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多年前的那个冬天,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但我心中怀揣的梦想却炽热无比,在这\份热情的驱使下,我踏入了梦寐以求的军营。三个月紧张而充实的新兵训练转瞬即逝,下到老连队后,我被分配到了炊事班。
刚到炊事班报到的当天,就有老兵悄悄把我拉到一旁,眼神中满是敬佩地告诉我:“咱们这炊事班长,那可是个大‘能人’!不管碰上啥事儿,只要有他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我在炊事班里四处寻找班长的身影。
终于,在灶台边,我看到了他。只见他正蹲在那里,挽起的袖子露出结实有力的小臂,正专注地往大铁锅里撒葱花。锅里蒸腾的热气裹挟着饭菜的香气,如汹涌的浪潮般扑面而来,瞬间勾起了我的食欲,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后来我还了解到,有一段时间,他还兼任着上士的职责,不管是晴空万里,还是阴雨绵绵,他总是蹬着那辆破旧却又无比熟悉的三轮车,穿梭在前往农贸集市的道路上,去采购食材。

班长的本事,用连长的话说,那叫“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天天还未亮,整个世界仿佛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班长就已经蹬着三轮车,向着农村集市进发。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寻宝者,总能在众多菜蔬中挑出最新鲜的那一批。而且,他那讨价还价的本事堪称一绝,总能和菜贩唇枪舌剑几个回合后,砍下不少经费,为连队节省开支。
连队里那盘磨豆腐的石磨,在班长手里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灵性。只见他舀豆、添水、推磨,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随着石磨缓缓转动,雪白的豆浆如涓涓细流般汩汩流出,仿佛在诉说着班长的精湛技艺。用这豆浆熬出的豆腐脑,更是嫩滑得如同凝脂,放入口中,轻轻一抿,便能在舌尖上化开,那细腻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而他生豆芽的本事更是一绝。他先把豆子在温水中泡透,让豆子充分吸收水分,仿佛在给予它们重生的力量。接着,他用湿布小心翼翼地将豆子裹好,放在避光处,就像为这些小生命营造了一个温暖而静谧的小窝。之后,他每天都会定时浇水,如同一位悉心照料孩子的家长。不出几天,白生生的豆芽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顶着嫩黄的芽尖,迫不及待地冒了出来。这些鲜嫩的豆芽为连队单调的餐桌增添了不少鲜意,也为战友们带来了别样的美味。
记得有一次,全团举行炊事兵才艺大比武。那天,班长亲自掌勺,带着炊事班的几位战友,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勇士,从备料、切菜到烹饪,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得紧张而有序,大家忙得热火朝天。随着一道道工序的完成,空气中渐渐弥漫起诱人的香气。终于,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上了桌。团长品尝了一口他做的红烧鱼,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与赞赏,当场竖起大拇指,赞叹道:“这手艺,比馆子大厨还地道!”从那以后,班长的名声如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全团,成了大家口中当之无愧的“美食达人”。
不久后,团后勤处看中了班长的能力,点名要调他过去。临走那天,全连战友纷纷赶来送行,每个人的眼中都满是不舍。连长拍着班长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能把小事做到极致的人,干大事也错不了!好好干,可别给咱连队丢脸!”班长红着眼圈,郑重地敬了个军礼,随后转身,毅然踏上了新的征程。

后来听说,班长在团后勤处依旧干得风生水起,他凭借着自己的出色能力,把后勤保障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按照规定条件,他也顺利转为了志愿兵。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的战歌,在我们连队口口相传,成了一段激励人心的佳话,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新兵: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