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登基称帝,被流放万里海岛,弑兄夺位后,内心愧疚最深的天子!

史魔南歌子 2023-12-28 11:57:22

在中国古代诸多王朝当中,有多少对这样的“冤家”兄弟呢?哥哥或弟弟,由于对方巨大的帮助,率先登上帝位,且二人之间甚至还有着“铁血盟誓”,也就是说为报彼此成全之恩,将以“兄终弟及,叔侄相传”作为世代帝位继承之法。有过这般“天家契约”的帝王兄弟。

从秦朝以后开始算起,如汉景帝刘启和梁孝王刘武,晋景帝司马师与晋文帝司马昭,唐中宗李显与唐睿宗李旦,宋太祖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辽太宗耶律德光与皇太弟耶律李胡,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与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元武宗海山与元仁宗寿山,元明宗和世㻋与元文宗图帖木儿,总计八对。

汉景帝为了平定七王之乱,之前也曾信誓旦旦说“万年后传位与吾弟梁王”,结果梁王信以为真,拼了命地为哥哥对抗吴楚联军,可后来汉景帝还是将皇位给了自己儿子,梁王因此郁郁而终。虽然汉景帝哄骗亲弟做得挺不地道,但毕竟这千真万确只是一句酒后豪言,抑或是梁王太过当真罢了。

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在父亲司马懿面前相亲相爱,司马师没有子嗣,司马昭将自己的次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兄长,后来司马昭掌权,要安排嗣君,按理来说自己的王位得自兄长司马师,自己就应该把皇位传给哥哥的嗣子,也就是自己的次子司马攸,结果他还是昧着良心,私传给了自己的长子司马炎,也就是晋武帝了,后来竟导致齐王司马攸呕血身亡,年仅三十六岁。

再到唐中宗李显与唐睿宗李旦,这两位本来都是被母亲武则天长期压抑的难兄难弟,先后为帝,又先后失去帝位,本该相濡以沫,守望相助,可后来武则天驾崩,唐中宗复位后又被妻女所祸害,作为亲弟弟的唐睿宗本该竭力保住哥哥的子嗣,可结果唐中宗四个儿子,三个被别人加害,剩下一个谯王李重福,按理来说作为叔父的唐睿宗,最好的是将侄子扶上帝位,自己好好做周公辅弼成王,以成千古美谈,结果平时看似敦厚老实的唐睿宗,立马将侄子李重福以叛乱为由,逼得投河自尽,死后还遭碎尸,终年三十一岁。

宋太祖兄弟间的烛光斧声,千年悬案,自不必多提。还有金太祖、金太宗兄弟,不过金太祖临终前,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扼制早已深得众心的弟弟吴乞买,因此无奈感叹道:“我死之后,你想带着大伙做什么,我也管不了了!”其弟金太宗就此即位,后来太宗驾崩,金太祖嫡长孙完颜亶(金熙宗)、太祖庶长孙完颜亮(海陵王)先后即位,全面压制了太宗一系,就连金太宗的长子宋王完颜宗磐也被金熙宗斩杀,兄弟传位不明,叔侄间得国不正,终酿成骨肉相残的大祸。

辽太宗耶律德光,原本排挤嫡长兄耶律倍,得到皇位,面对天下人就非常尴尬了,后来他为了安抚人心,顺从母意,将三弟耶律李胡封为皇太弟,好像自己得天下并没有私心,可到后来他的子侄们没有一个是省心的,而一直挂着储君虚衔的耶律李胡从皇太弟做到了皇太叔,历经辽世宗、辽穆宗两朝还不能得偿所愿,最终儿子宋王耶律喜隐忍不下去,替父亲强出头,最终竟被满门抄斩,耶律李胡也被牵连下狱而死。

