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剧咏叹调《姑娘的秋波》中,探究其艺术特征和演唱技巧

陆凯看历史 2023-08-03 07:44:00

文/匹夫

编辑/匹夫

多尼采蒂和歌剧《唐帕斯夸莱》

1797年11月29日,多尼采蒂生于意大利贝加莫镇的北方,虽然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多尼采蒂在音乐上的才华。他自幼酷爱音乐,在十几岁的时候,有幸被迈尔欣赏并悉心教导,后来又出钱让他进入博洛尼亚艺术学校进修。1822年,多尼采蒂写了一部名为《格拉纳达的佐拉伊德》的作品,在意大利引起了巨大轰动,从此他和贝里尼一起,在不同的歌剧院中逐渐崭露头角。

在继承了罗西尼喜剧的基础上,多尼采蒂逐步发展出了自己的音乐艺术,并擅长利用音乐来塑造角色,与之形成强烈反差;增加了歌曲的戏剧性,并能很好地表现出角色内心世界和情绪波动,他所创造出来的歌曲也有利于歌手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声音特征和歌唱技能。

多尼采蒂的创作重心集中在戏剧创作上,他的一生创作了七十余部戏剧作品。在这些小说中,以《玛丽亚·斯图亚特》和《宠姬》为代表的古典正剧,以《爱之甘醇》和《里塔》为代表的古典喜剧,以《罗安的玛利亚》为代表的浪漫喜剧,都非常具有各自的艺术特色。

《唐帕斯夸莱》是1843年写成的,这位作家一直卧病在床,他表现出的是一种对人生的乐观精神,但在写成之后的一年,就因为一场大病而去世。《唐帕斯夸莱》是意大利三大经典喜剧之一,与罗西尼的《爱之甘醇》、《塞维利亚理发师》一起,成为了三大经典喜剧之一,时至今日仍流行于各大剧场。

这个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早期,罗马的一个老头子帕斯夸莱想要给他的外甥埃奈斯托找一个漂亮的女孩做妻子,然后他就可以继承他的财产。不过,当他听说外甥埃奈斯托爱上了一个叫诺丽娜的遗孀时,帕斯夸莱很生气。作为对外甥的处罚,他剥夺了埃奈斯托对遗产的继承权,这使他一贫如洗。

埃奈斯托焦急地向帕斯夸莱的好朋友马拉台斯塔博士求助。马拉台斯塔博士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诺丽娜伪装为他的姐姐,向他的朋友帕斯夸莱推荐;帕斯夸莱对诺丽娜这个美丽的女孩十分喜爱,两人在结婚后不久,诺丽娜就提出要继承他的遗产,并拥有了管理家庭事务的权利。

在以后的日子里,诺丽娜的性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帕斯夸莱很是不满意,也很是疑惑,结婚前后的诺丽娜简直判若两人。之后,帕斯夸莱好像察觉到诺丽娜和外甥之间的感情很是失望,最终决定和她离婚。诺丽娜终于和埃奈斯托重归于好。

歌剧咏叹调《姑娘的秋波》的艺术特征

《姑娘的秋波》是一首由一位女主人公在歌剧院首次登场时唱的曲子,它在舞台上运用了大量的机智和巧妙手法来烘托乐曲氛围。女主诺丽娜正捧着一卷书籍,看得津津有味,里面说的是一个帅气勇敢又深情的武士,被一个少女深深迷住,然后对少女下跪表示自己的爱情与忠贞,然后开始了一场狂热追求。

诺丽娜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场景,心中满是对爱情的憧憬,随着舒缓的乐曲,忍不住放声高歌,表达着心中的情绪,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曲子随着舞蹈起伏不定,唱歌的语气时而舒缓,时而激动,表达了诺丽娜对爱的向往和对爱的期盼。当诺丽娜发现其他人的恋爱都是如此快乐,而自己的恋爱却是如此可笑,她放声大笑,将手中的书本丢在了一边;开始讲述自己的恋爱故事,展示自己的吸引力,当她的感情达到最高潮时,音乐也达到了最高潮,感情也被激发了出来,展现出了她的勇敢和自信。

她伪装成老唐帕斯夸勒的样子,取得了他的信任,然后大手大脚的花钱,让老唐帕斯夸勒起了疑心,答应了他的要求,最后,经过她的不断尝试,她终于与厄内斯托复合了。

这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二部曲形式,它的长度相对较长,且与之相配的乐曲具有明显反差。第一个31小节从G大调出发,它的拍号是一种舒缓的6/8拍,节奏是一种行板,曲调很轻松,音乐的发展方向是稳定的,主要是以级进音阶为主要内容;同时它还使用了大量的辅助音,伴奏声部主要是以分解和弦为主要内容的,它的强、弱拍反差很大,结尾是在G大调主和弦上。

且从第32小节处起,音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都发生了改变,与之前的情况相比,音乐节奏开始加速,并转变为快板,拍号变成了欢快的2/4拍;随后进入到降B大调,音乐主题发生了改变,旋律声部以跳进为主要内容,节奏上多采用了小符点节奏型,前倚音多次出现;从而提高音乐的律动感,在伴奏声部强拍强位处,使用了半分解和弦,还出现了跳音的演奏技巧,从而给人一种诙谐的感觉。

在80小节,首次进入了最高潮,开始了一段华丽旋律,由两个小八度向下八度组成,对于歌手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他的延展技巧和呼吸要求很高。

主体内容在115个小节中与32个小节中的一段完全一样;到第163个小节时,曲子已经进入尾声,6个小节的上弦和下弦,在低音H和D之间转来转去,将曲子推进到了高潮,这对歌手的功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很快,乐曲的曲调就到了尾声,曲调的速度越来越快,主要是以小符点的节奏和级进的结合,强弱拍的区别很大,气氛也很清晰,直到结束。

