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们肯定都晓得,里头有个官职特别牛,叫九门提督。这家伙说白了,就是给皇帝和紫禁城看场子的,相当于保镖头子。
这事儿有好处也有坏处,要是九门提督把九个大门一关,起兵叛乱,那皇帝可就一点招儿都没有了。其实咱们现在能想到的,古人早也想到了,所以皇帝们老早以前就想好了怎么防着九门提督反叛。
【一、九门提督】
九门统领,也就是管步兵的头儿,最早是在顺治那会儿弄起来的。但那时候,他的活儿可没这么多,主要就是管管蒙古、满人和汉军八旗里的步兵。等到康熙当了皇上,为了把京城治安搞上去,就让这个步兵头儿开始管起九门里里外外的事儿了。
说白了,就是他又多了一些权力。要说这个制度真正站稳脚跟,那还得是在康熙那会儿。康熙三十年,九门提督的活儿又变了,连巡捕三营也归他管了,这样一来,九门提督的权力就更大了。
嘉庆四年的时候,嘉庆皇帝做了个决定,把九门提督的官职给提了个档,升到从一品,还对这个职位该干啥做了最后的敲定。这个改动啊,就一直留着,直到清朝没了,还在用着呢。
除了守护皇帝和皇宫的安全,它还有监督的任务。比如说,在内城搞戏园子那是绝对不行的,旗人还有朝廷当官的都不能进去,这事儿也是九门提督管的。搁现在来说,他们还得负责维护街头的安宁。
【二、权力极大】
聊起九门提督这职位威力有多大,雍正爷心里最有数。要说没有当时九门提督隆科多站队支持,雍正想当皇帝怕是难上加难。回想起九子夺嫡那会儿,八阿哥可是没少下功夫,总想着把九门提督隆科多拉到自己这边来。
由于孝懿仁皇后的影响,隆科多完全站在了四皇子那一边。有了隆科多的支持,雍正做起事来轻松了不少。九门提督掌管着京城周边的十六个重要管理机构,哪个皇子有点风吹草动,他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
虽说九门提督自个儿想叛乱挺不容易,但他要是想帮某个皇子搞叛乱,那还是有机会的。一样地,他要是想阻止皇子们叛乱,也挺有把握的。
九门提督随时能调用的兵力,大概有个三万左右。而那些王爷皇子家里的府兵,人数上可就差远了。保护皇上的人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兵,他们手里的家伙什儿,普通士兵的根本没法比。
要说除了雍正帝,最有话语权的就是他孙子嘉庆皇上了。大家都知道,乾隆退位做了太上皇后,九门提督的位置还在和珅手里攥着。乾隆当太上皇那会儿,嘉庆过得那叫一个憋屈,主要是有个不想放权的老爹在背后制衡着他。
身边有个不对付的和珅负责守卫,嘉庆在和珅当九门提督那会儿,日子肯定不好过,心里头估摸着夜夜难安。他老担心,和珅哪天不高兴了,把门一关就起兵造反,把他从皇位上拽下来。毕竟,那时候乾隆皇帝还在世呢。
乾隆皇帝去世后,嘉庆帝上台头一件事,就是把和珅的九门提督职位给撤了,换上了自己信得过的大臣。说实话,没了九门提督的支持,想要把皇位坐稳,那简直是难上加难。
【三、制衡手段】
清朝末年时,九门提督这个官儿可不小,算得上是一品大员了。那会儿,九门提督不光是手里有权,官职也是顶呱呱的。但皇上心里也有数,不能让一个人势力太大,毕竟九门提督要是太牛了,对皇上可没啥好处。所以,皇上就想了个招儿,让官员们互相盯着,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一品的九门大统领,跟兵部尚书级别一样高,但也得听兵部尚书的。皇帝要是下了特别指令,这俩就算是平级,那也得有个主次之分。九门大统领虽然手里权力不小,可他干的很多事,还是得兵部尚书点头才行。
九门提督不管是想要罢免人员、调动军队,还是搞定后勤,都得先过兵部尚书那一关,这简直就是给他上了道紧箍咒。毕竟,他连私自调兵都做不到,还怎么想着起兵造反呢?就算他真把军队调动起来了,没有粮草供应,那也是寸步难行啊。
有人或许会担忧,他要是跟兵部尚书联手造反可咋办?不过咱们先别急着琢磨这事儿有多大概率。单说这造反的计划,兵部尚书一个人也搞不定啊,还得通过整个兵部。没等他们动手,下面的官员早就一五一十禀报给皇帝了。
不只是和兵部尚书互相盯着,京城里也不光九门提督这一股军事力量,还有别的势力呢。比如说顺天府那块的八旗兵,他们都在京城周围候着。只要京城有点啥风吹草动,他们立马就能奔皇宫去。
这些事情在历史上的书籍里都写得很清楚,说白了,九门提督虽然表面看起来权力很大,地位也很高,但实际上他还是得靠皇帝。要是没了皇上,他想自己发动兵马,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就算他冲进了皇宫里头,皇帝那儿还有三千精兵守着。那些士兵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来保护皇帝的,而且他们都是满清的贵族,要是伤了他们,那可就是跟整个满清家族为敌了。为啥这么说呢,九门提督咋会怕这个呢。
咱们聊聊九门提督这职位的选拔标准吧。汉人就别想了,没资格。普通的满族人也不行。能坐上这位置的,都是满清的贵族,而且几乎都是上三旗的子弟。更绝的是,就算在上三旗里,能选上的也都是家世相对一般的。
看看这些提督,其中就一个汉人,还是个挂名的,从这就能瞧出清朝皇帝们有多谨慎了。
这里面有些位置是给皇室成员或那些跟皇家沾亲带故的人的,九门提督这种大官,一般人连想都别想。想当九门提督,门槛高得很。就算你出身符合要求,还得看你跟皇帝走得近不近,得皇帝信得过你,你才能坐上这个位子。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九门提督想造反的机会就被皇帝给掐灭了,在那些皇帝深信不疑的大臣里,想反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咱再来瞅瞅几位提督,康熙十七年那会儿,九门提督的位子坐着的是费扬古,他还是雍正帝的岳父呢,他闺女就是雍正的正宫皇后,乌拉那拉氏。
他去世后,接任的是全才满榜状元麻勒吉,同时他还是位满清的贵族大佬。到了康熙五十年,九门提督的位置交给了大家熟知的隆科多。说到隆科多,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一等公佟国维的亲儿子,康熙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
这些人啊,都是满清时期的大人物,就连雍正的舅舅也不例外,地位都很高。再提一个不得不说的,那就是乾隆帝特别宠信的和珅,他好多年里都当着九门提督呢。
【结语】
清朝呢,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它之前的两千多年里,有那么多的封建王朝和皇帝,就像是给清朝做了无数的试验,让清朝能够从中吸取教训。所以,当清朝统治的时候,他们就能更好地实现中央集权。按照清朝的这套统治方法,他们肯定是想把所有问题都早早地解决掉,不让它们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