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边界》:全球范围内数字货币竞争刚刚开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16 22:30:54

《数字货币的边界》张明 等著 东方出版社

数字货币的特点和类型

自比特币在2009年横空出世以来,数字货币的迅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普遍关注。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数字货币是指在数字计算机系统与互联网上管理、存储、交易的货币或相关资产。

投资百科给出了数字货币的五大特点:一是数字货币只以电子形式存在,因此只能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来获得;二是典型的数字货币不需要中介机构,因此通常是最便宜的货币交易方式;三是所有的加密货币都是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并不限于加密货币;四是数字货币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最大便利化价值的转移以及降低交易成本;五是数字货币的主要缺点是价值波动剧烈且容易遭受黑客攻击。

迄今为止的数字货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二是以Libra或Diem为代表的稳定币;三是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e-CNY)为代表的央行数字货币。

加密货币是指使用密码学原理来确保交易安全及控制单位创造的交易媒介

比特币是最早产生且最具代表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是全球范围内率先采用密码学算法与区块链技术来创设的数字货币,引领一时风潮。比特币具有如下典型特征:一是比特币的发行不依赖任何国家机构,实现了货币发行的去中心化;二是比特币的总量事先确定为2100万枚,且生产速度也事先确定(该速度将会越来越慢);三是比特币通过私钥证明其所有权,比特币账号由数字地址构成,因此具有高度匿名化的特征;四是比特币从生成到交易的全过程都被记录在主区块链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追溯性。

与传统货币相比,比特币的最大特点在于由预先设定的算法创造且总量恒定,不由特定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因此,任何国家不能利用比特币的发行来征收铸币税,也不能通过无限地发行比特币来换取真实资源。从理论上而言,使用比特币可以避免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泡沫,保证币值不被央行的超额发行所稀释。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比特币受到金融市场投资者的强力追捧,尤其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比特币价格扶摇直上,迄今为止曾两度突破每枚6万美元。

不过,比特币也面临以下三个重大挑战。挑战之一是传统货币背后都有政府征税能力的强有力支持,即有着政府信用的背书。而比特币背后没有任何信用背书,仅靠使用者的信任维持其价值。一旦使用者信心受损,比特币的价值可能会显著下跌。挑战之二是比特币总量恒定使得比特币将会面临“特里芬难题”。也就是说,总量固定的货币不能充分满足不断扩张的经济体对流动性的需求,这会使得经济体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如果通过根据经济增速定期提高比特币单位价值的方式来解决特里芬难题,又会定期造成市场套利空间。挑战之三是随着时间推移,比特币的产生会越来越慢,需要消耗巨量电力的专门机器进行“挖矿”来获得。在全球都越来越重视碳减排的大背景下,为获得比特币而进行的“挖矿”行为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上述特征的存在导致比特币价格波动巨大,并造成该货币很难成为价值尺度与交易媒介,而是沦为价格波动巨大、投资者风险偏好畸高的风险资产。从这一点来看,比特币从性质上而言很难算得上是真正的货币(真正的货币具有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与储藏手段三大功能),而仅仅是一种投机性很强的另类金融资产。

稳定币是一种受到储备资产支撑的、有助于维持价格稳定的数字货币

最具代表性的稳定币是美国脸书公司(Facebook后来改名为Meta)提出的稳定币计划,其中第一代被称为天秤币(Libra),第二代被称为Diem。这两代稳定币的最大区别,在于Libra的发行是基于一系列币种构成的货币篮(其中最主要的货币是美元),而Diem则是基于美元发行的货币。

Diem的最大特点是,一方面,这种货币由Facebook这样的跨国互联网平台发行,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支持,容易突破国界而广泛流通;另一方面,这种货币发行具有一比一美元作为储备资产支持,其信用与美元信用挂钩,既有助于保持币值稳定,也更容易为交易各方所接受。

央行数字货币是指由特定的国家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用电子形式的货币代替纸币,因此数字货币与现有货币的币值是一比一。央行数字货币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它可以不通过商业银行体系作为媒介,而由央行创设并直接分配给企业或家庭。从这一角度来看,央行数字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债相似,只不过国债是一国财政部发行的债务,而央行数字货币是央行发行的债务。央行可以通过定向发行数字货币来实现结构性政策目标(例如帮扶中小企业或中低收入家庭)。这意味着数字货币定向发行与财政政策转移支付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换言之,央行数字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混淆央行与财政的界限。

当前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是比较超前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依然采用了双层发行的传统方式,即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通过各种方式将数字货币转移至家庭或企业手中。此外,当前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仅仅是替代现金,因此不具备货币创造功能。这是一种零售型而非批发型数字货币。在各种可能的央行数字货币形式中,中国数字货币选择了最不激进的一种路径。

如何比较加密货币、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这三种最典型的数字货币呢?从创造性而言,加密货币是颠覆式的货币创新,央行数字货币是最温和的货币创新,而稳定币的创新程度居于两者中间。从路径依赖与网络外部性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也是最容易为各界所接受的数字货币形式,而比特币迄今为止尚不具备真正的货币功能。一旦稳定币投入使用,由于其价值稳定性较强,且具备私人互联网平台的全球场景支持,其使用前景其实是相当可观的。

当前全球主要国家正处于数字货币的竞争浪潮中,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在其中领先一步。但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依然是该国的经济规模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提供金融产品的深度、广度与流动性,以及在危机爆发后的调整能力。货币形式从纸币到数字货币的改变并不一定能促使人民币国际化显著提速。此外,一旦美国政府接受并支持稳定币方案,美元的现有实力与美国互联网巨头丰富的跨国应用场景相互叠加,倒是可能显著强化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换言之,全球范围内关于数字货币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