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金箔“神秘减重”:1970年存放博物馆,半年少3斤。咋解释?

律令9章 2024-05-10 14:19:43

古有“真金不怕火炼”之说,顾名思义,黄金不怕火,但却“怕水”。

这可不是瞎说,1970年,陕西西安挖到11斤“唐代金箔”,一段时间后,竟然“蒸发”了3斤多,吓得博物馆、考古专家赶紧报案!

黄金能“蒸发”,这怎么可能呢?

暂回那个大生产的时代,1970年10月5日,陕西西安南郊正在搞建设,原计划兴建一座收容所。

施工中,一位工友偶然从地下刨出一只大瓮,紧跟着,工地各处陆续出土了五六十只大瓮,该不是挖到古代的乱葬岗了吧?

更加瘆人的是,有的瓮已然破碎裂,一股黑水从瓮里流出,这一幕着实令人心惊,有人赶紧将此情况上报,当时刚成立不久的陕西博物馆派出专家赶往现场。

这位专家名叫“韩伟”,他可是关键人物,也是这段故事中“最倒霉”的人。

简而言之,几位专家赶到现场后,一眼就看到有瓮淌黑水,这明显是埋于地下太久,瓮里已经蓄满了积水。

由此可证,这些瓮已在地下掩埋了很长时间,里面究竟装着什么呢?

几位考古人揭开瓮盖,里面装的并非预想中的尸骨,而是金碗、金盆、各式金银饰品等,“五六十只”大瓮,足有千余件金银器。

后经鉴定,这些金银器属于典型的“唐金”,陕西出土唐代文物算不上奇怪,怪就怪在4块“金箔”上!

简单来讲,专家最初时从陶瓮积水中取出“4块金箔”,是搽拭干净后才进行称重的,那时重量为5500克,11市斤。

就这样,数千件金银器被陕西博物馆登记入库,4块金箔也按“11斤”入册登记,一起看似流程正常,哪知到了1971年1月,怪事就此出现。

那时考古人要根据这批“唐金”写报告,为确保严谨性,需要对“4块金箔”重新称重。

这次称重的正是前文提到的,曾参与发掘的那位考古专家,韩伟。

4块金箔一上称,“韩伟”额头上立马蒙了一层细小汗珠,因为这次称出的重量是4400克,比第一次称重少了2斤多。

少得可是黄金,又是珍贵文物,“丢失2斤多”是什么概念?

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应该知道,70、71年是个什么大环境,赶在这个节骨眼上“丢2斤多”黄金文物,这事闹大了!

好在,“韩伟”的身份是专家,往日人品名声也不错,因此博物馆的同事并未怀疑他,但这事总要查清楚的。

简单来讲,博物馆开始“自纠自查”,4个月里也没调查出缘由,有人提议再对“4块金箔”称重,万一称错了呢?

这次称重可谓“公开公正”,博物馆的几乎所有人都围在周边仔细观看。

结果,4块金箔居然“丢了3斤”,只剩下4000克了!

消息传出,整个博物馆像炸了锅一样,各种谣言满天飞,首要怀疑对象就是与“4块金箔”接触最多的那位专家,韩伟。

这不奇怪,70、71年的大家都不富裕,眼前放着4块沉甸甸的金箔,就算往日声名不错的考古专家,此时“生出贪念”也有可能。

当然,这只是猜测,“韩伟”坚称:我没偷!

还有一种“有意思”的说法:博物馆里大多是古墓里出土的冥器,会不会有怨灵魍魉作祟?

乍一听,这话不该出自“坚持科学”的考古人之口。

但仔细想来,似乎又不奇怪,“考古专家”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科学归科学,面对无法解释的问题,恐惧心理还是会有的。

不管怎么说,发生在1970年的“丢黄金”事件,其性质非常恶劣,一定要严查凶手,严惩凶手!

说的简单,当时陕西博物馆刚刚成立,更项设施还不完毕,连监控摄像头都没有,上哪找“偷黄金”的凶手去?

