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走6.2亿,浙江富豪闪电撤离,30年的家业卖得毫不犹豫

灰鸽观看 2024-04-29 19:28:37

现实中的年轻人们流行“闪婚”,而资本市场的老江湖们则钟爱“闪离”:即IPO满3年就闪电撤离,不管多少年的家业,那卖得是毫不犹豫。

近日,上市公司华瑞股份发布公告:

“原实控人孙瑞良承诺的2023年业绩没达标,需要补偿3139万,公司已通知承诺方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履行承诺义务。”

这其中提到的原实控人孙瑞良,就是在华瑞股份IPO后的第四年闪电撤离的。

公开资料显示,华瑞股份上市于2017年3月,而孙瑞良2020年9月就与梧州国资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双方转让10.82%的股权作价2.27亿。

10.82%的股权显然不足以成为实控人,于是孙瑞良果断地无偿委托部分表决权给梧州国资,并在1个月后就完成了过户和变更手续,可谓是闪电般地速度。

而按照规矩,孙瑞良作为股权转让方需要对业绩做出补偿承诺,于是,就有了前面公告中所说的,要求孙瑞良履行承诺义务。

实际上,孙瑞良2022年的业绩就没有达到承诺的目标,需要补偿781万,但这781万的补偿款到现在都还没给,就更不用说2023年的这3000多万什么时候能要到了。

历史公告显示,孙瑞良因为拖欠2022年业绩补偿款,证监会2023年12月还曾对其下达过责令改正的处罚措施,并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

但并没有什么用,孙瑞良还是不给钱,于是,华瑞股份只能公事公办,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仲裁申请。

讲到这里,肯定大家和灰鸽一样疑惑,孙瑞良转让股权不是刚套现了两个多亿吗,怎么会付不起几百万的补偿款?

其实,孙瑞良套现的岂止才2.27亿,2021年11月,梧州国资委又从孙瑞良手中受让了7.68%的股权,交易对价是1.97亿。

也就是说,前后两次一共转让了18.5%的股权,累计套现了4.2亿。

不过,这4.2亿还不是全部。

股东信息显示,孙瑞良虽然通过委托表决权的方式把实控人位置让给了梧州国资,但自己仍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23.04%。

然而,这些股权已经100% 质押了,本质上来说,也相当于提前套现了,如果按照当前市值的7折计算,至少可以抵两个亿。

这意味着,孙瑞良前后已经提走了至少6.2亿,几千万的业绩补偿款对他来说是并不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

而现实是,孙瑞良宁愿被证监会处罚、被梧州国资告到仲裁也不掏钱,这背后隐藏的故事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查询历史信息,2019年2月的时候,孙瑞良因为欠债不还,被一个叫俞汉群的自然人起诉到法院,然后法院司法冻结了孙瑞良的全部股权。

按照规定,如果你欠债1万,司法机关不会冻结你两万的资产,灰鸽由此大胆推测,孙瑞良可能IPO之前就已经债台高筑了。

其实,不管孙瑞良拖欠业绩补偿款的背后是什么故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其IPO的目的就是为变现而来,所谓的30年的家业,到头来也就是为了一朝的落袋为安。

华瑞股份主营电机换向器,简单点说,就是控制电动机往哪个方向转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孙瑞良跟这玩意儿打了30多年的交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孙瑞良以自己的厂房和设备折价200万,与人共同注册了宁波华瑞有限公司,自己占股近92%,这就是如今华瑞股份的前身。

至于在这之前孙瑞良是怎么攒下工厂和厂房这些资产的,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孙瑞良在华瑞上是费尽了心血的,一度是想要把这份家业永远传下去的,但当资本进场后,一切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资本没改变企业的盈利模式,但改变了企业主的赚钱逻辑,只要掌握了密码,虚拟资本比实体经济挣钱容易多了,也可观多了。

2012年,48岁的孙瑞良和他的资本小伙伴们开始了上市准备,只用了5年就梦想成真了,2017年3月成功登上创业板,一下子就跨入了亿万富豪的阵营。

华瑞股份上市后的表现却只能用马马虎虎来形容,股价拉通来看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这说明没有什么成长空间和增长预期。

而企业就像创始人的儿子,知子莫若父,可能这也正是孙瑞良闪电撤离的重要原因之一,趁着听众还没完全醒,赶快离席。

至于梧州国资为何愿意接盘,我们也无从猜测,梧州国资接盘后还收购了新三板公司康泽药业15%的股权,这个完全跨行的股权投资也让外界看不懂。

但华瑞股份目前的状态则是有点堪忧了,2023年首次亏损,亏了9000万,这差不多是之前4年的利润之和。

账面也不乐观,总体资产负债率虽然不到50%,但流动负债率(流动负债/流动资产)高达80%,短期流动风险是存在的。

具体来说,货币现金只有8500万,但短期借款就有2.75亿,短期资金缺口近两亿,可见孙瑞良欠的4000万补偿款对于现在的华瑞股份来说有多么重要。

不过,只要孙瑞良不主动还钱,走诉讼之路就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孙润良已经算是完全撤离了,有的是时间和耐心。

0 阅读:31

灰鸽观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