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武汉一名小学生的照片火了。
照片上的他双手插兜,肩带五条杠,四四方方的脸上带着微笑,坚毅的眼神充满正气。
网友们热评这孩子小小年纪一副“官相”,将来一定非富即贵。
可事实并非如此,现实的他连二本都没有考上,就如同《伤仲永》的翻版。
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
——【·神童初现·】——
2011 年,随着网友们的吃瓜热情愈发高涨,黄艺博的身份也终于“瞒不住了”。
人们才发现,原来,他早已是武汉乃至全国范围内的 “风云人物”。
小学时,别的孩子还在为课堂作业发愁,黄艺博却展现出惊人的胆识,主动给市长信箱投递建议信。
他的信件内容详实、见解独到,不仅得到了官方的回应,还获得了亲自接见。
在文字创作领域,黄艺博同样成绩斐然。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中国少年报》《湖北日报》等重要报刊上,截至当时,已累计发表100多篇文章。
更令人咋舌的是,年仅 13 岁的他,还出版了 20 万字的个人著作《阳光男孩黄艺博成长实录》,书中记录了他的成长故事与人生感悟,一经发售便引发广泛关注。
凭借这些耀眼的成绩,他先后荣获“全国百名中国优秀好少年”、湖北省 “十佳少先队员”、“武汉现代少年形象大使”等诸多重量级称号。
这些光环加身的背后,是父母精心规划的成长路径。
当其他孩子沉浸在动画片的欢乐中时,他跟着父亲收看新闻联播;当同龄人伴着童话进入梦乡,他的枕边书是白话版《资治通鉴》。
这样的教育方式,确实让黄艺博在少年时期就收获了远超常人的成就,成为众人眼中 “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这份“早熟”在成就他辉煌的同时,也引发大家的质疑:过度强调社会化培养的模式,是否真的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这种偏离常规的人生轨迹,又将把黄艺博引向何方?
——【·光环背后,困局渐显·】——
随着网上的争议声音变大,黄艺博父亲接受采访紧急澄清“两岁看新闻联播、七岁读《人民日报》” 是夸大其词。
人们才知道,这个少年也曾和普通小孩一样,守在电视机前痴迷《西游记》,因为调皮捣蛋往电热水器撒尿而挨揍。
他会在乒乓球台前挥洒汗水,也会在跆拳道馆里练习踢腿,但是在校园里,黄艺博确实担得起 “模范生”的称号。
课后主动归位桌椅的细致,节假日雷打不动去养老院做义工的坚持,甚至将2万元奖学金悉数捐出的慷慨,都让老师赞不绝口。
但当闪光灯持续聚焦,这些本是闪光点的品质,却逐渐异化为束缚他的枷锁。
为了维持外界赋予的“官相”人设,他拍照时必须板起面孔,日常言行变得小心翼翼,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表演。
而他的父母,在儿子带来的荣耀中迷失了方向。他们沉醉于媒体的追捧,任由镜头随时随地记录儿子的生活,却忽视了孩子成绩下滑的警告信号。
当高中的同学们都在为高考埋头苦读时,黄艺博却在镁光灯下强撑着 “神童” 的体面,私下里却在学业与“人设”的天平上艰难摇摆。
黄艺博越是努力迎合公众想象中的 “政治神童” 形象,就越是背离正常成长的轨迹。
他不再是那个能在任何场合自信表达的少年,而是沦为被光环绑架的 “提线木偶”。那些强加于他身上的标签,压得他喘不过气。
这场困局,到底该如何破解?大家都等待看他能否逆袭成功,又一个消息的出现,让黄艺博的名字再次回归大众视线。
——【·回归平凡·】——
2016 年,“黄艺博通过武汉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的消息再次激起舆论千层浪。彼时的他,只需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 38 分,便能踏入这所名校。
媒体争相报道,公众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神童”顺理成章的归宿,仿佛他的人生早已被规划好一路坦途。
然而,临近高考,黄艺博的状态越来越差。几次小考中,平时明明可以考到的分数,却越来越遥远,脑子里的知识似乎一紧张就容易忘记。
当高考成绩公布 ——477 分,这个数字不仅远远低于武大的要求,甚至连普通一本线都够不上。曾经众星捧月的 “政治神童”,一夕之间跌落神坛。
更具戏剧性的是,当年那张走红照片里,他身后那个撇嘴不屑的同学,却被网友扒出考入了 211 名校华中科技大学,还出国进修。
两人天差地别的境遇,成了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质疑他早年发表的 100 多篇文章是代笔,有人嘲讽那个 “官威十足” 的少年不过是徒有其表。
舆论的潮水来得汹涌,将他淹没在无尽的指责与嘲笑中。但鲜有人关注到,在武汉学院里,黄艺博默默收起了曾经的光环。
他不再是媒体镜头下的焦点,而是专注于提升专业能力。没有了外界的喧嚣,他反而能够静下心来学习。
毕业后,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找到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曾经那些被强加的标签、被寄予的厚望,都随着时间渐渐淡去。
如今,当人们再看到那张 “五道杠” 照片,或许应该明白:所谓的 “神童”,不过是外界幻想的产物。
在聚光灯下被塑造的 “完美形象”,从来都不是真实的人生。黄艺博用跌落神坛的代价,换来了回归平凡的自由。
没有了光环的重压,他终于能像同龄人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这场从云端到人间的坠落,看似残酷,实则是命运给予他最珍贵的礼物。
参考资料
当县长这学历够够的了[呲牙笑]
五道杠上的是民办大学,不屑弟进了哈佛!
