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头条丨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帕金森?真相很扎心……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4-12 04:40:25

今天是世界帕金森病日

年轻人也会得帕金森?

经常手抖就是帕金森?

得了帕金森寿命会缩短?

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杀手”

你对“帕金森”还有多少误解

帕金森

帕金森氏征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行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

年轻人也会得帕金森

帕金森氏征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帕金森氏征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据调查,我国65岁以上的人群,帕金森氏征的患病率大概是1.7%,据统计,我国约有350万帕金森氏征患者。

尽管帕金森氏征的多发于65岁以上,但是约有5%~10%的患者在40岁以下被诊断出患有早发型帕金森氏征。早发型帕金森氏征患者又被分为发病年龄在21~40岁的青年型帕金森氏征征和发病年龄在21岁以下的青少年型帕金森氏征。

手抖≠帕金森病

手抖又称为震颤,是指由主动肌和拮抗肌的交替或者同步收缩产生的手部有节律的不自主运动。通常,大家认为老年人出现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病。实际上,手抖≠帕金森病,因为引起手抖的原因还有很多。

生理性震颤:一般在人情绪紧张、生气激动时会出现,通常表现为手控制不住地发抖。这种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尽量避免诱因,适量运动,保持心态放松。

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通常表现为手、头部及下颌不自主晃动等症状,紧张时会加重,静止或饮酒后会减轻,不影响日常生活时不需要药物治疗。

药物性震颤:一般指服用某种特殊药物后引起的震颤,通常双手同时出现,可以表现为静止性或动作性震颤,停药后手抖症状通常会消失或减轻。

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种手抖通常是由甲亢引起,同时患者会伴有怕热、多汗、乏力、易饥饿、消瘦、心悸、心慌等高代谢症状。

及时治疗可延缓、改善病情

对于医学界来说,帕金森氏征症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暂时没有方案可以彻底将其根治。不过,帕金森氏征并不是一种快速致命的疾病,总体而言对寿命的影响也不是非常显著,另外目前已经有很多药物和治疗手段可以延缓或改善病情。

虽然药物对早期的帕金森氏征效果显著,但是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出现药效减退的情况,这时可能就需要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最有效的方式是脑深部电刺激术技术,这项技术又被称为脑内起搏器,作用原理是在脑内核团或特定脑区植入刺激电极,使用电脉冲进行深部脑刺激来促进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如何预防帕金森氏征?

中老年人,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物质的人群,以及有帕金森病家族病史的人群等是帕金森氏征的高发人群,预防帕金森,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1.增强体育运动及脑力活动,延缓大脑衰老;

2.避免熬夜,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

3.注意生活环境,避免或减少接触对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如一氧化碳、农药、杀虫剂,或锰、汞这类重金属,必须接触时做好防护;

4.注意饮食卫生和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减少加工肉类摄入;

5.注意用药,避免或减少使用可能诱发帕金森氏征的药物;

6.适量饮用绿茶及咖啡。

本期主持人:何甜

美术:段雨欣

统筹:刘郸

内容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中国青年网微博

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