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授李其忠,将中医基础理论推上新高度,众多中医爱好者受益

老姚说健康 2024-03-19 10:19:50

李其忠,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国家教育部医学院校整体教学水平评估专家,法国杵针中医学院客座教授,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校外督导主考。

李其忠教授1950年生于上海,197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由于成绩非常优异,毕业于留校任教,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科研和临床40多年,在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中医界的高度认可,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其忠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当过生产队队长、代课老师,考上大学之后,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大学期间,他读书极为刻苦,放假时经常通宵读书,因此基础极为扎实。

毕业后,由于表现极为突出,特别是成绩特别优秀,所以李其忠得以留校工作。他一面带班教学,一面不断提高自己,临床水平、教学水平、理论水平不断提升。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护理水平也非常高,他输液扎针的技术竟然比护士还要高。

1980年,李其忠自愿参加援藏支教,教学之余,就免费为藏民治病,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和爱戴。援藏归来后,李其忠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科研、教学和临床之中。在长期的工作之中,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中医学术思想,比如,李其忠对中医经典中的“临证标本识”的理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标与本,这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人认为是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李老认为,绝大多数人忽略了《黄帝内经》所说的“病为本,工为标”的说法。所谓“病”,不仅指疾病,也是指病人;所谓“工”,不仅指医疗技能,也是指医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以疾病和病人为本,而医生和医术是标。

但是,在临床上,很多医生不懂“病为本,工为标”的深意。李老认为,没有病人的一心求生、积极配合、家属的认真护理,仅凭医生外在的医疗干预,疾病是很难痊愈的。因此,李其忠告诫,作为医生,虽然在临床治愈了疾病,但是不可洋洋得意,更不能居功自诩。

作为著名的中医教育家、基础理论家,李其忠教授的著作很多。

比如,他整理的著名中医大师金寿山教授的学术思想,出版了《温病释要》一书。该书面世之后,非常受欢迎,一度供不应求。后来还重新进行了出版,并命名为《金寿山温病学讲稿》。该书详细讲述了温病学理论与临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医界现有仍有较大的影响力。

此外,李其忠教授还有著有《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总集》,全书共230余万字,曾获得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二等奖。《中医藏象辨证论治学》全书共80余万字,曾获得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

同时《新编简明中医词典》《名师与高徒》《中医基础理论纵横解析》《中医临床三基手册》《丁甘仁学术经验集》《丁甘仁医学全集》等多部著作。

注: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2

老姚说健康

简介:分享健康知识,愿你一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