而到元武宗海山、元仁宗寿山兄弟的时候,更是让人唏嘘不已,他们也是同母兄弟,兄弟一开始也是勉强齐心接手了三叔元成宗铁穆耳的皇位,并订立了兄弟叔侄按序继位的誓约,可元仁宗做皇帝之后,就不想把皇位留给大侄子周王和世㻋了,而是将周王流放到边远的滇南去,可周王不愿南下又被带到了大西北,甚至到了极西的察合台旧地,后来又辗转万里去了漠北,本要返回京师大都正式即位,结果却被同父异母弟怀王图帖睦尔毒杀,名义上只做了七个月不到的天子,真是可悲!而元仁宗之子元英宗,也因为是被父皇强推上位,在朝堂立足不稳,最终竟被逆臣弑杀于巡幸途中。

上述这些貌合神离的帝王兄弟们,为了皇位,总是私心作祟,过河拆桥,出尔反尔,反倒不如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公然夺取兄长皇位来得率直痛快!而在上述那八对缠结不清的帝王兄弟当中,最为悲催却最为曲折离奇的,当属元明宗、元文宗兄弟了。

两兄弟都是被流放万里,一个在西域之西,一个在海南琼崖,赶回来夺位,结果弟弟先做了皇帝,哥哥不久也自立为帝,弟弟只好自降为“皇太子”,兄弟十三年未见面,一见面哥哥就被弟弟毒死,做了七个月皇太子的元文宗又复位登基,在位四年不到,内心却怀着无比的愧惧,临崩前将皇位传给了侄子,可大元王朝也在这兄弟俩的无尽折腾中走向了衰亡。

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这史上最为做传奇的弑兄夺位天子,即元文宗图帖睦尔,他是元世祖建号大元,入主中原以来的第八位天子,他是元武宗海山的次子,也是元明宗和世㻋的同父异母弟弟。在元成宗大德三年,被三叔成宗皇帝封为怀宁王的海山带兵镇守在漠北,而其长子图帖睦尔就出生于大德八年正月的漠北。

大德十一年,海山被同母弟弟元仁宗寿山迎进大都,入继大统。而元武宗至大四年,武宗驾崩,按照传位盟约,以皇太子身份的御弟元仁宗即位。按照武宗、仁宗这两个亲兄弟在亲妈答己太后面前定下的盟约,仁宗驾崩之后,皇位应该由武宗长子,也就是仁宗二叔所封的周王和世㻋来继承。可偏偏在元仁宗延祐三年,答己太后的宠臣,丞相铁木迭儿等居然议立仁宗长子,也就是后来的元英宗为皇太子,最后仁宗也确实怀有私心,竟将兄终弟及,叔侄相传的誓约给破坏了。

而作为武宗长子的周王就只好被尴尬地安排外放,居于老家漠北去了。等到元英宗即位,铁木迭儿也成为了权臣,他依仗老太后的私宠,经常陷害皇室宗亲骨肉,诸王大臣莫不人人自危。到了元英宗至治元年五月,英宗又以防患诸王相勾结闹事为由,将周王的二弟,也就是后来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外放到了大元帝国极为南端的海南岛去了,可见当时元英宗对堂弟元文宗有多忌惮。

至治三年六月,元英宗跑到上都办事,他对自己最亲信的丞相拜住说道:“寡人兄弟之间实际非常友爱,只是之前小人挑拨,寡人才无奈将他们都流放到了远方,现在要全部召回来,助寡人稳定江山,同时还要明正小人离间之罪!”当时权臣铁木迭儿与老太后先后离世,所以元英宗和贤相拜住就准备开始大刀阔斧整治朝纲,并且已经清算了铁木迭儿的大部分势力,可没想到铁木迭儿的养子铁失依旧受到元英宗的重用,他与也先铁木儿等怀恨在心的逆臣,一同在英宗从上都回大都的路上,于南坡店这个地方将英宗君臣残忍弑杀。

铁失杀掉元英宗后,也不敢召唤周王和其弟图帖睦尔回来做皇帝,因为毕竟他们兄弟俩是出自武宗、仁宗这一家,也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真金太子的次子这一系。铁失于是派人迎接在漠北带兵的晋王也孙铁木儿来做皇帝,这个晋王是武宗、仁宗兄弟大伯的长子,也就是他是元明宗、元文宗兄弟的大堂叔。

