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村医用上了“AI助手”:给乡亲们看病用药更安心了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5-10 14:21:1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苑旨)5月9日上午8点,四川绵阳游仙区忠兴镇兴合村村医宋文卓来到卫生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AI辅助诊疗系统,这是他近来新养成的一个习惯。“自从去年卫生室引进AI助手后,给村民们看病用药安心多了。”宋文卓感叹道。

“宋医生,我最近老咳嗽,浑身疼还没劲,这是怎么了?”卫生室刚开门没多久,58岁的向爱莲(化名)便来看诊。宋文卓一边询问着症状,一边将病情输入系统里。系统与拥有海量多发病、常见病等病例的国家核心知识库对接,提取和分析当前患者的病历信息进行对比,系统提出疑似为“急性气管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诊断建议,随后,宋文卓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评估,确诊向爱莲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四川绵阳游仙区忠兴镇兴合村村医宋文卓正在操作AI辅助诊疗系统为患者看诊。受访者供图

在诊断建议的一旁,系统也根据医生的选择,列出了推荐用药、推荐依据和检查建议等,最终,宋文卓决定让向爱莲先吃药观察。宋文卓表示,除了辅助诊断和用药建议这些功能,系统还会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怎么吃药、饮食、运动和日常注意事项,十分详细,患者看起来直观,医生用着也便利。

“村子里大多都是老人,描述自己的病情有时候词不达意,现在通了网,我们在平台上可以直接看到他以往的就诊信息,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再加上AI辅助诊疗系统的引进,不仅帮助我们提高了诊断率和准确性,提高了自身医疗技术水平,在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时,也可以降低误诊和漏诊的风险,让村民们就医更有保障。”宋文卓说。

5月9 日,兴合村村卫生室AI辅助诊疗系统为患者做出的诊断。受访者供图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健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推动各级各类医院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的共享,以及在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授权使用。随后,由国家卫健委组织实施的家庭医生临床服务能力建设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旨在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游仙区卫健局信息中心主任邹锐介绍,游仙区是全国首批27个家庭医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试点区县之一。去年9月,游仙区试点项目通过国家项目办的验收评审,目前已实现家庭医生AI辅助诊疗系统在游仙区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累计通过辅助诊疗系统共计完成辅助诊断203万人次,平均每日约3000人次,涉及使用医务人员近400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