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篇章:紫檀木材家具承载的中国传统

森林走心篇章 2024-05-18 17:19:46

文化篇章:紫檀木材家具承载的中国传统

我国古代认识和使用紫檀始于东汉末期,晋·崔豹《古今注》有记载。

明代,此木为皇家所重视,开始大规模采伐。由于紫檀木数量稀少,很快将国内檀木采光,随后即派官吏赴南洋采办,此后遂成定例,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所采办的木料并非都为现用,很多存储备用。

这种采办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掠夺性质,因此,南洋群岛所产佳木几乎被采取殆尽,其中尤以紫檀木为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被捆载而去。查世界产紫檀之地,主要为南洋群岛,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分都汇集到中国,分储于广州和。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为明代所采,虽然清代也曾由南洋采办过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节屈不直,这是由于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

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界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紫檀家具是一种由紫檀为原料、结合艺术与个性的古典精品家具。紫檀家具历来在中国等级名份是比较高的,明、清两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紫檀木,都是皇家才有力量到南洋采办。各国进贡,也进贡给皇帝,民间根本就得不到。后来地方上也有紫檀木,但其也是属于地方王公贵族们使用的。到了现代社会紫檀家具终于开始飞入平常百姓家。

中国传统家具种类繁多,紫檀家具历来在中国等级名份是比较高的。皇宫里皇帝宝座两边往往摆放两把大的宫扇。插宫扇的座叫宫扇座。有不少宫扇座是用紫檀木制作的。不过这种用具只有在宫廷里才有。也只有皇帝才能使用。

清宫紫檀木家具来源除了造办处所做外,还有不少是各地督抚进贡的。如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高晋贡进:紫檀条案成对,紫檀炕桌成对,紫檀万卷书炕几成对,紫檀香几成对。

紫檀是一种稀有木材,一般分为大叶檀、小叶檀两种。小叶檀为紫檀中精品,紫檀密度较大,棕眼较小,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用紫檀制作的器物经打蜡磨光不需漆油,表面就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

欧美人最初没有见过紫檀大料,因而认为紫檀无大料,用紫檀只能做一些小巧器物。传说在拿破仑墓前有一个五寸长的紫檀棺木模型,就使参观者大为惊讶,以为稀有。紫檀木是名贵的木材,因其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成材大料极难得到,且木质坚硬,致密,适于雕刻各种精美的花纹,紫檀木的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故被视为木中极品,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是揭示了,紫檀空心严重,而且大料很少。当然新料里面大料不空很常见,可是老紫檀中就寥寥无几。市场上出售的部分小叶紫檀的首饰,除了以儿孙福为代表的三大名檀外,多为民间古老的制作粗造小叶紫檀家具而贩制,大部分为假冒小叶紫檀商品。

因此,体现了物以稀为贵,紫檀家具的黄金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宫紫檀木家具大多由内务府造办处所制,还有一些是各地督抚进贡的。这些紫檀家具品类繁多,小至屏风炕几,大至桌案、宝座,无所不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紫檀家具,它们无一不是制做精美,工艺手法极高。

所以,紫檀家具文化承载了历史时期的传统,是中国的瑰宝。

值得近距离瞅瞅,推荐北京的 中国紫檀博物馆,这里面紫檀家具琳琅满目,过瘾的参观。

森林 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 甲辰龙年四月十一 周六 多云 于北京大兴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