晋王大堂叔,没什么文化,做皇帝之后,改元为泰定,这就是著名的泰定帝了。泰定帝这个人非常直率质朴,他即位后就将二堂侄图帖睦尔从海南琼州召唤回来,可到了湖南潭州的时候,他才让图帖睦尔不要急着北上,因为路途太远,就由他在潭州歇息了好几个月,再上路回到了京师大都。

十月,回到大都的图帖睦尔就被大堂叔泰定帝封为了怀王,并赐给了黄金印。二年正月,泰定帝又命他到建康去做藩王,为大元帝国镇守江淮重地。可泰定帝的第一谋臣,也就是当年他做晋王时的内史倒剌沙却不是什么好人,他做了泰定帝的中书平章,也就是丞相后,不但狡诈,而且刚愎自用,一味怂恿泰定帝将年长的堂侄兄弟全部外放到极远之地。

到了泰定帝致和元年春,大堂叔跑到柳林狩猎,却受寒生病回到了宫中。这时候好几个王爷和大臣就找到佥枢密院事大人钦察人燕铁木儿谋划道:“如今主上的病越来越严重,他还准备回到自己最喜欢的上都去养病,如果他驾崩了,我们这些人就立马捉住其他诸王、大臣全部斩杀,然后占据大都,将大都中书省、御史台的官们全捆缚起来,并且对外宣言说太子已经来了,然后扶太子正位于宸极殿,并传檄天下各守御诸关,则大事就成了!”

三月,泰定帝果然回到了上都,只有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燕铁木儿被留居大都,而丞相侄剌沙等人也在谋划不利于建康怀王的事情,很快倒剌沙以皇帝的名义派出宗正大人前往宣旨将怀王迁居江陵。七月,泰定帝驾崩于上都,丞相倒剌沙、梁王王禅、辽王脱脱立马结成同盟把持了朝堂,天下人为之大为不平。当时燕铁木儿却实掌大都枢密使符印,也就是可以调度全天下的兵马,他很快找到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一起谋划,阴结了当地的勇士,以图铲除倒剌沙一伙。

八月某天黎明,百官集中于大都兴圣宫外,燕铁森儿率十七位勇士,全都挺剑露刃,对着群臣大叫道:“武宗皇帝有圣子二人,也就是周王与怀王,这两位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孝友仁文,天下正统当归之,如今你们一两个逆臣,就想紊乱邦纪,我们不会答应的,当下有不顺从者立斩之!”于是亲自捉拿了平章乌伯都剌、伯颜察儿两位不服的大臣,又派手下勇士捉住了中书左丞朵朵、王士熙、参议中书省事脱脱、吴秉道、侍御史铁木哥、丘世杰、治书侍御史脱欢、太子詹事丞王桓等全都关进了天牢。

然后,燕铁木儿与西安王共守内廷,并且将府库里的财物全部没收,又拿走了宫中全部的印信和兵符,然后召集百官入宫听命。燕铁木儿又派两位大臣骑马飞奔到江陵去迎接元武宗次子怀王图帖睦尔赶紧来到大都,又密令河南行省平章伯颜,在途中派出一支精兵护卫怀王入京。这一天,燕铁木儿又命自己亲信的大臣分掌朝堂机务,并调兵守御大都内外各大关要,同时征调大都四周诸卫所的兵马入驻京师,又命周边郡县制造兵器,又将府库里的财物拿出来犒劳军士。

燕铁木儿又亲自带兵在禁中值宿,通宵不眠,或只在某殿住一个晚上又迁居别宫,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过了几天,他又以西安王之令,赐给宿卫京师的军士纸钞,并调派诸卫所兵马守住居庸关和卢儿岭两大关隘。他又派两员大将分别驻守白马甸和泰和岭,同时又派出专使去迎接怀王殿下,又令亲信称作江陵怀王使者从南面而来,诈言怀王已经快到大都近郊了,这使得大都还想反抗的王公大臣极为惊惧,从而不敢妄动。

