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那会儿,国民党在大陆上的处境已经很棘手了,情况相当不妙。为了更有效地调配兵力,他们打算组建第12兵团。可问题是,谁来当这个第12兵团的司令长官,国民党内部一直拿不定主意。
说起第12兵团的头头儿,一开始打算让谁来当呢?其实是第18军的军长胡琏。
胡琏是位出自黄埔系的老资格将军,抗战那会儿,他指挥了好几场漂亮的保卫战,这些战斗成了他军事生涯里的亮点。那时候,他正好是第18军的军长,这支部队是陈诚土木系起家时的心腹部队,绝对的核心力量。
让胡琏来领导第12兵团,其实也没啥好挑剔的。但问题是,那时候第18军归华中剿总司令部管,司令是白崇禧,这位桂系的出名将领。白崇禧啊,他历来就不怎么瞧得上陈诚的土木系部队。
白崇禧在去华中剿总司令部走马上任前,找了自己的老战友黄绍竑聊了聊。黄绍竑好奇地问白崇禧,在国防部长的位置上他都干了些啥成绩出来。白崇禧一听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直接抱怨说,都怪那个陈小个子捣乱,他能做成啥大事啊!
所以,白崇禧和陈诚之间的矛盾,让他对土木系部队整体有了成见。胡琏呢,在洛阳战役那会儿,干脆不听白崇禧的指令,说是天气不好没法行军,其实他是跑到少林寺去闲逛了一圈。
新成立的第12兵团被分到华中剿总司令部后,陈诚推荐胡琏来当司令长官,但这个提议立马就被白崇禧和何应钦等人给否定了。说到白崇禧和何应钦,他俩的关系可不一般,早在1927年反对蒋介石逼宫那会儿,两人就合作得相当紧密。现在,他们俩又都遭到了蒋介石的排挤。
陈诚是蒋介石亲手提拔起来的军方势力,自然就成了蒋介石在军队里的代言人。因此,当陈诚提出让胡琏担任要职时,这两位军方大佬都投了反对票。陈诚见自己的提议被两人驳回,就直接问他们,到底想让谁来当12兵团的司令长官。
白崇禧和何应钦两人挺狡猾,他们建议让罗广文来当第12兵团的司令。罗广文嘛,也算得上是土木系的一员大将,按常理来说,陈诚应该不会有啥反对意见。但关键是,这个提议是白崇禧和何应钦两个人提出来的,而他们可是陈诚的对手。自己这边的人被对手推荐,这让陈诚心里很不舒服,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诈,得提防着点。所以,陈诚拒绝了这个提议。
白崇禧和何应钦的方案被打了回票,陈诚琢磨来琢磨去,没别的招儿,只能又提出让好久没上战场的黄维来当第12兵团的司令长官。话说到这地步,白崇禧他们一看这形势,也不好再反对,只好点头答应,让黄维接下了第12兵团司令长官这个位子。
那边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权力争夺战,胡琏这边原本满心以为自己能稳稳当当坐上兵团司令长官的位置,结果没想到,到手的机会就这么没了。他一气之下,找了个借口,直接离开部队回家养病去了。
黄维和胡琏在城土木系里可都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当黄维得知自己要当第12兵团的司令长官时,心里头还真有点难为情。送别胡琏那会儿,他就跟胡琏说:“我先替你把这摊子事儿扛起来,等以后你还得回来呢。”胡琏一走,他手底下第18军的军长位置,就让杨伯涛先顶上了。
第12兵团组建的时候,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上已经没啥亮眼表现了,就是硬撑着拖时间。黄维这人吧,思想老旧,又好久没上过战场,对现在的打仗形势一头雾水。还有啊,蒋介石之前让白崇禧把第12兵团和张淦兵团一起调到华东徐州那边去。
这时候,白崇禧使出各种手段阻挠,硬是让第12集团军拖了很久才出发。结果,等黄维兵团赶到战场,情况已经大变样了,他们反倒成了被困住的鱼儿。
黄维的第12兵团被敌人围得水泄不通,在这火烧眉毛的关头,老蒋还是想到了以前18军的军长胡琏。他觉得胡琏或许能扭转局势,就赶紧安排人把胡琏接来,用飞机直接送到了12兵团的防守地方。胡琏这一来,12兵团的士气确实涨了不少,但就算他本事再大,也没辙了。最后,胡琏只能悄悄地溜走,没被抓住当俘虏。
当黄维担任第12兵团司令的时候,他和第18军的临时负责人杨伯涛之间的矛盾,成了近代史上人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杨伯涛一直到临终前还在说,黄维指挥打仗真不行。反过来,黄维对杨伯涛的评价也很刻薄,他说杨伯涛这辈子也就只能是个代理军长了。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