋靠复古风杀回时尚圈,薄底轻便,黑白经典款配蒙贝的墨绿、藏青,像给穿搭加了层“松弛滤镜”。

周末在愚园路的买手店,店员说:“最近Samba的糖果色卖疯了,女生们说‘配冲锋衣不幼稚,反而有春天的感觉’。”

这股“户外风”火的不只是衣服,是中产的生活哲学

说到底,“蒙贝+中产鞋”能在上海火,是踩中了当代人的“穿搭痛点”——既要实用,又要时髦;既要能上班开会,又要能周末爬山;既要避免“用力过猛”,又不想沦为“路人甲”。

有个在陆家嘴上班的朋友说得直白:“以前穿衬衫西装,挤地铁怕皱,见客户怕土;现在套上蒙贝,配双萨洛蒙,早高峰跑着赶地铁不丢人,见投资人也不跌份,下班直接去滨江骑行,一套衣服搞定三种场景,多省心?” 这话说到不少人心里——成年人的时髦,早过了“为美受罪”的阶段,“不费力的高级”才是终极追求。

更有意思的是,这股风潮悄悄改变了“中产标签”的定义。

以前提中产穿搭,可能是LV围巾、爱马仕腰带,现在变成了“蒙贝的轻量冲锋衣里露出lululemon瑜伽裤边”“萨洛蒙鞋舌上的小logo若隐若现”。

这些细节,比明晃晃的大牌更有“圈里人”的默契——你懂我穿的不是普通冲锋衣,是“户外优衣库”;我懂你踩的不是普通运动鞋,是“山系顶流”。

走在上海的晚风里,看着满街“蒙贝+中产鞋”的身影,突然明白:这不是简单的“跟风穿爆款”,而是一群人在用衣服诉说生活态度——我们爱时尚,但更爱不被时尚绑架;我们追求品质,但拒绝为“虚标溢价”买单;我们享受城市的便利,也向往自然的自由。

或许,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新中产美学”:把实用穿成风格,让高级回归日常。

0 阅读:19

乐天派家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