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孙女回故居,发现被许世友改得"面目全非",她却流泪感谢

世界名人的过去 2024-05-22 21:09:1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85年,孙中山的孙女回大陆探亲,点名要参观中山陵8号。

然而,这个简单的愿望却给南京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原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孙公馆一直是许世友将军的居所。

如若孙穗英执意参观中山陵8号,许将军只得回避。

为何在孙穗英参观时,许将军不得在场呢?

时过境迁,孙穗英在参观父亲故居后,又会有何感想?

解甲归田

南京的中山陵,它不只是孙中山先生永眠之地,也是台湾政界领袖来访大陆必去之地,承载着丰厚的政治价值。

然而,在这庄严肃穆的陵寝中隐藏着一座幽静院落,被称为“中山陵8号”,也称孙公馆。

这座院落由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于1948年建造,环境幽雅,风景宜人。

孙科选择陵园一角建起居所,是基于传统礼义。

他效仿古人于父母辞世后,在墓旁筑起草庐,以此守护先人的灵魂,展现孝道。

只不过,中山陵8号尚未覆盖上岁月的痕迹,南京便迎来了沧桑巨变。

1949年4月23日,红旗如海渡江东来。

解放军磐石般稳健地攻占了南京城,标志性的南京总统府也在号角声中易手。

中山陵8号院落也被新时代的浪潮所接管,成为士兵们的驻地。

钟摆般的历史在此刻又敲响了新的里程碑——孙科守孝的心愿,终究被时代泯灭。

孙科逃往台湾,再也没有回来过。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陵8号成为接待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场所。

毛主席、陈毅将军等人都曾在此下榻,院落也因此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瞬间。

不过,大部分时间这里都是空荡荡的,显得有些浪费资源。

1980年,74岁的许世友将军从广州调任中央军委。

然而,他却向中央请愿,解甲归田。

在那份请辞报告里,许将军列明了他简单的愿望:回到他曾任职十八载的南京静心回溯过往,写下《许世友回忆录》,供后人阅读。

中央对于这位老将的请求,终究是予以尊重和理解,并将中山陵8号分配给许将军,作为他的晚年养老居所。

许世友将军归隐南京的选择激起了家中的波澜,亲人少有人理解他的立场。

当田普前来探望,许将军豪爽地递上自己种的蔬菜,自得其乐地道:“自己种的滋味总是格外好些!”

田普望着丈夫又气又笑,她忍不住叮嘱道:“我并不是反对你安家南京的想法,但孩子们的以后怎么办?”

许世友对妻子解释道:“我们都是农民出身,土地就是我们的根。孩子们在城市长大,也许不能理解我,但他们的未来应该由他们自己走出来。”

只是,在奢华的孙公馆,一生朴素的将军真的能适应这种生活吗?

豪宅大改造

孙公馆是一个典雅的府邸,以一栋大别墅为中心,坐镇整个院落。

在宅前,青砖圈的草坪和金鱼池增添了几分生机,而大门两旁的松柏树则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走到别墅后方,可以看到精巧的假山、碎石小径以及一片人造湖泊,构成了一派奢华之景。

