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花香书香竞璀璨。日前,由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金融文化研究院、中文系联合举办的丝路金融文学品牌创建十周年暨“书香涵育校园文化·阅读促进文学创作素养提升”座谈阅读分享会在维之图书馆举行,旨在引导学子通过阅读促进文学创作素养的提升。

中国作协会员、陕西作协理事、陕西省文艺创作“百优人才”、金融作家杨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协理事、灞桥区作协主席、金融作家白来勤,中国作协会员、金融作家黄天顺、姜启德及陕西金融作家代表任革凡、李如清、荆东、向林等,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馆长闵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张萍、教师代表王丽丽、崔雅男、王玉玲、常熠炜及培华学院台阶文学社的代表、爱好文学创作的师生代表60余人参加了座谈阅读分享会,会议由西安培华学院金融研究文化院院长赵晓舟教授主持。

座谈分享会前,闵波和杨军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闵波在致辞中讲到,图书馆作为教学服务单位,旨在为广大师生读者搭建更加广阔的阅读平台,通过阅读促进文学创作素养提升,希望同学们珍惜与陕西省内知名文学创作者们近距离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座谈交流助力青年学子在文学创作路上走的更稳,更远,更高。

杨军在致辞中回顾了“丝路金融文学”品牌创建十年的风雨历程和丰硕成果。他说,“丝路金融文学”品牌是陕西金融作家群的图腾和标识,十年来,金融作家们深耕金融沃土,讴歌伟大时代,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书写陕西金融好故事,传播三秦金融好声音,共创作出版135部优秀文学作品,多部作品荣获“冰心散文奖”“寓言文学金骆驼奖”“中国金融文学奖”和其他多种文学奖项,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被国家相关组织授予“知名文化品牌”,陕西金融作家群也多次受到省作协的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和作家从多方面阅读中汲取文学营养是分不开的。他建议有志于文学创作的莘莘学子不仅要博览群书,更要精读研究,从阅读中获取创作基础知识和思路,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创作经历向现场的学生推荐了《傲慢与偏见》、《西游记》两本书,希望青年学子能认真研读,从中汲取精华。


座谈阅读分享会上,黄天顺、姜启德、白来勤还向学院图书馆捐赠了自己的文学专著和书法作品,白来勤作为捐赠者代表作了发言,他以自己从小“偷”书读,为了买书不惜花掉回家车票钱因“逃票”被罚款的经历,激励青年学生要珍惜在培华学习的时光,利用好培华图书馆这座巨大知识宝库好好读书,提升自己。



在分享座谈环节,黄天顺从主题创作的困境、主题创作的素材来源、选题、文化赋能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他讲到主题创作选题要准,素材要新,文字要美,要有前瞻性。任革凡则以“在阅读与评论中提升创作能力”为主题,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剖析了阅读、评论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并指出文学创作要先读后评再写,文学创作一定要用心用情,这样才能创作出好作品。陕西省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自律部主任荆东在活动现场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赵晓舟的诗作《怀念路遥》,给与会者以精神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



中文系主任张萍教授在交流互动环节讲到,在听了各位中国作协、省作协、金融作协老师的分享,开阔了我们的文学创作思路,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写作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点子,希望以后加强与各位作家深入交流学习的机会,为中文系教师和学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台阶文学社社长及文学爱好者就其在创作中遇到的困惑,智能化时代如何利用AI等智能工具开展文学创作、青年文学创作者未来发展方向等主题开展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会上,闵波还向陕西乃至全国的金融作家发起图书捐赠倡议,希望大家能将更多更好的金融文学作品捐赠给学校图书馆,共建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金融学术资源库,共同擦亮“丝路金融文学”的金字招牌,用书香传递知识与爱心,为学校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