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钱其琛结束了他长期的外交生涯,正式退休,时年75岁。
钱其琛在退休前的职位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国务院副总理,位列副国级。自1955年担任中国驻苏联大使馆二等秘书起,他投身外交领域长达48年,为国家的外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4年,年仅26岁的钱其琛从共青团中央办公厅调任至苏联中央团校进修。此时,他的女儿出生仅二十余日。
在赴俄之前,他从未学习过俄语。然而凭借出色的语言天赋,经过短短一年多的努力,他已经能够流利地运用俄语进行日常交流了。这种快速掌握外语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他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过人之处。
1972年,钱其琛再次被派往苏联大使馆担任参赞。那时中苏关系仍然非常紧张,主要因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持续推行对华敌对政策,导致中国外交人员在苏联的工作和生活都面临巨大挑战。
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中,钱其琛始终坚守岗位,全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忠实履行自身职责。最终,他因工作调动,被任命为中国驻几内亚大使。
钱其琛在苏联工作长达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后,他凭借深厚的苏联背景,成为中国外交界公认的“苏联问题专家”。这段经历为他职业生涯的首次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他即将迎来事业上的重要转折点。
自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中苏关系的持续紧张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时期,两国间的对立局面不仅消耗了中国大量的经济与军事资源,还严重阻碍了国内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在中国试图推进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这种外部压力使得国家难以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中苏交恶的复杂局势,客观上延缓了中国全面投入发展事业的速度,成为制约国家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在与美国持续对抗的过程中,苏联逐渐显露出疲态。无论是在欧洲的军事对峙,还是在非洲、亚洲的冷战较量,都让苏联付出了巨大代价。其国力被严重消耗,难以维持原有的强势地位。
从这一角度来看,苏联也迫切希望与中国修复关系,尤其是在1979年中越战争之后。苏联原本打算通过与越南结盟,在中国南方制造不稳定局势,以此牵制中国的发展。然而,这一策略在中越战争后彻底失效。苏联意识到,继续遏制中国既不可行,也失去了实际意义。
1982年3月24日,时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勃列日涅夫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发表公开演讲。在讲话中,他延续了以往对中国的批评态度,但同时也释放出积极信号,表达了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意愿,并提议通过协商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分歧。
邓小平迅速获悉了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的讲话内容。基于对国际局势的深入分析,特别是从中美、中苏三方关系的战略角度考虑,邓小平判断当前是推动中苏关系改善的有利时机。他认为,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两国关系的缓和创造了条件,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机遇。
由于安排紧急,记者会临时设在外交部主楼入口处,现场未准备座椅。钱其琛一现身,立即被数十名记者团团围住,场面一度十分拥挤。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钱其琛担任翻译的人正是李肇星,他后来成为了外交部长。
钱其琛在外交领域经验丰富,担任外交部长长达十年,后来又作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外交事务五年,资历深厚。尽管他在工作中要求非常严格,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十分平易近人,丝毫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
李肇星与钱其琛的友谊持续了将近四十年,钱其琛不仅是他的前辈,更是他的良师益友。然而,两人初次见面时却发生了一件颇为尴尬的趣事。
初次与钱其琛碰面,李肇星出于一贯的审慎态度和对领导的敬意,态度恭敬地向他问候:“钱司长,您好!”
李肇星在外交领域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中国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和驻美国大使。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参与处理了众多关键的国际事务。在这些关键时刻,钱其琛作为资深外交官,总是给予他宝贵的建议和支持。这种帮助让李肇星既感到敬佩,也充满感激。
2003年,钱其琛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他幽默地称自己为“超期服役”的老兵。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学生兼好友李肇星接任了外交部长的职位,这让他觉得自己当初的眼光没有错。
2004年的一天,李肇星准备去拜访已经退休的钱其琛。在路上,他一直在琢磨该怎么称呼这位老领导。一向处事谨慎的他,面对这个问题竟然有些拿不定主意。
到了钱其琛家门口,警卫员见到李部长,便问:“您是来找钱副总理的吗?”
李肇星突然想到:这样称呼最合适!其他称呼都不太妥当,还是用“钱副总理”更显得亲近。因此,当他见到钱其琛时,依然恭敬地打招呼:“钱副总理好!”
76岁的钱其琛看着64岁的李肇星,微微一笑,打趣道:“小李,这才一两年没见,你的水平怎么下滑得这么厉害?四个字里你能错三个。我现在已经不是副总理了,不过‘钱’这个姓倒是没变,还照样姓钱。”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钱其琛一直称呼李肇星为“小李”,而李肇星也始终称钱其琛为“老钱”。这种长期的称呼习惯让李肇星对“老钱”这两个字感到特别熟悉和亲近。
钱其琛明确表示,双方不必过于正式。他提到,自己不会称呼对方为“李部长”,因此对方也无需称他为“钱副总理”。他希望彼此能够以轻松自然的方式交往,避免被繁琐的礼节束缚。
李肇星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才是真正的朋友、知己和导师!
在李肇星得知钱其琛去世的消息时,他难掩悲伤地告诉媒体,钱其琛生前曾和他开过一次玩笑,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们之间最后的交流。
钱其琛等老一辈中国外交家展现了谦逊低调的品格。他们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得失之上,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外交事务。这些外交前辈在工作中保持朴实作风,不追求个人名利,体现出一代外交家的高尚情操。他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职务变动,始终专注于外交事业,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不计较个人荣辱、全心投入国家外交事业的职业精神,成为后来者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