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功能锻炼,何时做?如何进行?

珍乳网 2023-05-16 15:15:28

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第一杀手,早发现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期。特别是做完手术之后,医生都会提醒患者要积极地进行功能锻炼。

那么,为什么乳腺癌术后要进行上肢功能锻炼?又该如何正确锻炼呢?

上肢功能锻炼的作用

1.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

乳腺癌患者术后很容易出现上肢淋巴水肿,这是因为乳腺癌根治术需要清扫同侧腋窝淋巴组织,术后可能导致淋巴回流不畅,引起患肢淋巴水肿。

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防止患侧上肢水肿,能够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增加淋巴回流。

2.改善上肢功能障碍

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后容易发生出血、积液、皮瓣坏死、瘢痕挛缩等多种并发症。瘢痕会使患者上肢活动受到限制。

由于术后初期患者腋下的切口并未形成瘢痕,所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会软化、松解瘢痕组织,对术后上肢功能的恢复有益。

上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目前普遍认为,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前6个月是功能锻炼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前3个月。

乳腺癌根治术后1~6天引流管还没拔除,这段时间活动范围和活动量都不宜过大,以免出血,这个时期主要是锻炼手、腕和肘部关节的功能。

常规功能锻炼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进行,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活动手指和腕部。

术后1~3天可进行患侧上肢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

术后4~7天患者可以尝试用患侧手刷牙、洗脸、进食等。

术后引流管拔除后,皮瓣基本愈合,皮瓣与胸壁黏附已经比较牢固,可以开始做肩关节活动,可以逐渐地抬高患侧上肢做手指爬墙动作,并记录高度,反复练习。还可以用患侧手梳头锻炼,一般每次20分钟,每日3次或4次较好。可减少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提醒】

为了提高患者的锻炼依从性,功能锻炼应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

同时,要让患者知道锻炼的重要性,还要知道过量的锻炼会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不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审稿专家:赵婷婷  解放军总医院日间诊疗科

声明:珍乳网发布所有内容,禁止转载!

参考资料

[1] 廖贤英,李素芳,陈亦珠. 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J]. 医药前沿,2020,10(17):167.

[2] 覃若梅,周薇. 乳腺癌病人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9,17(6):675-677.

[3] 张 琳,刘春营,刘思雨. 乳腺癌病人术后上肢功能锻炼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5,13(18):1711-1713.

[4] 徐晓兰,李友群. 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的指导和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64-165.

0 阅读:27

珍乳网

简介:值得信赖的乳腺管理专业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