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女子吃降糖药,浑身抽搐离世!这起悲剧给糖尿病人敲响了警钟

鲁老知识分享 2024-03-18 14:12:53

王大妈今年63岁,之前做身体检查,检查出了患上了糖尿病。

医生叮嘱了很多王大妈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注意的事情有利于控糖,并针对性的给王大妈开了关于糖尿病的降糖药。

可是王大妈在回到家之后开始吃降糖药就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而且拉肚特别频繁。

王大妈刚开始没注意觉得可能是自己吃坏东西了,可是一直拉肚,体力急速下降,没办法只能去医院了。

到了医院之后,做了检查之后,医生皱着眉头和她说:“你现在的血糖情况特别不稳定。

而且已经出现了电解质失衡的情况,频繁的拉肚还出现了抽搐的情况,幸好来了医院。”

原来王大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事,是对降糖药出现了一定的反应,才会出现频繁拉肚的情况,导致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失衡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一种情况,因为会导致肌肉抽搐,严重情况下是很容易出现心脏停跳的。

治疗糖尿病用药物控制是一种方式,而所使用的药物也根据个体差异有一定的不同。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慢性疾病,一旦出现了并发症,对于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一、糖尿病导致的危害

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很多发现糖尿病的都处在中青年或者是中老年阶段。

这个阶段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本身就比较高。而糖尿病会导致人的血管发生病变,从而造成相关的疾病。

有研究数据表明,患有糖尿病的人发生脑血管儿疾病的概率要比普通人高4~8倍。

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病就是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所以患上糖尿病之后还是要积极控糖。

糖尿病的一大危害之一就是眼部病变,出现了视网膜病变的情况。

有研究数据表明,糖尿病中患有视网膜疾病的高达36.3%,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

在刚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时候,也可通过医疗的手段进行改变。

但是糖尿病逐渐变得严重,视力的情况也会变得越发严重,到后期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造成失明。

高血糖引发的一大并发症就是肾脏疾病,这会导致尿中白蛋白的排泄增加,最后导致大量的白蛋白尿和血肌肝的水平急速升高,然后造成肾衰竭,最后只能做肾移植。

神经性病变就是指由于糖尿病导致的神经受到损伤,常出现的症状就是四肢出现麻木和疼痛的感觉。

最后病情变得更严重,很有可能会导致人的痛感丧失。

糖尿病足也是糖尿病人最常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这是因为下肢血管病变所造成的一种神经性损伤。

而且由于糖尿病人的疼痛感在变弱,很有可能会导致病毒变得更严重,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会对身体产生的危害,如果不积极控糖的话,这些并发症都有可能发生到了后期的时候患者会非常痛苦。

那么当确诊糖尿病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采取哪些治疗方式呢?

二、糖尿病的治疗

1、饮食调整

糖尿病与饮食有着绝对的关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其中一种治疗方式就是在患病之后调整个人的饮食结构,减少升糖食物的摄入。

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控制饮食这方面除了要让血糖变得稳定之外,也要有营养的摄入。

不然没办法保证身体健康,有一个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治疗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2、适量的运动

运动本身对身体就是有好处的一件事情,很多患有糖尿病的人其实都是伴随着肥胖的。

而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可以很好的控制体重,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并且每天的运动量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可强求。

3、使用胰岛素

糖尿病属于代谢类的疾病,一旦胰岛素的负担过重,就会导致没办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所以想要控制糖尿病那么一种办法就是通过胰岛素入手来保证血糖的稳定性。

不过到了中老年期患上糖尿病之后,大多数都属于二型糖尿病,所以很少能够用到这种办法,多数是采用口服降糖药的方式。

4、服用降糖药

糖尿病早就已经成为了很常见的一种慢性基础疾病,多数的中老年人会选择通过口服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的是短期药物,而有的是长期服用的药物可以帮助血糖降下来或者是变得更加平稳。

但是不同的人所选择的降糖药种类是不一样的,还要根据病情的发展进行调整。

而很多的患者可能对降糖药会有一定的过激反应,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就像王大妈就是对降糖药有抵触反应。

所以导致不断的拉肚,最终造成电解质失衡的问题。所以吃降糖药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三、吃降糖药注意事项

1、了解对药物的耐受程度

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对药物的使用反应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医生刚开完药之后,有了一定的剂量,也要观察个人身体的反应,因为有很多人在初次服用降糖药时就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比如腹痛,腹泻或者是腹胀,这就是关于降糖药的耐受反应所导致的。

如果身体真的出现了极度不适的情况,需要马上就医并跟医生讨论接下来的治疗方案,更换降糖药。

2、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有很多的降糖药并非是短期就能起到效果的,如果想要真正让药发挥到一定的价值。

让血糖处于长期平稳的状态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叮嘱按时按量的服用药物。

现在依旧有很多患有糖尿病的人觉得自己的血糖平稳了,然后私自调整了服用药物的剂量和服用的时间。

这样做对血糖的平稳是有很大影响的,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血糖突然间的上升,甚至是出现一些副作用没办法解决。

3、降糖药不要使用过量

现在有不少的中老年人对糖尿病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觉得通过自己的方法只要能把血糖稳定好就可以了。

会选择私自服用几种降糖药物,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每一个人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况且降糖药也属于药物的一种,只要是药物就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药物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

所以降糖药一定不要一次性吃太多的种类或者是吃太多,都是要根据医生的叮嘱,选择药物的剂量和药物的种类。

4、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按时服用降糖药,那么也要预防肝肾损伤,要定期检查肝脏功能,至少每年一次。

吃降糖药的时候,如果出现了销售速度较快和食欲下降等问题,那么应该马上找医生去复诊,并调整关于使用降糖药的方案。

以上这四种就是在服用降糖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现在糖尿病也正在逐渐年轻化,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够预防糖尿病呢?

四、预防糖尿病可以这样做

1、控制个人的饮食

饮食与血糖的值有很大的关系,即使现在没患上糖尿病,那么随着年纪的增长,加上饮食的不规律,很有可能就会导致糖尿病。

所以我们想要更好的稳定血糖值,不患上糖尿病,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控制好个人饮食,比如做到低糖饮食。

低糖饮食并不是说只要不吃甜的就可以了,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食物在进入人的消化道之后会经过转化,然后变成糖分。

比如一些主食像蛋糕和饼干,还有一些水果糖分本身就比较高,如果大量的摄入,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血糖变得不稳。

2、适量的运动

适量运动对于预防各种疾病都是有一定效果的,因为可以加强身体的基础,提高个人的身体代谢。

对于糖尿病这种代谢异常的疾病,运动的过程当中可以让身体的代谢有所提高,降低身体的血糖。

不过对于不同的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如果是中老年人,尽量选择有缓和感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或者是慢跑。

总结

大多数人都把糖尿病称为不死症,疾病的本身并没有多严重,但是如果不控制好血糖的话,糖尿病逐渐发展就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

比如对心血管的损害、对肾脏的损害等等。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还是要积极控糖,而对于患上糖尿病的人来说,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就是口服降糖药。

每一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所选择的降糖药也不一样。

但是在刚开始吃降糖药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这时就需要及时和医生沟通,马上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千万不要等到不能再拖的时候,身体可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电解质失衡以及其他的副作用,这时对健康的危害将会更大。

5 阅读:4549

鲁老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