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书记得慢、记不住怎么办?2个背书技巧,学霸都在用

职场宝妈育儿 2024-05-26 17:08:41

晚饭后,女儿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语文书,眉头紧锁,我在屋外,听着她不断地读,可就是背不下来。

看着我走进来,女儿苦恼地说:爸爸,我怎么都背不下来这篇课文,感觉自己记忆力好差啊!

文爸:宝贝,你知道吗?背书是不能死记硬背的,记忆是有方法的!

女儿:爸爸,你是不是有背书技巧?

文爸:你还记得前面爸爸给你讲的“阅读-提前”方法吗?你有尝试吗?

女儿:我试了,读了几遍就是提取不出来,记性太差了,你快教教我你学的技巧嘛!

文爸:你提取不出来,不是你记性太差,可能是你读的时候不专注,背书的限时,不能一直读、一直背,否则会产生语义饱和。

女儿:但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做耶?

妈妈:没关系,爸爸再给你详细讲解下,你可要听好哦,这2个背书技巧,是专治背书记得慢、记不住的,是很多学霸都在使用的背书方法哦!

女儿:我说爸爸呀,你别再卖关子了,快给我讲讲吧!

—————进入正文—————

大家回想一下,我们的孩子在记忆中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文文爸总结起来,大概就4个:记得慢、记不住、忘得快、想不到。

针对常见的这4个问题,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突破呢?这篇文章分享的方法,主要针对记得慢、记不住;剩下的两个问题,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分享。

在开始分享前,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街边的红绿灯,最上面是什么颜色?

•100元人民币上边有几个人?都是谁?他们的衣服上露出了几颗扣子?

•100元人民币上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吗?50元和10元呢?

上面这几个问题,你能给出正确且肯定的答案吗?如果答案为否,你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吗?

按理说,街边的红绿灯、100元人民币,我们每天会见到无数次,可为什么记不住呢?

原因可能并不是记不住,而是我们看见这些事物时并没有专注去看,如果你每次都能专注地看,是能记住的。

孩子背书,也是同理,如果不专注,那不仅记得慢、记不住,就算死记硬背下来后,过两天也忘了。

该怎么办呢?2个背书技巧分享给大家:

01、短时长法:善用记忆周期

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保持专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短时长来切割记忆任务。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记忆周期,建议就是10分钟,最长不要超过15分钟。

然后根据当天要背诵的任务,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估算出需要几个记忆周期。女儿实践的结果是:背一首古诗,差不多是1个记忆周期;背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大概需要2-3个记忆周期。

在确定每一个记忆周期后,还需要确定在一个记忆周期内需要记忆的具体内容,比如一篇课文的第1-3段。

最后就可以开始计时记忆了,但要注意的是,每个记忆周期结束后,先别急着进行下一个记忆后期的记忆,而是应该立即回忆提取(具体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提取不出来的,就重新记忆。

02、填空法

填空法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在记忆对象里锁定记忆目标,给大家举个例,九年级上要学的这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孩子一般会怎么背诵呢?死记硬背、理解记忆后再背诵?这些都能达到记忆目的。

现在呢,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在训练营学习的方法,叫填空法。

具体怎么做呢?

比如我们的记忆目标是第一句话: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在读1-2遍后,我们就来填空:

填空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少量多次的重复,强行在大脑中提取回忆,提取不出来,就再看,直到能完整把这句话提取出来。

有人可能会说:文文爸,你这个方法太费时间了,这么长一篇文言文,每一句话都这样做,哪有那么多时间?

在实际背诵中,家长只需要教会孩子用手指或手掌盖住要填空的内容即可,无需这样一句一句地打印出来。

这种方法看起来复杂,操作起来其实并不复杂,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通过短时长切割记忆周期,再少量多次的阅读-提取后,孩子真的会记得快、记得住。

女儿在使用了这两个背书技巧后,无论是背书的速度,还是知识记忆的有效性,都提高了不少。以前让她背诵一篇优秀范文,前前后后基本上要读10多遍才能记住,而且记忆并不深刻。在使用短时长跟填空法记忆后,背得又快,记得又牢,成绩自然就提升了。

总之,提高孩子背书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只要方法得当,孩子就能记得快、记得牢。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内容无关,侵权必删!

1 阅读:38

职场宝妈育儿

简介:一位专注于高质量陪娃的职场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