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分文科状元被清北拒收:那个拿B+的江苏女孩,如今什么样了?

花开彼岸天呀 2025-03-10 08:31:48

2021年夏天,一则消息炸翻全网——江苏省文科状元白湘菱,竟被清华北大双双拒收!

总分430分(满分480分),历史选修课却只得B+。

状元头衔的光环与名校冰冷的拒绝形成刺眼对比,有人痛骂制度不公,有人嘲讽“史上最惨状元”。

而四年后的今天,当所有人以为她会销声匿迹时,这个女孩却交出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答卷……

“妈!我考了430分!”

查分那天的尖叫,至今刻在白湘菱母亲的记忆里。这个从小县城走出的姑娘,疫情期间蜷缩在6平米书房苦读的身影,终于换来高考放榜时的狂喜。

但命运很快露出残酷的一面。

当媒体争相报道“新科状元花落谁家”时,白湘菱却等来一盆冷水,清华北大招生办明确表态:历史选修B+,不符合录取规则。

原来,江苏高考独有“两门选修课等级制”,即便总分登顶,若选修课未达A+,照样与顶尖名校无缘。

更戏剧的是,总分比她低3分的文科第二名,却因选修双A+顺利拿到清北入场券。

“规则就是规则。”清北的回应让全网炸锅。作家韩寒发文质问:“考出全省最高分的孩子,连解释的机会都不配给吗?”

被清北南大接连拒绝的第17天,一通越洋电话打破僵局。

“白同学,香港大学愿意提供全额奖学金,专业任选。”

电话那头的承诺,让全家陷入沉默。去香港?这个普通公务员家庭从未想过的选项。

百万奖学金解了燃眉之急(港大学费年均17万,住宿费2万),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全英文笔试、压力面试、金融专业全球排名前三的厮杀……

那个暑假,白湘菱把《华尔街日报》金融版块抄成单词本,跟着BBC新闻矫正发音。两个月后,她拖着行李箱站在港大庄月明楼前时,行李箱里还塞着写满批注的《经济学原理》。

“我要证明,B+杀不死人生。”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初入港大的白湘菱像掉进平行世界:

课堂上,教授用伦敦腔讲解量化模型;小组作业里,混血队友随口引用《金融时报》数据;维多利亚港的灯火中,到处是谈论区块链、ESG投资的年轻人。

这个曾经的小镇做题家,开始玩命追赶:

啃完300页全英文教材,用红笔标注147处术语

混迹中环投行分享会,厚着脸皮向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取经

为搞懂比特币挖矿机制,连续三周泡实验室到凌晨

教授评价她:“不像状元,更像战士。”

大四秋招季,当同龄人海投简历时,白湘菱已手握两家外资投行offer。而此刻她的目光,早已越过太平山看向更远处,“我想去沃顿商学院,看看真正的世界。”

如今回看那场舆论风暴,白湘菱反而感激那个B+:“它打碎了我对‘完美人生’的幻想。”

在港大,她见过太多“非典型学霸”:

西藏男生放弃常春藤offer,坚持研究高原经济学

新加坡姑娘休学两年,只为开发自闭症儿童财商课程

教授放着百万年薪不要,专注研究小微企业融资

“教育不该是独木桥,而是让每个独特灵魂找到栖息地。”今年申请季,她特意在文书里写下这句话。

有人问:“如果重来,你会拼命把历史考到A+吗?”

白湘菱笑着摇头:“或许正是那个‘不完美’的B+,让我走向了更辽阔的战场。”

从状元到港大,从规则弃儿到金融新锐,这个24岁女孩的故事,狠狠撕开教育的另一重真相——

人生真正的考场,从来不在ABCD的选项里。

那些杀不死你的规则,终将成为你破局的武器。

6 阅读:4774
评论列表
  • 2025-04-02 08:18

    关键状元不要,走私货要一大堆

    金石为开988 回复:
    哎……命运弄人 清北也不错遵守规则 但是要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人家偏科能考状元证明其实力不俗!因为一科将人才拒之门外是清北的损失 中国的损失!当然港大比清北好 她也是名马遇伯乐
    用户10xxx71 回复:
    要求都定好了,只能说她的表现还不能让学校破例
  • 2025-04-15 02:13

    明明是物理b

  • 2025-04-14 11:26

    文科生历史课意味着什么?B+本来就不配状元,如果是数学,甚至英语差点还可以考虑破例。

    用户10xxx16 回复:
    历史对金融来说有个鸡毛吊用啊
    咕噜 回复:
    全省第一,即使历史差一点点,其他科也绝对是牛逼的存在,这录取规则百分百有问题的
  • 2025-03-11 19:42

    再怎么吹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部分学霸首选还是清北,而清北不要的话人港大需要开出巨额奖学金才能吸引学生去,由此可见港大差清北多少个档次。

    用户10xxx11 回复:
    来,说说你当年高考考了多少分?
    kid killer 回复:
    十分?都不一定有十分。我当年是化学B+,A和B+划定的分数线只差半分[笑着哭]
  • 2025-04-16 12:20

    我物理化学 A+只能上二本,我找谁说理

  • 2025-04-17 11:19

    谁让你不是外籍呢?清北最媚外籍了!加油

  • 2025-04-18 22:19

    普通公务员家庭

  • 2025-04-21 20:07

    那时候江苏高考对于偏科生是绝望的!

  • 2025-04-25 23:22

    没家庭背景,学经融是没出路的。状元也一样。

  • 2025-04-28 22:45

    后面的路他那么努力 只是为了打脸清北的吧

花开彼岸天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