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将全球目光吸引到古老的运河之上。
在初步对巴拿马运河施加影响后,他出人意料地要求美国船只免费通行苏伊士运河,这一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枚炸弹,激起层层巨浪。

——【·运河的地缘政治价值·】——»
运河,作为连接不同水域的人工水道,自古以来就在国际贸易和地缘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这两条分别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地中海与红海的黄金水道,更是承载着全球贸易的命脉,也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它们的命运,与世界历史的进程紧密相连。

巴拿马运河,这条由美国一手打造的“世纪工程”,饱含着巴拿马人民的血泪与辛酸。
20世纪初,美国以支持巴拿马从哥伦比亚独立为条件,获取了对巴拿马运河的开发权以及“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权。
1914年运河通航后,美国在此建立了“国中之国”,几乎垄断了这条连接两大洋的咽喉要道,从中攫取了巨额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巴拿马人民不甘屈服,经过长期的抗争,终于在1977年迫使美国签署了新的条约,规定在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将彻底收回运河的主权和管理权。
然而,运河的战略价值并未因此减弱,反而随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而日益凸显。
对于美国而言,巴拿马运河仍然是其重要的海上生命线,承载着近40%的美国集装箱货物运输,每年为美国节省数百万美元的运输成本。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一直试图以各种手段重新控制运河,其“夺回”运河的言论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的地缘政治动机昭然若揭。
从国务卿鲁比奥和防长赫格塞思接连访问巴拿马,施压其终止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到一家美国财团收购李嘉诚旗下位于巴拿马运河东西两侧的两个港口,无不显示出美国正在为“重返运河”铺路。
而巴拿马方面,虽然总统穆利诺强硬表态“主权不容谈判”,但运河管理局已对中国企业资产启动审查,并暗示可能调整通行规则,这显示出其在强大压力下的无奈与妥协。

与巴拿马运河的命运不同,苏伊士运河的诞生和发展则与埃及的历史和命运息息相关。
这条由法国设计、埃及劳工用血汗开凿而成的运河,在1869年通航后,便成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重要枢纽。
然而,在20世纪上半叶,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几经易手,先后由英法等国掌控。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最终,埃及成功夺回了运河的控制权,彰显了其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如今,苏伊士运河已成为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每年贡献超过90亿美元的收入,占其外汇储备的35%。

在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70亿美元。同时,苏伊士运河也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通道,承担着约12%的全球贸易运输量,每年货物总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
对于中国而言,这条连接亚洲与欧洲的最短海运通道尤为重要,10%到15%的通行船只悬挂中国国旗或由中国公司运营。
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之争,本质上是国家主权、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

巴拿马和埃及都坚定地维护着对运河的主权,而美国则试图以经济和军事手段干预运河事务,这种霸权主义行径对全球贸易体系和国际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
尤其是在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和亚丁湾航运路线的背景下,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也使得其更容易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

——【·意图、手段与影响·】——»
特朗普在运河问题上的举动,并非简单的经济考量,而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隐藏着更为深远的意图。
“美国军用船只和商船,都应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不仅是对巴拿马和埃及经济的直接损害,更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公然践踏,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维。

以巴拿马运河为例,其通行费及相关产业每年为巴拿马带来50至100亿美元的收入,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是巴拿马的经济核心。
而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费中,美国船只贡献了约8%,相当于每年数十亿美元。
特朗普的“免费通行”要求,无异于从这些国家手中抢夺巨额财富,比海盗还狠。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相关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利益,也动摇了国际贸易体系的根基。
试想,如果今天美国可以凭借强权撕毁运河条约,明天就可以撕毁其他国际协议,最终将导致全球贸易体系陷入混乱,保险费用暴涨,贸易结算风险加大,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的野心远不止于经济利益。

其“控制全球主要航道”的战略意图,旨在遏制中国的崛起。
从巴拿马运河到苏伊士运河,从北极航线到马六甲海峡,美国在全球关键航道上频频出手,步步紧逼,试图将中国的海上贸易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将其经济命脉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此前,美国对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船位费”,每艘船动辄百万美元,已经显露出其遏制中国航运发展的意图。

如果美国掌控了全球主要运河的通行权,中国40%的对美集装箱运输、35%的中欧贸易航线将受制于人,这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
美国媒体甚至毫不掩饰地指出:“谁控制航道,谁就能掐住对手的经济命脉。”
除了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压制,美国还频频使用军事手段干预地区局势,以达到其地缘战略目的。

以“打击胡塞武装”为名,美国加强在红海地区的军事存在,在红海和阿拉伯海部署了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两个航母战斗群,并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大规模空袭,试图控制苏伊士运河,进一步巩固其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这种军事介入,不仅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也对航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胡塞武装的袭击迫使船只绕道非洲南端,导致苏伊士运河收入暴跌60%,损失达70亿美元,而这恰恰成为了美国进一步介入的借口。

——【·反制、合作与战略调整·】——»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相关国家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努力维护自身权益,并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多次强硬表态,巴拿马运河及其毗邻区域永远属于巴拿马,主权不容谈判。
他还重申了巴拿马对巴拿马运河的主权,表示运河对所有船只的通行和费用问题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负责,并强调“没有相反的协议”。

此外,他还否定了对现行运河通行费和规则进行任何修改的可能性。
尽管面临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压力,巴拿马仍在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并寻求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然而,在现实面前,巴拿马的抵抗显得尤为脆弱,其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使其难以摆脱美国的阴影。

埃及的处境则更加艰难。深陷经济危机的埃及,2024年苏伊士运河收入暴跌60%,国家濒临债务违约,面对美国的援助威胁,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
美国已通过外交渠道施压:“若不同意免费通行,将削减对埃及的军事援助。”
这对埃及而言无异于致命威胁。
然而,埃及也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将使其丧失战略自主性,因此,加强与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合作,成为埃及摆脱困境的潜在选择。

中埃“文明之鹰-2025”联合军演,以及中国空军空警-500预警机、歼-10C战斗机等先进装备的亮相,无疑为埃及提供了新的选择,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埃合作的潜力。
埃及空军长期以来对美式装备过于依赖,一旦与美国关系破裂,其作战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制造的空警-500预警机、歼-10C战斗机以及红旗-9B防空系统等先进装备,为埃及提供了替代选择,也使其在与美国博弈时拥有了更大的底气。

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对苏伊士运河的依赖程度远超巴拿马运河。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国必须积极应对,维护自身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合法权益。
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共同维护航运安全和贸易畅通,成为中国的重要选择。
同时,中国也应积极推动国际社会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

此外,发展多元化的贸易通道,例如“一带一路”倡议,降低对单一航道的依赖,也是中国需要考虑的长期战略调整。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和贸易中,也应加强风险评估和应对能力,以应对美国可能采取的各种制裁和限制措施。

——【·全球贸易体系的未来·】——»
特朗普的运河迷局,不仅是对相关国家主权的挑战,更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严峻考验。
美国的行为,暴露了其“航行自由”的虚伪性,也揭示了霸权主义对国际规则的肆意践踏。
这种“黑帮收保护费”式的逻辑,以及将主权作为谈判筹码的行径,是对国际秩序的公然破坏,必将遭到世界各国的反对和抵制。

面对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团结起来,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多边主义,抵制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行径。
只有加强合作,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才能确保全球贸易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