燕铁木儿又征召宣靖王买奴、宗王燕不花从山东赶过来帮助他,他又征调了辽阳府的兵马前来以防不测。燕铁木儿之弟撒敦、其子唐其势也从上都逃了出来,来到了大都。燕铁木儿派往江陵的使者明里董阿等见到了怀王之后,就带着他出发向北,并遣使者征召镇南王铁木儿不花、威顺王宽彻不花、湖广行省平章高昌王铁木儿补化一同到大都来会。没过多久,撒敦为哥哥燕铁木儿守住居庸关,唐其势为父亲守住古北口,燕铁木儿又命乃马台假装怀王使者北来,对外宣称说大哥周王也在西北整兵南行,京师军民听了更加震恐,不敢异动。

怀王很快北上至河南,他命河南行省平章伯颜为本省左丞相,又派前万户孛罗等带兵守住西北要塞潼关,准备防备大哥周王和世㻋。而宗王满秃十八位上都大臣,想要一同支援大都势力,结果被倒剌沙发觉,全部斩杀。燕铁木儿又征召平州、滦州的军民组成军队,来抵御上都大军。上都诸王及大臣们也都分兵南下进犯大都,只有辽王脱脱、宗王孛罗帖木儿、庆师朵带、左丞相倒剌沙、知枢密院事铁木儿脱居守上都。怀王图帖睦尔到达大都之后,就被燕铁木儿迎入了大内皇宫。

上都大军也到达了榆林。九月,燕铁木儿亲自督师到达了居庸关,并派弟弟撒敦带兵突袭榆林的上都兵马,并且打败了上都兵,追至怀来县才班师。而上都的许多将士也纷纷来投。燕铁木儿还想攻打上都,怀王却立马召他班师还京。不久,燕铁木儿率诸王大臣跪在宫门外请怀王早正大位,以安天下,怀王坚决推辞道:“我的大哥周王才是武宗的长子,他还在朔方,孤王怎敢紊乱天序帝位?”燕铁木儿说道:“如今人心向背之机,间不容发,一有所失,悔之无及!”怀王答道:“必不得已,也必须将孤王的心意宣宗天下而后可为之!”

怀王很快派撒敦带兵抗拒辽东兵马于蓟州东面的流沙河,又派元帅阿兀剌守居庸关。这时上都大军正在攻打碑楼口,大都任命的指挥使也速台带兵抵御,上都兵攻不下来。怀王图帖睦尔即位于大都大明殿,并受诸王、百官朝贺,他对天下诏言道:“宗王各受封地,勿妄生觊觎之心,此我大元不易之成规,万世所共守者也!世祖之后,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以次相传,咸遵祖训,至于晋王大堂叔,具有盟书,本该甘守藩王之位,却与贼臣铁失等潜通阴谋,直取帝位,使英宗不幸遇弑,而那时我与大哥周王被流放到南北两极之地,备历艰险,根本来不及拯救英宗堂弟。

寡人却一直以泰定帝为自己叔父的缘故,顺承谨慎向他称臣,于今有六年了,现在他驾崩了,他的权臣倒剌沙等人,专擅自用,疏远勋旧,废弃忠良,变乱祖宗法度,清空朝廷府库以私养其徒众。寡人不能看着宗社有变,因此暂时接受诸王群臣的推戴,坐在龙椅,可寡人毕竟德薄,等到我的大哥周王殿下到来,我一定会让出皇位。

只是如今神器不可久虚,天下不可无主,周王还在辽阔的朔漠,远隔千里,要是寡人不赶紧登上大宝,百姓庶民都会惶惶不安,现在帝位空悬已经三个月了,天下人更加诚恳迫切要寡人称帝,寡人故从其请,但还是谨慎地等待大哥周王赶过来,以成全寡人让位之心。如今寡人在泰定帝致和元年九月十三日,即皇帝位于大明殿,并改致和元年为天历元年。自九月十三日前,除了谋杀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阴谋杀人,还有落草为寇盗者,印造伪钞者不在大赦之外,其余罪无轻重,天下皆赦之!至此,寡人岂有意贪得天下哉!”

