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到落寞,曾经比肩和田玉的五大传奇。
文玩行业似乎越来越不受人待见。最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喜欢一窝蜂上马,另一个是,一些奸商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比如今天讲的这几种以前很火爆,现在又陷入沉寂的玉石。要么就是集中上马导致问题,要么就是奸商骗人,让人们不得不远离。
先来看一下黄龙玉,这是商人过度炒作导致炒糊了的典型代表。这种玉确实有不错的观赏价值,但也确实不值几十万的天价,在一阵喧嚣之后,自然就会回归本源。
当年黄龙玉最火爆时候,让不少小商家也开始脑筋活络。有人居然买了200多万的原石,结果一朝梦碎,这200多万只能在仓库吃灰。时间长了随着料子氧化,好好的明黄色变成杏色,想要卖出去就难上加难。
还有金丝玉,这种玉料的外观和和田玉有所区别,但仔细一看却能看到里面有像金丝的结构,做成饰品之后别有风味。
当年金丝玉最贵的时候,有些省份居然按克来卖,普普通通一小块卖个三五万价格很正常。只是随着这种玉石的价格暴涨,一些人就动起了染色的心思,什么颜色好卖就做什么颜色,最后假货太多,导致人们都不敢购买。
第三是玉髓,听名字比较不错,实际上就是天然玛瑙的一种而已,只不过比较透明一点。
说真的,我想破脑袋都想不到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这玩意。这东西的储量实在太大了,而且缺乏自然界中应有的丰富变化。如诸多高端玉料会拥有丰富花纹,匠人可根据玉料花纹来进行雕琢,可以达到价值倍增的效果。
但玉髓就是通体透亮,若放在普通人眼中就和一块乳白色玻璃差不多,从开始就很难激发起人们购买的兴趣。若是花几十块钱买一块佩戴倒没啥,但是花好几万块钱去收藏,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最后就是老蜜蜡。蜜蜡是在2000年到2008年那段时间最盛行,那时候随便一块不错的蜜蜡就能卖到十几万以上的天价,只是后来大家伙研究出了造假技术,蜜蜡就出现问题了。
如果是商家之间的买卖,大家伙都是明白人,自然就会标注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蜜蜡是作老的,那进货成本只有真老的1/10。可不法商家若按照真老来卖,那利润可就太多了。
而相对来说,做老的蜜蜡也是蜜蜡,最起码坑人的严重度不高。但有些商家居然用塑料工艺品来冒充蜜蜡,那就是毫无底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