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30多万株“新绿”!汕尾推出乡村绿化“三件套”

陆丰新发现 2024-05-20 12:00:06

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连日来,汕尾市党员干部群众携手,掀起植树添绿热潮。在市城区新港街道大华山公园,公务员们齐心协力,种下400多株新树苗,打造“公仆林”;在海丰县公平镇十三坑、平三、笏雅等村,党员干部与群众携手,种下黄金熊猫树苗、黄花风铃木、三角梅树苗等1100多株,为美丽乡村增绿添彩;在红海湾田墘街道内湖村、东洲街道湖东村,青年团员、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合力栽下黄花风铃木、火焰木、香樟……

围绕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汕尾抢抓初春万物复苏黄金期,制定出台《汕尾市乡村绿化“三件套”工作方案》,创造性探索“一套绿美地图”“一套工作机制”“一套保障措施”的“三件套”打法,推动乡村绿化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全市计划种植树木38万多株。截至3月19日,已落实苗木33万多株、种植30多万株。

一村一策 植树绿化规划先行

“我们精心编制了《海丰县梅陇镇2024年镇村绿化实施方案》,绘制镇级绿美地图1张、村级绿美地图31张。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海丰县梅陇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已完成备耕整地59亩和全年苗木需求量万余株的储备工作。

海丰县公平镇打造的十三坑村石牌露营基地“绿美”打卡点。

植树绿化,规划先行。汕尾全面落实“一村一策”,逐村绘出“绿美地图”,聚焦乡村绿化功能性、景观性和便民性,标注绿化位置、管护方案和筹款情况,通过明确植树地点、树种和数量,解决“在哪种、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引导党员群众在规划点位科学有序开展栽种活动。

既能成活、种得好,又有效益、种得美,是植树造林的关键。汕尾聚焦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和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打造“绿美廊道”“美丽庭院”“乡村公园”“田间插绿”“山地增绿”等“五棵树”景观示范点,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切身感受到乡村绿化带来的“绿美福利”。

建章立制 绿美乡村“向下扎根”

走进陆丰市城东街道炎围村,一株株树苗在炎苍埔村组公园、池边、路旁落地生根,新乡村组、桃围村组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炎围村按村组实际划分为3个板块,明确从南畔桃围路口至北畔新乡交界的管护范围,落实相关管护责任人,村组理事会还将进行定期检查评比,确保树木花草常绿常青。

规划细、组织强、氛围好,是炎围村开展绿美生态建设的常态,也是汕尾863个村(社区)开展乡村绿化工作的缩影。汕尾将绿美生态建设、设立村庄清洁日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拓展建立“一约六会”,在863个村(社区)全覆盖成立村(社区)绿美生态建设委员会,以网格包片压实“两委”干部推进乡村绿化工作责任。同时,发挥“党员中心户”联户连心作用,做细群众组织引领和思想动员工作,推动市县两级机关单位全覆盖帮扶联系各村(社区)乡村绿化工作,统筹高校专家、农业干部、农技人员等专业力量建强乡村绿化技术指导团队,常态化下沉至51个镇街指导新苗木种植。

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植树。

汕尾还坚持示范创建,紧扣“百千万工程”“明珠”系列攻坚行动,以10个乡村振兴“连带成片”示范片区建设为主抓手,集中力量、下沉资源重点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绿化工作,打造24个绿美标杆示范村和102个乡村绿化示范点。

督查“利剑”护航绿美乡村建设。汕尾建立多部门联合督导检查机制,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各村(社区)检查乡村绿化工作。

陆丰市潭西镇榕林绿道。

为发动更多村民参与乡村绿化,汕尾将村(居)民参与绿化情况作为通报表扬的重点内容,以及“文明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户”等荣誉称号评比考量的重要依据,引领“植绿、护绿、爱绿”新风尚。

强化保障 绿美建设常态长效

党员种植的“先锋树”、妇女种植的“巾帼树”、青年种植的“青年树”、乡贤种植的“乡贤树”、恋人种植的“同心树”、学子种植的“成长树”、教师种植的“育才树”、商人种植的“聚财树”、公务员种植的“公仆树”、志愿者种植的“爱心树”……在汕尾,每一棵树都自带“标签”。

海丰县梅陇镇绘制的“绿美地图”。

众人植树树成林。汕尾大力开展“十个万”主题植树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表率作用,积极调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造林绿化积极性,掀起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热潮。汕尾还在县镇两级组建起57支绿美轻骑兵,攻坚义务植树、认捐认种、山体修复等临时性任务,各村(社区)也积极发动在村党员、青壮年等成立了863支义务植树队,确保“绿有人护、责有人担、树有人管”。

“看,这是我和妈妈在家乡种下的桂花树树苗,过段时间我再回来看它。朋友们,快快行动起来,一起来种树吧!”陆丰市城东街道炎围村“两委”干部邀请陆丰籍歌手庄心妍返乡植树,充分发挥“明星效应”,呼吁全民积极参与绿美生态建设。

著名歌手庄心妍与母亲一起种下桂花树,呼吁大家积极参与绿美建设。南方日报记者陈保良 摄。

“甲子镇的树我包了。”陆丰市甲子镇乡贤龚俊龙先生这句话“火”了,他捐赠的绿美建设资金预计超1500万元,所认捐的6.1万多株树苗均已完成备苗工作。

在全市各级部门的积极发动下,乡贤、企业纷纷慷慨解囊。今年以来,汕尾共筹集绿美社会资金5487.4万元。

三分种树,七分管护。汕尾落实“谁种植谁管护”、网格化管护、党员护绿岗、信息化监管等四项管护机制,推动群众“门前三包”管好房前屋后,在村级党组织全覆盖组建“党员护绿队”、设立“党员护绿岗”,让更多党员群众参与到管护当中。

“每位党员负责管护一个片区的树苗,适时浇水除草,发现病虫害、倾斜等情况,要及时上报村级党组织。”汕尾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南方+

0 阅读:0

陆丰新发现

简介:用最简单的方式带您了解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