很快,登上皇位的元武宗次子、元仁宗寿山的亲侄子、元泰定帝的堂侄子、元英宗的堂弟、周王和世㻋的异母弟,泰定帝所封怀王图帖睦尔,即元文宗派出燕铁木儿带兵攻击辽东军,同时封燕铁木儿为太平王,以太平路为其食邑,赐黄金五百两,白银二千五百两,宝钞万锭,平江府官地五百顷。这时上都梁王阿禅的兵马已经袭破居庸关,大都将士吓得全部溃散,燕铁木儿只好带兵守住三河口。王禅大军的游兵冲到了大口关,燕铁木儿又退军至榆河,这时元文宗吓得跑出大都齐化门来视师鼓舞士气。

燕铁木儿也跑来拜见元文宗说道:“陛下的车驾一出城,民心必惊,大家还会以为你守不住江山了,军旅之事,就交给臣来为你承担吧!”元文宗只好回到宫中焦急等待。他又不放心,于是下旨宣告海内言道:“近日因为奸臣倒剌沙等人潜通阴谋,变易祖宗法度,如今已明正其罪,上都的臣工百姓们只要你们没有参与其事者,安业勿惧,若还在煽惑军民者,寡人就一定要追究治罪!”然后他又请来高昌沙门在延春阁念经祈福。不久,燕铁木儿与王禅的先锋大军大战于榆河,终于打败了上都军,并追击到了红桥以北。

没过几天上都的枢密副使阿剌帖木儿、指挥使忽都帖木儿带来兵马与王禅会师,想要与燕铁木儿再战,结果又被大都兵击败,大都兵最后牢牢占据了红桥。元文宗为了尽快打败上都兵,加封汉将军关羽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燕铁木儿又与上都军大战于白浮之野,燕铁木和亲自斩杀了敌阵中的七人,很快就击败了上都兵。脱脱木儿又与辽东军大战于蓟州檀子山。不久天降大雾,王禅等逃遁到了昆山州。

大都兵很快俘获了上都的颁诏使者及辽东征兵使者,元文宗将两个使者全部斩首。王禅又召集散亡将士,再来与大都兵争天下,大都兵列阵于白浮河之西,上都兵吓得不敢进犯,到了晚上,撒敦、脱脱木儿对上都兵前后夹攻,王禅败走,大都兵一直追击到了昌平北,斩首数千人,降者一万余人。

元文宗高兴地派人给燕铁木儿送去高档御酒和御用酒杯喝酒,并下旨言道:“丞相每次临阵对敌,都是亲自冒着箭雨冲锋,要是有个什么风险,那将怎么办?从今往后你可以派大将手持寡人的御用旗鼓督战就可以了!”燕铁木儿冷笑道:“每次出战,臣必须身先士卒,所以士卒们敢退后者,臣就以军法论处!若委任偏将出战,万一有个闪失,悔将何及?”

不久之后,王禅单骑逃跑,撒敦追之不及而还。上都大军这时又进入了古北口,吓得大都兵皆溃,上都知枢密院事竹温台带兵劫掠了石槽关,燕铁木儿马上派撒敦倍道兼程赶往石槽,趁其不备掩杀而来,接着燕铁木儿大军随后冲至,双方转战四十余里,至牛头山,大都兵生擒了上都驸马孛罗帖木儿、平章雅失帖木儿、将作院使撒儿讨温,并且全都送到大都斩首,将校降者达万人,残兵全都四处奔窜,燕铁木儿当夜又派撒敦带兵出古北口追逐。脱脱木儿与辽东军又大战于蓟州南,杀获无计。元文宗又调来河南蒙军老幼五万,增守京师。

很快辽东军抵达京师,燕铁木儿引兵抗拒,上都宗王忽剌台等兵马也杀入了紫荆关,大都将士吓得全线溃散,行枢密院官卜颜、斡都蛮和指挥使也速台儿带兵前来驰援,万户彻里帖木儿的兵马溃散逃遁,河南廉访副使万家闾对元文宗言道:“彻里帖木儿身为大将,军令不严,部下望风奔溃,宜加重罚,以示劝惩!”

