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到芯片,从新能源到预制菜,董明珠的跨界为何屡屡碰壁?

喝酸奶的旺仔 2023-12-26 17:34:08

2012年,董明珠从朱洪江手中接掌格力之后,就开启了多元化经营之路。

从生活电器到手机、芯片,从新能源汽车到预制菜,董明珠领着格力在多元化道路上狂奔了11年,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今年初,董明珠采访时说:「格力的多元化没有失败。」

但数据不会撒谎。最近几年,空调在格力的营收占比,始终保持在70%以上。

董明珠的跨界,为何屡屡碰壁?

格力手机:没卖过就不算失败

董明珠要造手机,可以追溯到她和雷军的一次打赌。

2013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晚会上,雷军说,5年内小米的营收要超过格力,做不到就输给董1块钱。董明如想都没想,立刻提出把价码加到10个亿。

或许是因为这事受了刺激,连雷军这样的都能做手机,我上我也行。

2015年,格力高调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

「我要做手机太容易了」

「格力手机不比苹果差」

以上都是董明珠的原话。几年下来,格力一共推出6款手机,销量始终没公开过,一直是个迷。

今年5月,据界面新闻报道,格力已经解散了手机核心团队。目前格力手机的官网也已经无法打开。

但董明珠不觉得自己做手机失败了,她的逻辑是:

「格力手机今天也没有到市场公开卖过,怎么能定成功与失败?」

董明珠强势、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影响了她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比如拿自己的大头照当手机开机画面这事,完全不考虑消费者能不能接受,或者她根本不屑去考虑。

这样的性格,这也是她的跨界之路屡屡碰壁的原因之一。

说句题外话,小米的营收虽然没能在5年内超过格力,但如今已经把格力远远甩在了后面。甚至还布局家电领域,并推出了自己的空调,从数据看卖得还不错。

珠海银隆:格力股东的噩梦

2018年4月,董明珠决定进军新能源汽车。她宣布,要在2020年之前,让格力电器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为此,董明珠计划以130亿的价格,收购珠海银隆。

珠海银隆的掌门魏银仓,拿着从美国买来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声称要生产新能源汽车。

今天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的天下,钛酸锂因为能量密度太低而被淘汰。

而当年魏银仓就是拿着新能源的噱头,前后拿了10多亿的政府补贴。自己套现了几个亿不说,还给自己小姨子的公司转了几个亿。

董明珠的收购方案公布后,遭遇了股东们的强烈反对。

股东们认为珠海银隆一无是处,质疑董明珠是不是存在利益输送,侵害股东利益。最终这个计划被股东大会否决。

恼羞成怒的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发了一通火之后,自掏腰包,还拉着王健林、刘强东,凑了30亿投资珠海银隆,其中董明珠自己就掏了26亿。

在这之后,珠海银隆财务问题爆雷,魏银仓卷款跑路,珠海银隆就剩了个空壳。

而董明珠依然不改初衷。2021年,格力以18.3亿的价格入主银隆,改名「格力钛」。

因为投资规模变小了,就不用看股东们的脸色了,董事会就可以决定。

今年12月20日,格力宣布再掏10个亿增持「格力钛」股权。消息一出,格力股价暴跌,创下了今年的第二大跌幅。

可见,股东和投资者根本不看好「格力钛」。

芯片、医疗器械、预制菜:成效未显

2018年5月,董明珠宣布格力投资50亿元,建设芯片研发中心。目标是2020年前,让格力电器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企业。

但由于缺乏人才和技术积累,直到今天也只是在模仿和复制已有的芯片产品,而且还主要是空调芯片,只能算是自娱自乐。

2020年4月,在疫情的背景下,董明珠宣布斥资10亿研发和生产医疗器械。最终生产出了两款空气净化器,据说能杀灭新冠病毒,被网友称之为「智商税」产品。

今年9月,预制菜因为进校园的问题被千夫所指。董明珠觉得这是个风口,又高调宣布进军预制菜产业,主要生产预制菜装备。

自认为转型成功:低层次的多元化

董明珠今年初接受采访时说:

「我认为格力已经转型成功,实现了从单一空调到全品类家电的转型。」

在她看来,格力已经发展成了三个大的方向:全品类家电消费品、智能装备、新能源。

然而,空调这个单一产品的营收比重,仍然在70%以上。而竞争对手美的,空调的营收占比只有40%出头。格力的多元化仍是一种低层次的多元化。

2012年董明珠接任格力集团董事长的时候,格力和美的营收相当,都是1000亿左右,但格力的净利润是美的的2.4倍。

今年前三季度,格力总营收1558亿,美的却达到了2923亿,两者已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格力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掌舵人?

董明珠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时代在飞速的发展变化,新媒体电商的崛起,让她无所适从。

但她毕竟已经69岁了,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

就像她当年做手机,把手机使劲一摔,说我的手机三四年都不需要换。这明显是在拿耐用品的思维做电子产品,所以她的手机不会成功。

就像她唠唠叨叨的指责孟羽童。她把孟羽童打造成一个网红主播,管理方式却还是传统的那一套画大饼和PUA,所以她也留不住孟羽童。

随着年龄增长,她的经验和知识体系都离时代越来越远,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的一面却越来越凸显。

格力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年富力强、勇于变革、思维敏锐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一个69岁的固执网红。

(完)

2 阅读:121
评论列表
  • 2023-12-28 08:53

    2012年接手,已经1000亿,怎么弄起死回生,发展怎么算她的

  • 2023-12-27 04:04

    好像看见一个骑扫巴的一闪而过。

    喝酸奶的旺仔 回复:
    👍
  • 2023-12-27 19:19

    没有技术积累还要恶心劳动者甚至恶心劳动者的精神

喝酸奶的旺仔

简介:回望历史,是为了站得更高。关注当下,是为了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