这种情况下,博物馆里所有人,身上都有嫌疑!

问题上升到“偷盗”程度,1970年不知要被放大多少倍,警方随即成立专案组。

后经周密侦查,大家发现金箔还是4块,理论上“实物没丢”,但“重量丢了”,这说明凶手的作案手法非常专业。

有如此“专业手法”的,无外乎还是博物馆里的专家,会是谁呢?

不用细想,首要怀疑对象仍旧是“韩伟”,因为就属他与4块金箔接触最多,且本身又是对文物特性非常了解的专家级人物,他身上的嫌疑最大!

对此,“韩伟”叫苦不迭却又百口莫辩“如果是我偷了金箔,又怎么会主动上报呢,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这话有一定道理,况且“韩伟”往日口碑不错,不少人愿意替他说话。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韩伟”倒霉的占据了大量疑点,如果凶手不是他,还会是谁呢?

就在此时,有人提出假设:4块金箔出土时浸泡在水中,毕竟泡水了千年之久。

有没有一种可能,“泡水千年”的4块金箔吸饱了水,出土后自然蒸发,重量才会逐步“丢失”的?

这怎么可能?完全不合逻辑,没有常识!

按今天的“科学常识”来讲,黄金是一种性质非常稳定的贵金属,它既不和氧反应,也不与酸反应。

理论上讲,黄金不是海绵,就算在水中浸泡千年,它也不可能“吸水”呀!

但是,理论归理论,如今为了破案,就算“不科学”也要试验一下。

就这样,调查组从西北大学请来物理、化学方面的专家,他们要当场检验4块金箔“是否吸水”。

起初,物理、化学专家也是摸不着头脑,“黄金吸水”,这怎么可能嘛。

如此“无厘头”的实验,还用物理、化学“专家”亲自做吗?

话虽这么讲,但“还原现场”非常严肃,在众人见证下,物理、化学专家小心翼翼地再次将4块金箔放入水中,然后有人24小时严密看守。

一星期后,4块金箔被捞出水,仍如之前的考古专家一样,擦拭、称重,“怪事”出现了!

经水浸泡后的4块金箔,再次称重后的重量居然又变回了“11斤”,这怎么可能,黄金真的和海绵一样“吸水”了?

请注意,实验还未结束。

专家将“变回11斤”的4块金箔,又在自然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再称,其重量又少了,这简直“颠覆认知”啊!

理论上来讲,“黄金的稳定性”早已被科学界广泛承认,今天的黄金忽然“不稳定”了,这完全不合逻辑,更解释不通。

惊讶的不仅有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就连物理、化学专家,甚至警察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场更为缜密的实验就此开始。

说“实验”并不准确,因为专家并未研究4块金箔的吸水性,而是利用高倍显微镜,开始检查金箔的表面,本案的关键点就在这里!

真计较起来,“本案”并不复杂,即没有凶手,黄金也未丢失。

原来,古人在锻造捶打4块金箔时,看似表面光滑,实则存在不少“空腔”,这就成了吸水、储水的地方。

当然,这些“空腔”用肉眼难以看清,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被发现。

如此,4块金箔经过“千年浸泡”后,其本身已经吸饱了水,出土时被考古人擦拭干净,那只是清理了金箔表面的水分,内部依然含水。

因此,第一次称重时,4块金箔重达“11斤”,这其实包含了水分的重量。

此后,4块金箔再没有被水浸泡,放在干燥环境中,内在水分自然挥发,第二次称重就“丢了2斤多”,丢的并非黄金,而是水分。

之后又隔4个月,4块金箔继续挥发水分,到第三次称重时,重量自然又“丢了”。

至此,“黄金蒸发案”得以告破,“韩伟”终于洗脱了嫌疑。

这个故事成了考古、文物界的一段传奇,时刻提醒着人们要不断探索科学,尊重事实。

2 阅读:50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