元文宗不想阵前斩将,以动摇军心,就没有理会。燕铁木儿引兵至通州,才将辽东军击败,他们全都吓得泅渡潞水河而走。燕铁木儿又派脱脱带兵四千,驰援紫荆关,又调江浙兵一万,西御潼关。紫荆关溃卒都吓得往南逃到了保定,他们在当地进行了残忍的剽掠,这使得保定知府阿里沙和故平章张珪之子,也就是灭宋大将张弘范的孙子,武昌万户张景武等人率当地军民杖毙乱军数百人。

元文宗大军与辽东军又在潞水夹河列阵,辽东军很快大半夜逃遁,文宗大军渡河攻击,燕铁木儿得胜入朝,元文宗赐宴于兴圣殿。中书省大臣上书言道:“上都诸王、大臣,被奸臣倒剌沙蛊惑,兵犯京师,赖陛下洪福,王禅溃亡,诸反王大臣都已明正典刑,宜将他们传道四方以示众!”元文宗立马同意,之前缙山县有十个百姓为王禅做过向导,文宗诛杀了其中为首的四人,其余全部杖打一百七十军棍,抄没家财,妻儿分赐守关军士。元文宗则给燕铁木儿太平王黄金印,并降诏赐给他封王制书,又赐玉盘、龙衣、珠衣、宝珠、金腰带、海东白鹘青鹘各一只,河南行中书省、枢密院全都听从他便宜行事。

不久,秃满迭儿的大军又杀入了古北口,吓得燕铁木儿赶紧引军抵御,双方大战于檀州以南,上都军很快被击败,秃满迭儿也逃回了辽东,元文宗派使者前往陕西宣旨,结果陕西行省、行台的官员居然将文宗诏书焚毁,并把使者打入牢狱,然后向上都报告。很快齐王月鲁帖木儿,东路蒙军元帅不花帖木儿等于兵围上都,丞相倒剌沙等只好奉皇帝玉玺出城投降。而梁王王禅却逃走了,辽王脱脱也终于被齐王月鲁帖木儿斩杀,元文宗于是收缴了上都诸王的符印。而由于倒剌沙心存不轨,迟迟不立泰定帝长子阿速吉八为帝,才被元文宗抢先正位,后来倒剌沙被迫扶立阿速吉八为天顺帝,可已经失去了巨大的优势,两都之战结束后,天顺帝也被齐王斩杀,泰定帝这一脉就此中断。元文宗夺取天下后,立马在大都南郊祭天告捷。

不久之后,御史台的大臣上奏言道:“前几天上都兵夺取了紫荆关,我们的人马吓得溃走,并且劫掠了保定的军民,保定知府与故平章张珪之子张景武等五人,率军民击杀官军,后来元帅也先捏没有将这件事奏明朝廷,而是用兵擅杀了保定的官吏及张珪五子,张珪父祖在世为国勋臣,如果他们有罪,他们妻女有什么罪过,全都被蹂躏至死,只有一个孙女被也先捏强纳为妾,如今他们的家财也被抄没,这样凄惨,诚非天子待遇勋臣之本意也!”元文宗认为说得很对,立马派人去处理这件事。

元文宗又命人将元显宗的宗室毁掉,也就是泰帝定的父亲,然后又将元顺宗,也就是自己爷爷的派位提升到了世祖皇帝忽必烈右边的第二室,甚至比右边第三室的三叔公成宗皇帝的都排在顺宗之后,然后下来才是武宗、仁宗、英宗,而事实上顺宗和显宗一样都没有做过皇帝,而是被追封的。

元文宗又加授燕铁木儿为答剌罕,也就是不受大汗管辖的自由,并赐其子孙世袭其号。元文宗又对廷臣们说道:“从今往后的臣僚们,只有丞相燕铁木儿、大夫伯颜允许身兼三职,百官奏事,一定让要这位两大人知道,然后与他们共议之后再告诉寡人,要是你们想私下告诉寡人什么事,是不允许独自奏请的!”

