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离愁的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描写离愁的诗词:

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赏析: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在平易浅近的语句中,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包含着深沉、忧郁、激愤的感情。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原文: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萧瑟的秋景来表达离愁别绪,同时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过来衬托了离情的伤感。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赏析:这首词以“山抹微云”开篇,雅俗共赏,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
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原文: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赏析:此词写深秋时节在长安路上的所见所思,上阕从秋天景象写起,而悲慨尽在言外;下阕则以“归云”为喻象,写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叹作者之落拓无成作结。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原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赏析:此词起笔写深秋凄凉的景色,移情于物,含悲秋伤时之意;接着写酒后喜茶,梦醒闻香,委婉含蓄,道出孤寂无聊的心境;而后引王粲怀远典故,借古寄怀,发思乡之幽情;结尾写借酒消愁,自我劝慰,凄婉情深。
唐代诗词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原文: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金陵酒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以东流之水比喻离愁别绪,表达了深深的离愁。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原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赏析:这首词以平林、寒山、暝色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离别画面,表达了离人的愁绪和无尽的思念。
其他朝代诗词李煜《谢新恩》原文: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赏析:这首词是李煜为怀念大周后所作的悼亡词,以秋光、红叶、重阳等景物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李叔同《送别》原文: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赏析:这首词以长亭、古道、夕阳等景物为背景,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和对知交的怀念。其意境悠远,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这些诗词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离愁别绪,展现了诗人或词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