许世友将军入住后对豪华的装饰无感,他选择剔除中山陵8号一切的华丽装饰,只保留了些有点年头的地毯。

至于这座大别墅,一楼被划分为工作区和员工住宿区,而二楼则是他私人空间。

进门的墙壁上,被挂上两幅地图——一幅精细描绘的中国地图,一幅全球版图。

每一次他视线投向这两幅地图时,都仿佛在与世界对话,在思考国家的未来。

会客厅更是简朴,只有几张破旧的老式沙发被安静地摆置在那里。

许将军的卧室只有一张朴素的办公桌,一把坚硬的木椅,一张简易的木板床。

这些还都是政府配给,而许世友只挑选了几样必要的物品,其余的他一概回绝。

在原本装古董的柜子里,现在只装了几套陈旧的军装,几双布鞋。

他的世界,一如既往地简单而质朴。

此后,许世友将军对这座庭院进行了大改造。

原先的豪宅气派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处充满田园气息的农家小院。

他彻底挖除院中的草坪,转而竖起篱笆布置了一片菜园。

威风凛凛的松柏树被移除用作盖猪圈,而后院的花园也经改造成了鱼塘,养着各色各样的鱼苗。

每天天蒙蒙亮,许将军就起身分配当日的农务。

本来派来照顾他的工作人员都被分配去干农活:一部分人需要去翻土,另一部分人要去喂小猪。

原本死气沉沉的孙公馆,现在每一个角落都勃勃生机。

许世友将军还亲手饲养了十几只兔子,这支兔子军团像是他精心训练的小部队。

每天太阳西沉,将军便开始了他的夜间巡视,这时他换上了另一副面孔——兔子“指挥官”。

他细致观察每一只兔子的状态,那些身躯健壮的兔子会获得他的夸赞。

而对于那些或显蔫弱的兔子,他就会严厉批评,但也会期待它们的转变,仿佛一名严师正在期待着学员的进步。

辛苦耕耘后,中山陵8号的土地已然是一片沃土。

每逢秋收后,许将军会腌制许多美味的咸菜,还慷慨地与其他领导及工作人员分享。

在这片土地上,许世友找寻到了心灵的宁静所在。

一生沙场征战,习惯了硝烟和血腥的他,只觉得现在平静的生活格外珍贵。

只是没过多久,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故地重游

1985年,中山陵8号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孙穗英。

她的到访,并非是为了拜见许世友,而是出于一种特殊的情感,想要回家看看。

她曾在这里成长,此次重返祖国大陆,她希望能够顺道重温那段美好的记忆。

鉴于她的身份地位,国家对她的要求给予了高度尊重,她想要回访自然就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然而,这个请求让南京的工作人员感到压力。

一方面,老将军当时身患重疾,一向隐居不愿与外界接触,即使对方是国父的后人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这里已经经过许将军的改造,孙穗瑛看到后反应难以预测。

如果她因此感到不悦,将不满之情传向四方,恐怕还会激起国际社会的波澜。

因此,接待的工作人员陷入两难。

许将军的秘书听闻此事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划——以打猎为由头,诱导许世友外出。

这样就可以趁机整理收拾住所,为孙穗瑛的到访做准备。

许老将军到了晚年,身渐体弱,对任何事都起不了兴趣,只有打猎这一爱好能够带给他欢乐。

于是,当秘书提出前往郊外打猎的提议时,许世友立刻同意。

秘书随后安排了几个警卫员,驾车带着许世友前往南京郊外的密林,声称那里野鸡野兔众多,是个打猎的好地方。

许世友被这胜景吸引,兴高采烈地跟随队伍走进了林深处。

殊不知自己的家中迎来了一位“贵客”。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孙穗英的脚步渐近,中山陵八号的大门缓缓开启。

随行的工作人员都悬着一颗心,曾是豪华公馆的宅院,如今已经不复昔日面貌。

步入这扇门,孙穗英会有怎样的反应?会不会因为变化太大而感到不悦?

然而,当他们终于走进院落,迎面而来的却是一股生机盎然的气息。

孙穗英站在院子里,四处张望,脸上的表情十分惊喜,然后是深深的感慨。

她缓缓转过身来,眼里闪烁着泪光,向大家分享着自己的心情:“你们知道吗?我真没想到,中山陵八号会有这样的转变,它如今的样子充满了生命力。”

在这个焕然一新的环境中,孙穗英找到了她心中那份最纯粹的故乡情怀。

此时,工作人员们松了一口气,心中的担忧烟消云散。

看来,比起那个充满了人为装饰的中山陵八号,孙穗英更加珍惜这份自然的美好。

这座院落,以一种最朴素的方式,重新赢得了孙穗英的心。

后记

回望许世友将军的一生,会发现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领袖,更是传播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人物。

他的田园梦,简单而朴实,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在他看来,田园不仅是个人的安居之所,更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

将军以身作则,树立了艰苦奋斗的榜样,让无数后人从中汲取力量。

参考文献

孙中山故居[J]. 文物,1961(10):5-6.

关杰灵. 孙中山故居的审美属性初探[C]. //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8:78-81.

许世友的家风[J]. 时代邮刊,2020(9):59.

1 阅读:493

世界名人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