不久,元文宗遣使往漠北奉迎皇兄周王和世㻋南下。这几天,天顺帝的丞相倒剌沙被斩,梁王也被赐死。天历二年,元文宗本该让位与周王,却依旧为自己的元妃举行了皇后册封之礼,并且还告祭于南郊。不久,周王和世㻋即位于窝阔台汗故都和林之北,也就是元明宗,这个消息传到大都,元文宗非常不安。三月,元文宗派燕铁木儿奉皇帝玉玺前往元明宗行在。文宗又改昔日怀王藩地建康为集庆府,江陵为中兴府,琼州为乾宁府,潭州为天临府,这都是为他不久让出皇位,有地盘立足做准备。

八月,元明宗来到了王忽察都,元文宗以御弟的身份入见明宗大哥,元明宗立马宴请文宗及诸王还有大臣于行殿。可没想到过了四天,元明宗就在行宫驾崩了,文宗立马跑到灵前哀哭。燕铁木儿拿出明宗遗命,将皇帝玉玺授还给了文宗。元文宗到达上都,然后以明宗皇太子的身份得新即位于上都大安阁。

至顺元年春正月,元文宗命赵世延、赵世安纂修《经世大典》。又加封秦朝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十二月,元文宗派伯颜等大臣告祭于南郊,然后准备册立自己的长子燕王阿剌忒纳答剌为皇太子。至顺二年三月,皇太子生病薨逝,吓得元文宗立马亲自绘制太子真容,然后供奉在东鹿顶殿,可太监拜住侍奉太子,却没有按时为太子进献膳食,又拿酥拭其眼鼻,又为禳咒,气得元文宗将他杖责一百七十军棍,然后逐出京师。五月,元文宗为皇太子影殿造祭器,规格就和元世祖爱子元裕宗真金太子一样。

元文宗绘画一流,诗词也不错,他是所有元朝皇帝当中汉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所以才会被冠以“文宗”的庙号。至顺三年八月,由于一直对毒杀兄长元明宗心存愧疚,加上自己的皇太子早夭,使得他忧惧成疾,最后驾崩于大都,终年二十九岁,前后在位五年。不过元文宗驾崩前,遗诏将皇位还给大哥明宗次子,不过权臣燕铁木儿一心想扶立养在他家中的文宗次子燕帖古思,可文宗皇后还是非常有良心,坚决要执行文宗的遗诏,最终皇位还是传给了二侄子明宗次子懿璘质班,也就是元宁宗,而元文宗的大哥元明宗,当年暴崩的时候,也只有三十岁。

至此,看官们,你们认为元文宗图帖睦尔与汉景帝刘启、晋文帝司马昭、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睿宗李旦、辽太宗耶律德光、宋太宗赵光义、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元仁宗寿山、明英宗朱祁镇这几位相比,他能称得上是一位最好的弟弟吗?

8 阅读:4865
评论列表
  • 2024-04-21 23:34

    最是无情帝王家~[笑着哭][笑着哭][点赞][点赞][点赞]

  • 2023-12-29 09:24

    图一 难道不是楚云飞??

    史魔南歌子 回复:
    哈哈,是啊是啊!
  • 2024-04-28 08:44

    元仁宗不是叫爱育黎拔力八达吗?

    史魔南歌子 回复:
    这是梵名,汉名寿山。
  • 2023-12-29 08:49

    [点赞][点赞][点赞]

  • 2023-12-29 10:01

    乱七八糟的,想看完都累

    史魔南歌子 回复:
    你别这样行吗?给点在面子吧,天可怜见!

史魔南歌子

简介:南柯梦醒怕春归,一棹烟波尽,风吹唐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