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网球运动她倾情付出

半岛晨报 2024-01-24 08:40:18

对于郑玲来说,网球让她走进一个爱的世界,她全情投入为网球爱好者打造了一个体验网球的平台,同时,她真正感受到"爱出爱返",触摸到了爱的广度和深度。近日,本报记者专访大连理工大学教工网球协会会长郑玲,记录她的网球"情缘"。

组织赛事在竞争中激发成绩

采访郑玲的前一天,她刚刚组织过一场比赛。组织比赛对郑玲来说,已经是一种生活常态。"我们每周末都有比赛。"她说,为了在竞争中激发成绩,各种比赛几乎不停歇——全校单项赛、团体赛、积分赛、俱乐部联赛和校外球友的友谊赛,2019 年牵头组织了大连市范围内的三个不同级别的积分赛(共 18 站),2022 年 12 月开始组织大连的男双、混双、女双团体赛,2023 年共组织 14 站,2024 年该赛事正在继续 …… 各种赛事让大家玩得快乐也拼得精彩。

郑玲介绍,从 2014 年开始,大工每年集中组织的比赛都超过了 50 次,每年按照室外能打网球的 7 个月计算,平均每周就是超 2 次比赛,参加的人数超过 1000 人次,按照经常参加的会员老师 100 人算,每人参加 10 次以上;比赛的场次超过 1000 场甚至过 2000 场,按 7 个月 210 天算,每天就有 5-10 场的比赛,训练加比赛,会员们的水平提高很快。

找场地、租场地、通知会员、制定规则等等,每次比赛都有很多幕后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日,她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网球,周一到周日,球场上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她的带领下,一大批的会员成了协会的骨干。

培养骨干会员把爱传递下去

训练工作开始逐渐面向所有的会员,郑玲和另一位老师帮助会员训练,"记得最多的时候我俩带了 6 个不同的组,在东软网球场训练。球是我俩买的,场地是我俩租的,出力出钱都是我俩,老师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有点过意不去,有想送礼物的、有想请吃饭的,都被我俩一一谢绝,并严格立下规矩:网协不搞吃吃喝喝、人情往来那一套。当时我正好读《把爱传递下去》这本书,所以就告诉会员:你们学会了去教其他人,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就这样网协的魂诞生了。"

随着骨干会员的不断进步,训练经验的逐步积累,网协的训练越来越科学合理,先后培养了 40 多名陪练员,郑玲也从实践中总结出了教授正手击球的"三步曲",把正手击球的每一个环节都总结得很详细具体,初学者按照这个办法练习上手很快,即使动作做不标准的陪练员,只要按照"三步曲"的要求,也可以教新手学球,协会中不乏这样的优秀陪练员。

网协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的训练模式:教练—助教—陪练员—会员,有层级的训练模式。

新动作的学习还主要依赖她亲自讲解和示范,每次 2 个小时的训练,她在场地来回跑,经常忘记喝水、顾不上去厕所,经常把嗓子喊哑。"训练比自己打球要辛苦很多,但看到大家每天都在进步,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郑玲说,网球上手很难,提高更不易。如果没有人教和陪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大工网协每年都有几十名新加入的会员,艰涩难学的网球在大工变得不那么难了,这都是因为有一大批乐于奉献的教练和陪练。

网球是爱好同样也是事业

2023 年 7 月,由郑玲主笔并主编的《大连网球人故事会》面世,郑玲在编者按里写道:有心记录下那些为网球运动普及和发展奉献智慧、付出辛苦的网球爱好者的经历,希望他们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爱好者加入网球运动的行列,为大连网球运动的持续发展注入正能量。

郑玲其实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在普及和发展网球运动中,她一直在付出最大努力。2020 年,在郑玲的倡议下,大连地区高校教工网球联盟成立,涵盖了在连十几所高校,同年开始组织每年一次的联盟团体赛。

大工网协的魂——把爱传递下去,已经深入会员心。2022 年 12 月,她又倡议提出了在大连地区范围内的网球理念,即"温馨、和谐、激情、阳光",试图用简单的八个字,让大连网球人都成为激情满满、绅士阳光、充满正能量的爱好者,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网球氛围。她利用组织比赛等各种机会宣传并推动这一充满爱的网球理念,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球体会爱、传递爱、收获爱。

郑玲还一直担任《大工网球》的主编,里面的《会员心声》《一网情深》《赛事报道》《协会动态》《新闻速递》《技术讲解》等所有栏目全部为原创,全方位无死角地关注着这个群体的快乐生活与水平提升。

网球是郑玲的爱好,同样也是她的事业,她说,这是最高层次的一种幸福,她和同伴正在把这种幸福传递。

半岛晨报、39 度视频记者辛敏娟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