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读者问,单位下半年有提拔,我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但是领导也不关心,怎么能让领导知道?
我跟他说,最好的方法,就是写出来。
第一个是写信息。
信息就是政务信息、宣传稿、工作简报等等。
这是付出最少、回报最大的方法了。
但体制内,经常写信息的人其实很少。
一篇几百字的信息,很多人不重视、又或者懒得写。
很多人明明干了很多工作,工作也有进展,甚至有不错的成绩。
但唯独就是很少写信息稿。
我观察发现,这个现象,从我上班到现在一直都存在。
不但年轻人写的少,上年纪的人写的更少。
虽然在写信息已经很容易了,网上有模板,现在还有人工智能可以用,但很多人就是不写。
估计是不愿意动脑子,因为写一篇几百字的信息,也是需要动脑子的。
如果工作上你付出很多了,写信息却不愿意费点力气,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儿。
其实上级是很需要你的信息的。
领导也很想看到下属提供的信息。
因为信息就是决策的依据,也是宣传的载体。
当你的信息上了上级的工作简报,又或者被上级领导写了批示,那你的工作,就能被领导知道。
所以,如果你有写信息的习惯,领导一定知道工作是你干的。
哪怕你的直属领导没告诉领导信息是谁写的,时间长了,领导肯定也会知道的。
因为这件事必然会口耳相传。
当然,写信息,不要写那些大路货,随便套个模板。写这种信息没啥用。
而是要写出你的工作特点、亮点,写出工作最新遇到的情况。
既然你做了很多事情,你就能从中挖掘一些值得写的事。
写信息这件事,不需要你懂人情世故。
对于不擅长沟通表达的人来说,是表现自己最好的方式之一,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法之一。
第二,写一些有业务含量的文件。
比如,什么工作办法、工作意见、工作方案。
这类业务文件,涉及到很多业务信息,单位领导也未必能全面了解。
当他需要问人的时候,他除了问你的直属领导,他还会问谁具体写的,说不定还会叫你过来问几句。
这就相当于他知道这件事是你在跟进了。
第三,写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也是领导喜欢看的。
因为领导决策是需要第一手信息的。
如果你的调研材料有第一手信息,而且资料详实、言简意赅、有针对性建议,那领导就喜欢读。
你写的调研报告多了,领导自然知道你工作量很大了。
当然,写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很考验你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门槛是比较高的。
好的调研报告还可以往上报,如果能让上级领导注意到,说不定你还能出名。
说到这里,你会发现,写材料在体制内是可以体现个人的工作成效的。
所以,也是我开头说的,一定要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多写。
写信息稿、写业务文件、写调研报告。
写这三样材料,并不需要你在单位的综合文字材料岗位,也不一定需要你在核心的业务岗位。
在边缘的岗位,一样可以写。
只要你持续写这三样材料,假以时日,单位领导甚至上级领导都知道有你这样一个人。
当然,比这个更直接的方法,就是口头表达了。
但口头表达,对你的性格有要求。
就是你要放得开,见到领导不发怵。
同时,也需要把握时机。
因为能正儿八经跟单位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机会并不多,特别是基层干部。
所以,这也是很考验你的表达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