自媒体吃人真是连渣都不剩
其实还好了,最终他调整过来了,也算是平安落地了,总的来说,他还是可以的,算得上内心强大了
477分在浙江只能去读大专
人家没有对社会不利,没有对不起别人,人家活的怎么样为什么要被你评头论足,你算哪根葱?为了点流量就如此龌龊。
妥妥的捧杀!
可怜江西考生,分数太高了
这样的父母该死!假的终究是假的!没有那样的本事扛不起来这样的名声,压力越来越大,谎言越来越多,害了孩子!最后真相大白,背负骂名!图的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7岁看人民日报也不稀罕,我还6岁不到就看老年报参考消息呢,90年我爷爷就订了这俩报纸。
高中毕业进厂干几年,像这种有点管理能力的,做到班长线长,不比985/211的赚得少,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在工厂做事还得有求于班组长之类的
211那种人不能处,属于真小人
投机主义者
这算什么?唐氏儿当乐队指挥的见过没有。
五星上将詹姆斯下士
477在天津只能上高职
这就是一二逼
是畸形的爱捧杀了他
听说坐他后排的不屑弟考上名校了
他身后那张脸,太丑陋了,看的出来,嫉妒心强,脸上写满了恨,写满了见不得别人好,而且,己到极至,这种人,对社会不会有贡献,这种人,不会有好结果
父母不行 10道杠也没用
调整得算好了,很多“神童”长大了都崩塌得厉害,五道杠能坦然面对网络上的嘲讽与谩骂,走出来心理已经很强大了。所以小时候无论再强,都最好减少点曝光度,不然活的太累了。[捂脸哭]
最惋惜的是,那时还没有滋生抖音的蝴蝶效应,否则他必定钱途无量。只要有钱,管尔东西南北风。
他爹血统不纯
伤仲永现代版
天资就没那么聪慧,所以不管外边包装得怎么样在高考前就显原形了。其实也没什么,因为他本身就是400多分的水平。之前也风光了,也挣了。
当时装逼过头了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傻子一样
这质量咋发的文章,华中科不是985么?
男版凤姐[哭笑不得]
憋嘴弟到底是哪个大学,之前自媒体说是211的华农,现在是985的华科了!
相由心生,与年龄关系不大。
华科是985
211名校华中科技大学[得瑟]
13岁人生感悟?悟的什么?出名要趁早也不是这出法。
我们那时才三条杠,红领巾是德、智、体三好学生才能戴[害羞][害羞][害羞]
捧杀
都是镜头下的产物罢了
隔几年就拉出来鞭尸一次。真惨
出名太早耽误高考
局里局气
悲剧
现代版的伤仲永
三分考运气,七分靠父亲。
茫然众人
少年老成并非好事
总比最后做个跌落式熔断器好
啥叫令人泯然???乱用成语,就这水平还吐槽别人呢?
看相的翻了个大跟头,也包括我!
合理[呲牙笑]
金庸的表哥都没有好结局
官场几本没那么重要
这说明别人其实根本没背景,所以他小时候真的强,只是长大后变平凡了。
五道杠有点过分了
捧的越高摔的越疼
笑容好假
伤仲永
我女儿小学时四条杠,现在勉强上个末流211[笑着哭]
这种拔苗助长的故事
考试三分靠努力,七分看资质
这孩子还是谦虚了,五道杠绝对少了
我只能告诉你,那张撇嘴不屑的面孔,很肮脏,早晚是个蹲局子的料,是的,我很讨厌那张脸,那种类型的,我都很讨厌
扒拉出来有意思吗?
哗众取宠之流
现在开个直播还能继续赚吧
—&
只有我觉得这个孩子很帅吗
捧红的煞笔
把孩子害了
少而聪慧未必好
优质技工也不错
在媒体的夸张渲染下,父母骄傲迷失了方向,以为自己的孩子真的是天才,尽自己所能推动娃娃前进,却忽略了娃娃天性……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比起娃娃现状,我更好奇家长这么多年的心路历程……如何挺过来了
要说是陈光标儿子一点也没有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