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风口下的“知识焦虑”2025年,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一场围绕“AI技术变现”的知识付费热潮席卷而来。从“15天掌握核心技术”到“月入过万不是梦”,各类AI网课在电商平台、直播间疯狂推销,吸引了大批渴望搭上AI快车的年轻人。然而,这些课程背后究竟是“知识金矿”还是“割韭菜陷阱”?本文将通过真实案例与数据分析,揭开这场“智商税”的真相。
低价诱饵与高价课程
低价引流:电商平台上,大量售价仅9.9元至19.8元的“DeepSeek全套教程”充斥市场,内容多为公开资料的拼凑,例如如何下载软件、注册账号等基础操作。
高价收割:标价1999元的“DeepSeek全能应用课程”声称“15天掌握核心技能”,实际内容空洞,甚至包含错误信息。例如,某课程讲解“DeepSeek投资炒股”,却被学员发现内容浅显且不实用。
虚假宣传与名师光环
夸大效果:商家宣称“掌握DeepSeek轻松实现财富自由”,但实际接单任务多为低门槛工作,如撰写推广文案或整理数据表格,报酬微薄且竞争激烈。
虚构资质:某“DeepSeek自媒体变现课程”声称讲师拥有“直播带货盈利400万元+”的光环,却无法提供任何成功案例或资质证明。
饥饿营销与规避监管
限时优惠:直播间频繁使用“名额有限”“限时优惠”等话术,诱导消费者非理性下单。
第三方交易:部分机构通过“免费教程”吸引用户,随后引导至第三方平台购买高价课程,规避平台审核。
王玄的1999元“学费”大四学生王玄被“15天掌握DeepSeek核心技能”的宣传吸引,花费1999元购买课程。然而,课程内容仅为基础操作和公开资料,接单任务报酬低且难以变现。他坦言:“这不过是一场商家割韭菜的游戏。”
“免费报告”的付费陷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报告被商家以9.8元“优惠价”兜售,已售出近2000份。实际上,该报告在公众号免费发布,商家利用信息差牟利。
社群变现的“暴利神话”某“用DeepSeek实战高校赚小钱”社群收费62元,已有超6000名成员。社群宣称提供变现技巧,实则鼓励成员售卖资料、课程,群主从中获利超36万元。
市场需求与信息不对称
技术焦虑:商家利用“不懂AI就会被淘汰”的恐慌心理,吸引年轻人付费学习。
信息差:许多消费者不了解DeepSeek的免费资源,容易被低价课程吸引。
监管漏洞与维权困难
平台审核不力:部分课程通过第三方交易规避审核,平台难以监管。
维权成本高:消费者退款需与商家协商,甚至诉诸法律,过程繁琐且成功率低。
暴利驱动与行业乱象
低成本高利润:商家通过拼凑免费资料制作课程,利润率高达数百倍。
行业标准缺失:AI网课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与监管机制,为虚假宣传提供可乘之机。
理性看待“速成神话”AI技术需要长期学习与实践,所谓“15天掌握核心技能”纯属夸大其词。消费者应警惕“速成”宣传,避免被割韭菜。
利用免费资源学习DeepSeek官方提供免费教程与报告,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优质视频教程。消费者无需付费即可掌握基础技能。
选择正规平台与课程购买课程前,应核实讲师资质与课程内容,优先选择有售后保障的正规平台。若遭遇虚假宣传,可通过12315或法律途径维权。
AI技术的普及为普通人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催生了“割韭菜”的灰色产业链。消费者需保持理性,避免被“速成神话”与“高薪诱惑”蒙蔽双眼。正如专家所言:“AI不是魔术,学习本就不会轻松。”唯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实现变现梦想。
你或身边人是否遭遇过AI网课陷阱?欢迎分享你的经历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