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老金这么低,为啥不大幅度提高?因为有比这个更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
什么迫切问题?一个是广大教师以及基层公务员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一个是城镇职工退休金足额发放。
第一个问题,牵涉到教育和基层稳定的问题。因为长期以来,许多地方都存在拖欠教师和基层公务员工资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解决,但是即使到了现在,个别落后地区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

我们常常说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如果一名教师连生计都成了问题,那么他们还会一心一意扑到教学上面吗?
第二个问题是城镇退休职工退休金足额发放问题。目前,我国社保基金整体上说还没有亏空,否则,城镇职工退休金足额发放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城镇职工包括广大一线工人、以及政府公务员、领导干部、事业单位职员、公安民警等等群体,这些人支撑着我国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国家机器的运作,如果他们的退休金不能足额发放,这对于我们的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势必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农民养老金主要靠财政负担,而职工养老金是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所以,农民养老金的提升也要考量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
他说:“制定养老金涨幅时应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财政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提高待遇水平…脱离财政的任何其他筹资渠道都是难以成立和不可持续的”…郑秉文的意思,换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话就是说,农民养老金是国家财政负担的,国家财政就那么多,如果给农民养老金增长过多 那么财政负担就会加重;

而城镇职工退休金来源是他们公司或者单位(实际上还是个人收入的扣除部分)缴纳,是符合社保法的,我们没有理由降低人家的退休金来补贴给农民。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马云和李嘉诚的钱特别多,多到让人无法想象,他们一个人的财产也许是我们的上万倍,难道我们能够要求马云把钱给我们一部分,“平均”一下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样的话就变成了绝对“平均主义”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来,不能一蹴而就,农民养老金尤其这样。农民从每年交公粮,后来不再交公粮,之后又出现了反哺农业的种粮补贴,再之后又开始给农民发放养老金。

从最开始的每月55元,逐渐提高到了现在的143元。其中,2024年和2025年增幅最大,达到每月20元,以前一般每年增加5~10元。
这些,都是农民收入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具体体现。
当然,农民曾经为国家建设做出了不小贡献,国家并没有忘记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他们的养老金。
但是一些农民朋友也应该体谅国家的难处,将来国家更加富强了,肯定会给他们大幅度提高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