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版《三大队》一经上映,就收获无数好评,成为年末的最大赢家,收视率和口碑“双开花”。
然而,影片正在热映,剧版《三大队》又来了。
一般来说,剧版往往因为影版的光芒而黯淡,但《三大队》的剧版却奇迹般地保持了好评如潮的状态,演员们的表现在线,甚至有超越影版的势头。
虽然里面没有张译、王骁……但是剧版《三大队》的演员丝毫不比影版的差,秦昊、李乃文、陈明昊,哪个不是老戏骨?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发现剧版《三大队》疑似偷工减料,使用AI换脸,成为该剧唯一的败笔。
观众直言:“这跟好好的一盘菜,吃出了苍蝇有什么区别!”然而,AI换脸又何止《三大队》
今年2月,在《狂飙》之后又一部大剧《风雨送春归》上线。
该剧原名叫《纪委书记》,由王志文、俞飞鸿等人主演,是一部反腐剧。
有王志文坐镇,似乎意味收视率和质量都有保障。
但它拍完竟然压了6年才得以见天日,上线后口碑也没有想象中的好,其中最大的槽点是男二于震和赵某新换脸换成了一个“怪物”。
被压六年或许是题材有些敏感,也或许跟原定男二赵某新也有着莫大的关系,毕竟《南烟斋笔录》等剧都是因为有他而无缘与观众见面。
《风雨送春归》里赵某新扮演的角色叫余仲君,是反一号,他与王志文饰演的赵达声曾是战友,后来两人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就像《狂飙》里的安欣和高启强一样,两个角色相互掣肘,两位演员都是实力派,同台飙戏看点应该是十分强劲的,当年制片方或许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但是吧,赵某新2019年因为公然发表不当言论而翻车,一下子让这部优质剧作受到了无妄之灾。
剧方经过多方权衡,最后选择了启用“神剧专业户”于震来换脸救场。
但是换过之后并没有那么和谐,首先于震身高182cm,且是圈子里出了名的大长脸,而赵某新只有174cm,当于震的大脸换到了赵某新的矮身材上,有一种头重脚轻的违和感。
其次,两人在年龄上相差7岁,赵某新发迹线高移,大脑门油光锃亮,于震的发量正常,脸上的皱纹也没有那么多,脸一换就显得既不像赵某新也不太像于震。
网友调侃,于震大概从来没有这么矮过,秃过。
至于演技方面,因为脸部的技术处理,剧中的于震有时候嘴唇动得很奇怪,一些细微的表情也十分不自然,大大的折扣了角色的魅力。
而这已经不是赵某新第一次毁剧,上一部《突围》也因为他换脸而把角色搞得很诡异,还好戏份不算多。
曾经有一部叫做《学区房》的电视剧,还没开播就引起无数网友的热议,大家对此期待不已,因为演员阵容实在是太豪华了。
但没想到剧组里的“女一”出现了问题,只好找到了蒋欣顶替“女一”的位置。
之后为了消除负面影响,这部剧还改名为《小满生活》,之后才在央视开播。
可就算是蒋欣补拍,很多已经拍过的剧情还是无法还原,特别是群像戏,还原起来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剧组退而求其次,只补拍正脸部分,侧脸部分,都使用AI技术处理。
虽然剧组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但只要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不少端倪,有点让人失望。
好在大部分剧情还是由蒋欣本人出马,这才保住了电视剧的口碑,否则恐怕会重走杨颖的老路,被认为是“抠图不自赏”,被打上“不敬业”的标签。
而万众期待的剧版《三大队》也没有幸免于难。
虽然剧版《三大队》中每个演员都能完美塑造出角色,可以说全员过关,不过,这其中也有一位拖后腿的演员,堪称全剧的败笔。
这位演员就是蔡彬的饰演者——林家川。
相信不少观众看到这个名字时,心中难免怀疑,林家川向来是以实力派著称,怎么到这就成败笔了呢?
年初的《狂飙》中,林家川的演技太顶了,将唐小龙前期的嚣张跋扈和后期的落寞卑微演绎得淋漓尽致。
带着“唐小龙”的滤镜,我非常期待林家川在《三大队》中的表现,然而,前几集中,他的镜头加起来还没有一分钟,仅有的几个片段,非常奇怪。
只要他一出现,镜头里必定会被加上奇奇怪怪的滤镜,而且,他的面部表情也非常不自然,像是假人一样,直到翻看评论区,才恍然大悟,得出结论——“林家川疑似被AI换脸。”
难怪看起来这么别扭,一看就出戏,完全拖累了林家川的好演技。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大降低了观众的观看欲望,让不少观众都有了弃剧的心思,能给五星好评的,都只给了四星。
不得不说,林家川绝对是剧中唯一的败笔,只能看后期的剧情怎么处理了,如果还是这样,网友口中的“弃剧”还不是一个玩笑话。
除了以上这些剧,还在《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黄海波、《星汉灿烂》里的景岗山、《一念关山》里的刘宇宁等都是被AI换脸过的。
AI换脸技术虽然可以替换演员的面孔,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原演员的表情和动作,这可能导致观众在观看时感到剧情不连贯,出现跳跃或突兀的感觉。
总而言之,AI换脸技术在电视剧制作中的应用是一个双刃剑。它既为剧集制作带来了便利和新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和争议。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完善,这项技术才能在尊重艺术和法律的前提下,为电视剧制作贡献更多的力量。
简直就是恶心!剧版,烂剧。
谁想ai换脸啊,费钱费力,不换让播吗?
小虎换的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