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孩子们吧!令人窒息的“厕所社交”,正在无情的摧残着下一代

小彭的灿烂 2024-05-20 19:08:54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

【前言】

在进入到社会中后,若是说什么最让人怀念,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答案就是上学的时候,当时没有社会中带来的各种压力,对未来也是充满希望。

再加上有朋友们的陪伴,即便有时候会存在矛盾,但依旧是开心居多,当时,大家都想着快快长大,约定要和自己最好的朋友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等等。

可从学校里彻底出来,遭受到了社会的“毒打”后,幼时的天真似乎变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尤其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群穿着校服蹦蹦跳跳的学生时,怀念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但是当询问起下一代在学校里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时,得到的答案,却与自己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出入,大家会发现,自己怀念的美好校园时光,好像并不被下一代怀念。

我们的下一代在下课后,并没有机会聊八卦,也没有时间去打球、去操场上奔跑,他们唯一的交流场所,变成了臭气熏天的厕所。

那么,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所谓的“厕所社交”又是什么呢?

【厕所社交是什么】

现在社会中“内卷”严重,不管是上班族还是学生,都有着很大的压力,大家都在努力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变成一个普通人。

而在多年前,学生时代可以说是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除了学习压力其他的压力相对都比较轻,孩子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结交自己好朋友。

但是现在的孩子们,想要聊一些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还需要前往厕所,甚至将厕所当成自己的秘密基地,而这样的行为就被统称为是“厕所社交”。

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字面意思,在厕所里进行社交,孩子们会在厕所里面聊天,讲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们有这样的行为,其实也并不奇怪。

因为这也是迫于无奈,此时可能会有朋友好奇,孩子们为何要在厕所里进行交流呢?为何不在走廊里,或者是在操场上?

毕竟对于大多数的朋友来说,厕所的味道实在是算不上有多好,孩子们在这里聚集,画面让人不敢想,尤其是还有网友表示,自己的孩子会和朋友们在厕所里分享自己的零食。

至于说为何要在厕所进行交流,因为在现在的社会中,不少学校为了所谓的安全和不必要的麻烦,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这些规定直接束缚了孩子们。

比如说在下课应该休息的时候,学校不允许学生去操场,此时可能会有朋友说,不能去操场的话,在走廊里交流也可以,而事实证明,在走廊里也不能逗留。

就算是在教室里面,学生们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交流也是小声,不能大声交流,所以我们前面才说,学生们能有这样的行为,是无奈之举。

当然,管理更加严格的学校,就算是学生们上厕所,都不能追逐打闹,只能安静且迅速的走路,走廊上还有老师在巡逻,一旦被抓到有前面我们说到的情况,就是记名扣分。

原本,在上学期间,特别是在小学的时候,孩子们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但是在这一系列的规矩下,原本应该积极乐观的孩子们,慢慢的变成了沉默寡言。

就算是内心渴望玩耍,也要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压制住自己的天性,而孩子们之所以选择在厕所进行交流甚至是吃东西,也不过是因为厕所里面没有监控,也不会有老师巡逻。

对于成年人来说,没有吃饭还能忍受一下,但是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们来说,吃不到饭会影响到身体成长,所以会有家长心疼孩子,买些面包之类的放到孩子的书包里,让其在课间吃掉。

但有些学校却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怕弄脏教室或者是产生一些不好的味道,这一点我们也能理解,所以孩子们可以在教室外面吃掉,但前面我们已经说了,不可以在走廊上逗留,也不能在操场。

无处可去的孩子又该去哪里?答案显而易见,就是厕所,躲到隔间里面偷偷的吃掉,或者是和自己的朋友一起偷偷的吃掉。

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自残的中学生

【“扭曲”的教育方式】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社会压力比较大,不学习就找不到工作,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是多少人不愿意听但是经常听的话。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仿佛不学习就是全家的罪人,先前就有报道显示,有一位高一的女生服药自杀,好在是抢救比较及时,这才保住了性命,在老师的建议下,自杀学生的家长,带其就医。

