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贺龙回忆红二军团历史,提到段德昌时,泪流满面:我心里很苦

兴衰五千年 2025-02-25 09:17:38

红二军团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一支主力部队,就像贺龙的一个孩子一样。那时候,贺龙见证了它的建立,也见证了它的成长与磨难。

后来,在提到红二军团的时候,贺龙元帅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同时也有着许多难过……

1961年4月,在贺龙元帅向有关人员介绍红二军团的历史时,有人问他:“如果,当时与夏曦斗争再尖锐些,再坚决些,像段德昌那样的领导同志,是不是可能不被杀?”

听了那位同志的话,贺龙的表情由自豪转向了难过。他说:“那时,我是个新党员,只懂得遵守党的纪律和服从组织决定。”

紧接着,贺龙又说:“‘肃反’的中期和后期与夏曦确也有过多次尖锐的斗争,但最后总是认为按党的纪律只能服从他。起初,中央指示湘鄂西要进行‘肃反’,还批评湘鄂西中央分局、省委开展‘肃反’不力。”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贺龙的语气明显发生了变化。看得出来,他的心情是沉痛的。

过了一会儿,贺龙又说:“当时,国民党强大,我们弱小,斗争残酷。中央说有反革命打进苏区和红军,我们也是相信的。后来,夏曦不停地一批又一批地杀人,其中有许多人都是从大革命时期就跟我的,怎么会是‘改组派’呢?我才怀疑,才和夏曦有了分歧,进行斗争。”

贺龙所说的夏曦,是在1931年3月来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来的。

那时候,中央处于第三次“左”倾路线的统治时期。当时,中央向各根据地派出了一批中央代表。作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的夏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派到湘鄂西的。

夏曦刚来到湘鄂西,便在没有调查研究的情况下,直接全盘否定湘鄂西的各项工作,迅速推行各项“左”的政策,给根据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然而,夏曦的这种做法虽然遭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不满,但却没有得到纠正,反而得到了中央的支持。这些,都助长了夏曦错误的发展。

当时,夏曦不仅在下面搞“肃反”,还将“肃反”矛头指向了红二军团的总指挥贺龙。

关于这些,贺龙在1961年4月回答那位同志的问题时,说:“夏曦说我是军阀出身,我倒不怕,是不是他说我是军阀,我就变成军阀,我心里有数。只是怕弄不懂党的政策,搞错了。”

紧接着,贺龙又说:“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按中共中央规定,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中央代表、中央分局书记更有最后决定权。那怕所有的人都反对,只要中央分局书记一个人赞成,也必须按书记的决定执行。这是非服从不可的。”

在提到处理干部方面的问题时,贺龙说:“捕杀师、团干部,我和夏曦争,从来争不赢。对基层人员只好不征得他的同意,就下令释放。夏曦皱着眉头不吭声,人也就放了。这类情况我干了许多次。保大的,保不下来,只好服从。”

随着谈话的深入,贺龙的表情越来越严肃。他说:“后来,实在忍不住了,我向关向应政委建议让他代替夏曦当中央分局书记,关向应严肃地批评了我。”

在谈到夏曦决定杀段德昌,他拍桌于力争未果那段经历时,贺龙悲痛不已,泪流满面。

段德昌,1904年8月19日出生在湖南南洲厅九都山九屋场(即现在的南县南洲镇火箭村)字裕厚,号魂。小时候,段德昌在父亲的支持下,不仅读了私塾,还先后升到了小学和长沙雅各中学。

在长沙雅各中学读书期间,段德昌的思想变得先进起来,并参与组织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进行爱国学生运动,共同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和《国家与革命》等著作,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

1923年,父亲因病去世,家里的经济陷入了困境。因此,段德昌辍学回到家里。就算这样,段德昌也没有改变革命的决心。

1924年,段德昌与何长工一起创办了新华中学,并担任了校董会副主任兼英文教员。任职期间,段德昌不断地传播进步思想。

1925年6月,段德昌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在党的安排下,段德昌前往广州,先后在黄埔军校第4期和中央政治讲习班,参加了学习。

1926年6月,段德昌进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在第一师政治部参加了工作。

北伐期间,段德昌认识了彭德怀。当时,段德昌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秘书长,彭德怀是该师第一团第一营营长。

那时候,段德昌发现彭德怀勇武刚直、不贪不赌,还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心里十分钦佩。

在相处中,段德昌向彭德怀宣传了共产党的理想和目标,并向他推荐了《唯物史观》《共产主义ABC》《通俗资本论》等一些进步书刊,使彭德怀逐渐接受了共产主义理念。

1927年4月,段德昌向南县特委推荐了彭德怀,希望吸纳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彭德怀便在段德昌的介绍下,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1928年6月后,段德昌先后担任了中共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中队长、游击总队参谋长、独立师师长。

1930年2月,段德昌被任命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副军长兼第一纵队司令。

7月7日,湘鄂西地区的红4军和红6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简称红二军团,贺龙担任了总指挥,周逸群为政委。

红二军团下辖两个军,共1万余人,贺龙兼任红2军军长,朱勉之为政委;旷继勋为红6军军长,段德昌为政委。

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贺龙率领红二军团将洪湖苏区范围扩大到东起新堤、西近沙市,南达华容,北到潜江的广大地区。对此,贺龙的和红二军团的广大指战员都十分高兴。

1931年4月,红二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贺龙为军长,段德昌担任了红9师师长。那时候,段德昌率部取得了许多胜利。

1932年,在国民党发动的第四次“围剿”中,红三军失利,被迫沿鄂豫陕川边向湘鄂边进行了转移。到了1933年,红三军的处境更加艰难。

那时候,夏曦武断地决定进行第三次大规模‘肃反’。期间,西夏悍然捕杀了时任湘鄂西省委委员、省军委主席团委员、红九师师长的段德昌。

当时,在得知段德昌被捕时,贺龙向夏曦质问道:“你为什么抓德昌?”夏曦说:“他是改组派!”

听了夏曦的回答,贺龙又问:“你有什么根据?”夏曦说:“段德昌从前方带信来要求带队伍回洪湖,这就是拖队伍逃跑叛变。”

这时,贺龙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说:“你毫无道理,德昌写信来是向你建议嘛。他要真的拖队伍去洪湖,何必写信来,又何必回军部?”夏曦则说:“一定要杀!”

对此,贺龙大声说:“我坚决反对,德昌是有大功的,算什么改组派?绝对不能杀!”

听了贺龙的话,夏曦了拍着桌子,说:“我决定了!”

听到夏曦这样说,贺龙知道他动用了最后决定权,只好无言地服从,但却痛苦地流下了热泪。

1961年,在提到这些往事时,贺龙的心里依然十分痛苦,流着泪说:“我那时政治水平不高,一些事也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搞垮自己?心里很苦。”

2 阅读: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