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67岁担任上海市委书记,享年92岁,儿子因“流氓罪”被判死刑

悟空谈历史 2024-05-23 07:25:54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令人震惊的皖南事变,包围了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新四军血战数昼夜依然未能突围成功,最终关头只能分散突围。在分散突围过程中,有一部分新四军成功突出重围,转移到新四军江北军部,继续在我党的领导下投身抗战。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皖南事变中成功突围的新四军干部,他的名字叫胡立教。新中国成立后,胡立教受到重用,担任了河南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等职务。那么,胡立教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胡立教出生于1914年,江西吉安人,1928年,年仅14岁的胡立教参加革命工作,加入了家乡的儿童团,主要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也是这一年,胡立教加入了共青团。入团后两年,胡立教转为正式党员。

在这之后,胡立教加入了红军,1931年,他进入中央红军总部无线电班学习,毕业后,他担任了苏区中央局电台报务员,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并在情报方面为红军提供了重要支持。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胡立教跟随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参加了长征,顺利到达了陕北。到陕北后,胡立教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奉命前往南方,参与了新四军的组建等工作,并担任了新四军司令部参谋处第三科科长、电台总队队长等职务。

1941年,皖南事变后,胡立教突围成功,新四军重建后,他担任了新四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继续在我党的领导下投身抗日救国的时代号召当中。解放战争时期,胡立教留在华东一带,担任了华东局情报处处长、社会部副部长等职务,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他做了大量支援前线的情报与反特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胡立教留在华东局,担任了华东局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1954年,他被调到财政部,担任了财政部副部长,投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后续胡立教又担任了黑龙江省委常委、人行副行长以及代理行长等职务。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后,胡立教也受到冲击,但他意志坚定,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1973年,胡立教重新复出,被调到河南,担任了河南省革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等职务。

1981年,67岁的胡立教被调到上海,担任上海市委书记(第二书记)。胡立教长期从事经济工作,懂经济,组织把他调到上海也说明对他抱有极大期望。胡立教也坚定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探索上海改革开放的道路,参与研究与制定上海发展的规划,为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晚年的胡立教主要生活在上海,离休之后,他依然为上海的改革开放事业献言献策,做力所能及的工作。2006年,胡立教因病去世,享年92岁。值得一提的是,胡立教一生为国为民,他的儿子却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令人唏嘘。

胡立教的儿子名叫胡晓阳,1984年,上海市公安局卢湾分局的干警接到相关材料,查明了胡晓阳等人的犯罪事实,并在1985年逮捕了胡晓阳等人。1986年,经过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判决,胡晓阳因“流氓罪”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3 阅读:1433

悟空谈历史

简介:带你看沧海桑田、如梦似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