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麻雀顶4两参,粪便比肉还值钱,捕杀十六亿只为何还没灭绝?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2024-05-24 13:04:45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前言·】——»

1958年全民上阵,捕杀16亿只,据统计仅仅在当年四月二十号一天,北京就杀死了八万只麻雀,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导致麻雀这种生物在大陆中销声匿迹。

可在今天,我们常见的鸟类依旧是麻雀,麻雀究竟是怎么从曾经的寥寥无几,又繁衍到今天的盛况呢?

很多人不知道,现在的麻雀并不是我国本土的,而是来自前苏联。

麻雀是一生多灾多难,曾经麻雀被戴上了“四害之一”的高帽,遭受了灭顶之灾。

当时不知是从哪里的来的数据,说一只麻雀要吃掉3.15公斤的大米,当时粮食紧缺,国家就盲目开展了残杀运动。

那时候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起残杀麻雀,为了不让麻雀休息,猛敲锅碗瓢盆,让麻雀不停的在空中飞舞,直至力竭衰落而亡。

上世纪为了除掉麻雀,我们几乎是绞尽脑汁,对麻雀的残忍程度也让人发指!

功夫不负有心人,麻雀终于被我们残杀殆尽了,这时候大家发现粮食的产量并没有增高,反而还有减少的趋势。

这时人们才恍悟真相,一直以来大家对麻雀误会了,麻雀的食物只有少部分粮食,更多时候还是吃害虫的,麻雀这个物种消失,就会导致害虫泛滥,从而让粮食减产。

为了挽回快要灭绝的麻雀,上世纪中国向苏联老大哥求助,重新引进了麻雀,这才避免了麻雀在中国灭种的危机。

«——【·世界难题·】——»

麻雀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自古以来在世界上麻雀似乎总是与“麻烦”挂钩,世界上把这种鸟类视为瘟疫一般的存在,不仅仅在我国展开过屠杀,世界上各处也对这种鸟类展开了屠杀。

麻雀曾经是美国的入侵物种。

1850年,美国殖民者将麻雀从欧洲引入北美,由于没有天敌麻雀在美国快速繁殖,造成了泛滥。就是因为麻雀靠近人类,又在人类面前吃谷子,所以被人类视为敌人。

麻雀是欧洲的本土鸟,在战争时期,为了从鸟口中夺取粮食,对麻雀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追杀,直到番薯土豆成为主要粮食作物,麻雀不吃番薯,这种鸟类才停止了被追杀的命运。

其实麻雀在农业有不可替代的重量,在经济上也有不小的价值,一只麻雀顶四两人参,可不是说的玩的,麻雀身价也是特别的高!

麻雀的肉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市场价格在五百元一斤,价格也是堪比人参了。

而且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麻雀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吃了这种高蛋白含量的肉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是很好的营养品,与人参齐名由此而来。

«——【·粪便入药·】——»

这种被追杀的鸟类,浑身上下都是一种宝贝,尤其是它们的粪便,价格十分昂贵,甚至超出了它们肉的价格。

他们的粪便是一种有名的中药材,叫做白丁香。

其实以动物粪便入药的中药有很多。

像是蝙蝠的粪便夜明砂,野兔的粪便望月砂,中药里面末尾带砂字的基本就是哺乳动物的粪便。

抹香鲸的粪便也可以用来入药,叫做龙涎香,其实用来入药的粪便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据说是老祖宗看到了受伤的动物在粪便里面打滚,才想到粪便可能会有药用作用。

白丁香目前的中药价格八十元一斤,高价的时候会达到百元一斤,如果专门售卖麻雀的粪便,肯定十分赚钱。

众所周知鸟类的排粪量是十分庞大的,基本是一边飞翔也可以一边排便。

在北京也有一条路被称为“天屎之路”,映照的就是鸟的排粪量!每次走过那条路的路人都需要打伞经过,不然就会被白色的“天屎”关照。

为了搜集麻雀粪便,有的人专门去麻雀多的地方收集。

收集了麻雀粪便,进行烘干之后就是中药白丁香,这种药的气味是腥臭的,毕竟是粪便,味道还是苦的。

麻雀粪便在一些爱美的人那里,也成了一种美容偏方,钟情于这种美容方法的,还是慈禧太后。

不过终究是偏方,大家还是不要轻易模仿。凡事都是有好有坏,随意将粪便抹在身上,也不是一种好习惯,容易造成菌类感染!

«—【尸体去哪了?】—»

麻雀属于雀科,一共有二十八种,其中有五种品种分布在中国。

这种生活中常见的鸟类,人们对它的了解确甚少。

他们公母都长的差不多,如果不是亲自拿到手里仔细观察,还真的难以确定谁是公谁是母。

它们羽毛的颜色大多是褐色,里面有白色或者黑色纵横交错,成为了一种天然的保护色,可以让他们很好的隐藏在树杈之间。

它们是一种聚集性特别强大的生物,经常集体活动,它们的爱好就是唠嗑和串门,同伴之间十分友好,喜欢在人类民密集的地方出现。

适应能力十分强大,在城市里的麻雀会将塑料袋当作玩具,甚至像猫一样在垃圾桶或者垃圾桶里面寻找食物,可谓是最乐观的“流浪者”。

他们是胆大的生物,食性复杂,可以吃粮食和虫子,也可以吃种子昆虫,甚至腐肉也会吃。

同时也是征服的勇者,分布十分广泛,在寒冷的高山和荒漠地区也有分布,是世界上分布比较广泛的生物之一,因此还有一种科学词汇称呼它们为“雀泛”.

虽然麻雀曾经经历过一场灭绝,但是好在及时恢复过来,现在的数量在世界上虽然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总体还是可观的,几亿只是有了。

那既然在我们人类生活中常见,麻雀的寿命也只有十年,并不是长寿的鸟类。

麻雀也不是迁徙鸟类,从出生到死亡,会一直生活在自己出生的地方,不会像燕子那样南北飞。

按理说这么庞大的数量,死亡的话应该会见到尸体,为何在生活中只见到活麻雀,不见其尸体?

麻雀年纪大了,也通人性,会找个地方将自己藏起来慢慢老死,加上他身上的保护色,很少被人发现尸体。

还有一点就是麻雀的肉质鲜美,天敌众多,尤其是野猫,十分爱吃麻雀,是捕猎好手,如果见到麻雀尸体,它们自然也不会放过,美美的享用了。

麻雀这个物种苦难大多来自于人类,这种可爱的鸟,因为当着人类的面吃粮食,被人类到成敌人针对了几十年,差点成了绝种生物。

0 阅读:0

那是两面包夹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