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扫自己的兴

千雁情情 2024-05-11 22:27:11

前段时间很流行一个词“不扫兴”。

什么是不扫兴?

大概就是遇到所有的事情,总是能把情况往乐观的方面看,没有批评、没有抱怨,没有指责,遇到困难一起克服,彼此体谅和关爱,并时常为彼此提供积极正面的情绪价值。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种情况:

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一件事,本想奖励自己,买个喜欢的东西,内心却忽然感到忐忑,觉得是在乱花钱;

终于有了闲暇时间,想做些喜欢的事,又觉得是在不务正业。

我们常常一边渴望坦然地接纳自己,一边不断地在内心自我否定。

我们自古以来好像一直有种把吃苦当作是努力的必经过程,不允许自己长时间沉浸在快乐里,认为那是贪图享乐,所以扫兴的声音会一直在你耳边:别玩了,别浪费了时间,别休息了……

所以,很多人会有一种自己不配得感,认为自己如果没有付出,就不配拥有任何东西。

武志红曾说:“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被否定、被指责。

殊不知,生活里最重要的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结果。

人这一辈子,真的就只活几个片段,千万不要扫自己兴。

拥有高配得感,你无需满足条件,也配得到所有

我从小受父母影响,对物质很看重。上学时,我每次买衣服都选便宜的。

有次逛街,我狠心买了一件贵的,却没有因为穿上好看而高兴,反而心里不踏实,总觉得别扭。

尤其当同学说有点贵时,我非常难受,当时心情变得很糟糕,恨不得马上退掉这件衣服。

后来我看到配得感这个词语时,我才发现不快乐的原因,是内心的“自卑感”。

我始终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没资格穿好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开心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配开心。于是,我们不断给自己定标准:等成绩进步了、工作稳定了、买上房子了,一定要对自己好点……但快乐不在嘴上,也不在幻想的以后,而在我们度过的每一个今天。人生苦短,心安理得地享受此刻,允许自己快乐,才是最大的洒脱。正如亦舒说的那句:

“生活品质提高,指的是今天活得比昨天高兴,明天又要比今天高兴,就此而已。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活下去的真谛。”

不断培养心态,培养积极的心态

我们从小就在打击状态下成长的:

小时候考试考得好,想要跟家人分享喜悦,却被泼冷水说“别太得意,小心下一次就考砸了”;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做的美食,却被评论“这也能叫美食?你是没吃过好吃的吧”;本来开心地和朋友计划周末去爬山,却被劝说“爬山太累了,还不如在家休息休息”……

扫兴本质上是一种悲观的心态,就是对自身的一切都持否定态度,从而限制了自己。

但实际上,人生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人也可以有很多种活法,将自己放第一位,永远保持“我想、我要、我可以,我能”的心态,时刻认可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我能做成任何事情。

做自己的狂热粉丝,肯定自己,为自己上头

网上曾有这样一个提问:

“你对自己满意吗?”

大多数人都表示对自己不太满意。

对自己不满意的后果是自卑、焦虑,感觉不到自身的价值,也不知道该如何去爱自己。我们很多人觉得只有取得了特定的成就、达到了某种标准,才有资格相信自己、喜欢自己。

很多人把这些成就和标准当成了自己的价值。

做得好,就自信满满;做不到,就自卑怯懦。

可是,我们即便考试拿不到满分,一辈子当一个底层人员,过着普通平凡的日子,这样人生难道就没有意义了吗?

当然不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和兴趣爱好,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你原本就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个体,当你相信自己值得拥有世间的一切美好时,所有的美好都会向你靠近。

相信自己,你一定比想象中更加优秀,在漫长的人生中,逐渐蜕变,做自己的粉丝,取悦自己,要知道,我们所热爱的,一直都是我们自己本身,我们所追求的,也一直是围绕我们自己。

我们都是在夜晚崩溃过的普通人,各自有各自的难题,各自有各自的艰辛。

走过艰辛的路,一开始会觉得很苦,会想要找人诉说。

每次遭遇不好的事情,夜晚都很难入睡,害怕闭上眼睛,第二天醒来一切都没有改变。

但是习惯了之后,我们反而更愿意独自去承担。

日子,要慢慢地过,有苦有甜,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从今往后,做一个不扫自己兴的人。

- End -作者简介:晚亦,自由撰稿人,专注文学情感,个人成长,你的互联网姐妹。首发微信公众号:橙橙有语(ID:wanyi-123456),转载请联系授权爱人先爱己,择人先择心你的点赞和在看,都是最好的鼓励

0 阅读:0

千雁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