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街道:依托商居联盟,提升街区治理水平

上海黄浦 2024-05-23 16:20:33

随着城市发展,多元主体力量参与推动社区治理是必然趋势。自2020年起,外滩街道各居民区党总支牵头建立的“商居联盟”遵循需求导向原则,联动社区、街区、商区多元主体,发挥基层民主协商作用,引导各主体从“参与”向“协作”迈进,为小区居民和楼宇商户提供协同治理的平台,助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更接地气”,促进社会共筑和谐家园。5月20日上午10点,“上海黄浦”门户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直播间邀请到外滩街道党工委书记丁琦宁作为访谈嘉宾,由他为广大网友介绍外滩街道商居联盟近5年的工作进展和主要做法,并就广大居民关心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商居联盟是什么?

外滩是上海的名片,处于上海市中心地带,繁华的南京东路从辖区中横穿而过,外滩万国建筑群闻名遐迩,是上海重要的对外窗口。不过,尽管处于黄金地段,外滩居民区大多是典型的混合市井生活和商业经营的“商居混合”社区。整个外滩街道辖区内前街店铺、后街居民的现象极其普遍。油烟、噪声、消防、环境卫生等问题,无形中增添了商居矛盾。如何突破困境,解决治理难题,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一直是街道积极探索的课题。也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中,商居联盟项目首先在山北居民区试点,在收到商户和居民的良好反馈后,又积极在其他居民区范围推行开来。它旨在通过搭建商家与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社区的发展和繁荣。

商居联盟怎么做?

树立党建“风向标”,强化公约制度引领力。“接地气,得民心”,各居民区党总支深深懂得这一道理。为了摸清商户基本情况,吸纳众人的意见,党总支牵头召开数次商居意见征询会议,并通过公众号及线上问卷等方式搜集商居需求,围绕“门责规范、消防责任、美化导则、商居社区融入”等进行商讨。将非共性的问题也梳理总结。最终,不同居委“商居联盟”的理事们在联盟成立后的第一次理事会上制定了相关公约,以建立共识为切入口来增强联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织牢管理“一张网”,强化攻坚克难战斗力。为突出“党建引领、共同实践、融入治理”,商居联盟设立议事厅,每月定期召集各职能部门、商居代表围绕社区治理的热点话题展开积极讨论。

打造人才“蓄水池”,强化模范先进感召力。为激发大家的主动性,号召更多居民、商户自发地为集体作贡献,各居民区党总支积极招募能人志愿者,向骨干们颁发“联盟巡访员”聘书,正式赋予他们街区“守护者”的职权,促使沿街商铺、居民从被动接受管理的“配角”转变成参与街区治理的“主角”。

搭建商居“连心桥”,强化商户居民融合力。在各自党总支的“牵线搭桥”下,商居联盟串联起辖区内一家家小商铺,兜起他们“成长的烦恼”,让他们安心发展。

商居联盟结硕果!

街区更安全,环境更美好。经过垃圾分类和消防安全的主题活动后,商铺侵占居民区垃圾箱房的现象减少了,居民满意度提高了。同时,伴随商户及居民们安全意识的提升,楼道杂物、设施缺损等问题都得到改善。环境的美化促进邻里友好,通过联盟共治街区,开展活动增进交流,使得商户和居民在共同推动社区建设的同时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体谅,进一步营造了和谐氛围。

共建更主动,治理更有效。联盟一方面通过设立“老带新”的志愿者发展模式,动员居民志愿者们来建设美丽社区,并挖掘人才资源为商户们开设专业讲座,另一方面积极动员商户,请他们根据经营实际和居民需求与社区共享资源。

影响更广泛,队伍更壮大。联盟的公约为规范商户和居民的日常行为给出了明确的指导,给各主体的责任做了清晰的划分。联盟内民主协商的议事、办事流程更是提高了大家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居民和商户们将街区当作自家来爱护,将邻居当作朋友来相处。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