接诊的医生发现,自杀的学生胳膊上有数道划痕,让人看着就很心痛,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女生不管医生询问什么都不愿意回答,而这个时候,她的母亲就会愤愤的责骂她。

声称从初中开始,每年光是往女生身上花费的培训费就有几十万,结果现在倒好,直接玩起了自杀,后来,在医生的引导下,才知道她究竟是为何要选择自杀。

小欣家里就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家人对其的期望值非常高,自从进入到初中以后,家里就算是不富裕,每年还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额去给其不可,父母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

一旦没有达到家里的要求,就是一顿臭骂,甚至还会遭到殴打,为了能让家人满意,小欣拼命的学习,考试的时候也是次次高分,但是慢慢的小欣发现,父母总是不满足。

所以她的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在意识到自己偏科的时候,她开始恐惧了,因为她不管多努力,数学成绩还是很低,为了能解决这件事,她的母亲花高价给她聘请了家教。

时间长了,小欣觉得自己马上要喘不上气了,于是她开始自残,一直到后来她吞下了一整瓶药,这才受到了重视,被送到了治疗抑郁的医院中。

本身这种病不受到重视的话,就非常的危险,但是后来,小欣在治疗两周时间后,被她母亲借治疗耽误学习为借口,让其强行出院。

至于后面的事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而在现在的社会中,像小欣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这些孩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要学习,以至于现在的孩子在心理上总是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一点,其实应该引起重视的,因为孩子们就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健康明媚,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的更好,若是在未来孩子们全都是循规蹈矩,是考试机器,未来又该如何。

针对这样的事情,网友们也做出了评价,那么,网友们是怎么说的呢?

【网友辣评】

有朋友认为,学校做出不合理的规定,让孩子们之间开始盛行“厕所社交”这件事是好的,因为有些孩子的家长,发现孩子在学校里面出现任何事情,都要闹要讨说法。

老师光是处理这些事情,就已经很疲劳了,根本没有心情去教学,所以干脆下课除了上厕所,就都不要动。

也有朋友将自己家孩子的经历给分享出来,说老师只会看重分数,就算是中午休息的时候,都要背单词等等,孩子一整天都说不上话,甚至就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另外有网友表示,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后代会长成什么样子,实在是细思极恐,亦或者是呼吁给孩子们一点休息的时间吧,孩子们太累了等。

当然,有反对的有赞成的,也有中立的,比如说孩子们早上不吃早饭带零食这件事,这是家庭教育行为,学校有制度,孩子违反规定,是孩子的问题。

而厕所社交这个现象是孩子不正确的行为表现,所以家庭和学校需要加以引到,不能单方面的指责学校,对于这样的事情,官方也给出了回应。

从官方的报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想要孩子成为人上人的家长有很多,大家都很看重孩子的成绩,从而忽视了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培养上,这样的行为,不利于后续孩子们长大融入社会。

不给孩子们充足的社交机会,长大以后,很容易让孩子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甚至还有可能走上人生歧途,这样的结果,相信大家都不愿意看到。

所以学校应该多重视孩子们在社交能力上的培养,确保在课间的时候,能让孩子们自由活动,鼓励孩子们去参加课外的兴趣小组,家长朋友们也应该适当给孩子们“松绑”,不要逼的太紧,造成像小欣那样的结果。

【结语】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孩子们可以健康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在教育孩子上面,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做好协商工作,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去学习。

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在2024年5月15日关于《捍卫“课间十分钟”休息权终有硬招》的报道

中工网在2024年5月19日关于《多给孩子社交的机会》的报道

中国宁波网在2024年5月13日关于《"孩子都服药自杀了 家长还在担心治病耽误学习?"这种现象并非个案》的报道

金羊网在2024年3月5日关于《两会快评|课间“厕所社交”当休矣,请把欢声笑语还给孩子们》的报道



-1 阅读:13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