该作品具有完备的乐曲结构、丰富的和声、明确的主题,显示了作者精湛的创作技艺。这首曲子将主人公诺丽娜的情绪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将我们带入主人公的一段动人的感情之中,令人难忘。

咏叹调《姑娘的秋波》的演唱分析

歌唱演员要注意呼吸的使用。第一段,女主在一张凳子上,边唱歌边读书,氛围相对轻松,轻柔而又绵长的乐曲,给人一种很轻松的感觉,也将诺丽娜的心态给映衬得更加轻松。

在演唱这一段的时候,需要歌唱者的气息连贯、呼吸平稳,要维持音乐句子的连贯,要将旋律线条凸显出来,巧妙地运用气息来支撑,更好地控制声音,做好强弱对比。例如,在开始的第一句,由上行音阶加上一个下行的华彩大跳,演唱时要特别留意,要将旋律从弱进渐强,再到渐弱,让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就好像是在给观众讲述一个故事,将哼鸣的高位置技巧带到了歌唱过程当中,更好地掌握了声音的真实感。

大跳的时候,需要对呼吸进行集中支持和位置一致,这样嗓子就不会轻易崩溃,这样才能更好地诠释声乐作品。音乐的主题发生了改变,它使用了许多小符点的节拍和前倚音,让整个乐曲氛围充满了机智和欢快,诺丽娜的个性更加突出;与第一段相比,它更加突出了女性角色的多样性。

乐曲中,要重视两次高音的大跳跃,事先做好高音心理准备,同时要做好呼吸和放松,让全身处于一种活跃状态,从而提升歌唱品质;在唱下行八度音阶时,要留意声音位置不能松塌,要让气息流通,画一条顺畅的声音弧线,并且要稳定地落在最后一个音上,要保证旋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用歌手声音来加强音乐紧张感。

歌曲中的歌词,既是对曲子进行解读的媒体,也是让观众与演奏家对歌曲内容的解读。学习意大利歌剧中的一些片段,往往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在学习这一曲子过程中,我们必须掌握好这些困难,确保自己的声音清晰、流利,同时还要注重意大利语中的音节分割,以及对重音的训练。例如,在第89小节,节奏变得很快,使用了大量三连音,歌词非常紧密,加之快速的旋律,歌手在演唱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吐字不清、漏字走调的情况。

我们在学习唱歌练习时,千万别着急,要沉下心来,有耐心地对每个音节进行拼读练习,在熟悉了以后,再进行连读练习,然后可以将节奏放慢;将节奏引入到歌曲中,逐渐加速,最后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在学习意大利语时,也要注意意大利语的音节,意大利语有很多次重复,重音都是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比如第105小节的bi-zar-la,重音是在zar上,这样才能让你的意大利语变得更好听。

在歌曲的创作过程中,除了要利用声乐技巧来表现歌曲外,还要在歌曲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意,使歌曲具有更加深邃的意蕴。我们可以将自己代入到一部作品之中,将自己当成作品中的主人公,去体会到人物的个性和情绪,让自己能够真正地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达到声音与情绪的最佳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才能更好地将作品的感情表达出来。

当我们唱这支曲子的时候,我们要留意到诺丽娜这个主人公的情绪波动。这时诺丽娜的情绪很好,她一边唱歌,一边听,一边说,她是一个很好的歌手。

这本小说里的爱情故事让诺丽娜心中的爱之火焰燃烧了起来,旋律从低沉到高亢,唱歌的时候要用温柔浪漫的情感来表达诺丽娜对爱的渴望;而在下一段大跳跃的时候,要用一种很轻很轻的声音,就好像是一声轻轻的叹息,让曲子看起来更有层次。

在前半段的末尾,诺丽娜回忆着自己的恋爱经历,情绪更加激昂,她将手中的书重重的砸在了地面上,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将诺丽娜的个性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唱歌时,要把握住诺丽娜那错综复杂的个性,同时,在砸书的时候,要将她的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来,要将她的个性表达出来;要将她的声音、情感、表情、动作都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到这首曲子中,将她的角色塑造的更加栩栩如生。

在唱到了第二段的时候,曲子就转成了欢快的、活泼的、充满了幽默的气氛,显示了诺丽娜这个主人公的狡黠。

在男性面前,诺丽娜知道如何使用她的“恋爱术”,以她的人格魅力俘获男性芳心;唱歌时,她要将诺丽娜的个性发挥到极致,她要充满信心,充满激情,要有夸张的表情,这样才能让她的曲子更具戏剧性,更具吸引力。

结语

多尼采蒂是十九世纪著名的浪漫音乐作家,他的经典之作《唐帕斯夸勒》《姑娘的秋波》就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该曲子的曲调线条灵活,富有感情色彩。

在当前的时代,歌剧是一种非常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对爱情的描述一直都是它一个不变的题材;而咏叹调则是一种能够让主角们表达自己感情的主要唱段,它的音乐具有感人的旋律,具有严格的结构和完善的特点,它还能促进故事的发展,在整个歌剧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对于歌唱人员来说,这部作品对声乐技巧的运用和对音乐情绪的理解和表现都有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他们需要通过持续的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歌唱技能,并进一步地对人物形象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郝丽英《浅谈歌剧〈唐·帕斯夸勒〉中诺丽娜的人物形象塑造》

【2】王檀《多尼采蒂歌剧〈唐帕斯夸莱〉经典唱段演唱分析》

【3】程红娟《歌剧〈唐帕斯夸莱〉中女高音咏叹调的演唱艺术研究》

【4】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0 阅读:15

陆凯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