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想打倒的清河崔氏,是一个怎样的豪门,居然连宰相都看不起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5-25 10:42:35

前言

在人们的观念中,古时候的巅峰权力就是皇权,只要有皇权高高在上,下面的人在有本事也只能听从调遣,为皇帝服务。

在大多数时候这个观点确实没错,然而古时候皇权其实也是会被其他势力牵制的,这其中,世家大族就是一个非常主要的牵制皇权的要素。

唐朝就是在世家大族在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辉煌时代,同时也是世家逐渐没落的时代,因为唐朝皇帝认识到了世家对于政治不稳定的影响。

因此在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就对世家大族展开过一番削弱,其中非常有名望的“清河崔氏”就是首当其冲被整治的,李世民为什么这么忌惮清河崔氏呢?

一、李世民为什么要打压世家

“世家”这个概念对人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因为在唐朝之后,世家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此之后的大家族顶多能算是名门望族而算不上世家大族。

在历史上,一个世家能够产生的影响甚至是皇帝都要忌惮三分的,因为皇帝的家族可能没有什么历史渊源,而世家的家谱很有可能已经传了千百年了。

清河崔氏就是这样的一个家族,唐太宗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家族也就是陇西李氏镀一层金,于是就给当时的权贵世家定了个名额,也就是“五姓七望”。

所谓“五姓七望”其实指的就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几个世家大族。

然而唐太宗命人整理完了五姓七望的名单之后却发现,虽然为了显示李唐皇室的崇高地位,将他们家所属的陇西李氏以及另一支李氏放在了榜首。

但是实际上,排除这一层原因,崔氏才是最有实力的,尤其是其中的那支清河崔氏,这一支可以说相当有历史渊源,传承了一千多年!

而崔氏的实力甚至直到当时都非常令人忌惮,因为他们崔氏经过了之前魏晋南北朝的战乱之后不仅没有没落,反而更加兴盛,连当时的宰相都畏惧他们家。

这就让李世民非常不爽了,崔氏权势这么重,要是有一天不服管了岂不是敢自己当皇帝?因此打压崔氏绝对刻不容缓。

二、清河崔氏的由来

在了解了唐太宗为什么要打压崔氏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一件事,那就是清河崔氏当时到底有多强大?这个家族的祖上到底是什么背景?

要想追溯清河崔氏的血脉,我们甚至能将时间线往前移到先秦时期,早在周朝的时候,崔氏的先人就已经发家了。

人们都对姜太公非常熟悉,在帮助周武王灭了商朝之后,姜太公被封到了齐国,在姜太公的后代中有一支姜姓崔氏的族人,他们其实就是清河崔氏的正源祖上。

崔氏祖上原本是在齐国当官的一支重要世家,但是之后遭人迫害,于是就逃到了鲁国寻求庇护,因此崔氏后代就变成了鲁国人。

当时列国征伐,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需要人才,出逃的这支崔氏恰好就是人才辈出的一支,鲁国自然不计姓氏隔阂,信任并任用了他们。

因此崔氏就逐渐在鲁国安置了下来,甚至到了战国晚期以及秦朝的时候都因为对政治的敏感性和家族传承下来的底蕴得到了自保能力。

最开始逃到鲁国做了卿大夫的崔氏族人叫做崔明,他当时还是春秋时期,到了战国晚期的时候,他的后代中有一个叫做崔意如的人在秦国做大夫。

崔意如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崔业和崔仲牟,他们两人在西汉建立之后分别迁往清河郡东武城县和涿郡安平县,因此后来的清河崔氏其实就是崔业的后代。

在整个汉朝中,清河崔氏都是既有名望又有家底的世家大族,后代和子弟中出过的朝臣数不胜数,一直到了东汉末年都仍旧非常显赫。

东汉末年曹魏的主要阵地就是北方,因此清河崔氏必然大多都支持曹魏或在曹魏任职,其中有两人比较值得一说,那就是曹操的谋臣崔琰和曹魏名臣崔林。

崔琰师从东汉末年的儒学大师郑玄,相当有才能,因此非常被曹操重视,让他当了世子曹丕的老师,而他的侄女也嫁给了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植。

而崔琰的弟弟崔林同样也是当时的一个名士,曹操征辟并重用了他,在曹丕篡汉称帝之后更是一路平步青云,到了魏明帝曹叡时期甚至被封侯。

三、清河崔氏的巅峰和衰落

两汉和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清河崔氏的蛰伏和上升期,虽然家族很有名望,也从没缺过入朝为官的子弟,但是毕竟还比较低调,没有很声势浩大。

但是到了南北朝时期,虽然是个政权更迭的乱世,但是清河崔氏正是在这个时期中真正迎来了家族发展的巅峰时期。

古人有一智慧,那就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像清河崔氏这样的大家族,他们在几百年的发展中积累并掌握的信息、知识以及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积极出仕,到各个政权之中为自己的族人某得一席之地,这样一来,政权有更迭,但是清河崔氏永远能在各个政权中谋得利益,说他们是发了乱世的财也不为过。

这其中,北魏统治时期,清河崔氏更是到了巅峰期,崔宏和崔浩父子甚至在北魏建国这件事上都有很大的功劳,因此北魏建国之后自然少不了重用。

但是物极必反,清河崔氏在此时达到了巅峰,随之而来的就是下坡路,他们家因为权势过大被皇族和其他贵族忌惮,于是被打压了的清河崔氏暂时收敛一点。

战乱了几百年之后就是隋唐时期的统一和盛世,原本清河崔氏经过了这几百年的积累之后,在盛世即将迎来另一巅峰,然而事实是,时代变了。

隋唐时期出现的一个新制度平等地沉重打击了每一个世家大族,那就是科举制度。

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前,朝廷选官主要是看家世和名望,因此这些世家大族就非常吃香,很容易就能将子弟送进朝廷中。

这就导致了当时知识基本是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的,寒门子弟要想出人头地极为困难,他们既没有知识来源又没有入仕途径,因此阶级极为固化。

但是在科举出现之后,就有了更多的官员来源,那些寒门子弟不用再担心入仕无门,只要苦读通过了考试就能成为朝廷的一员。

这样一来,世家大族尽管还是占有巨大的优势,但是解除阶级固化的趋势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了,不仅对世家大族,对后世也有着深远影响。

结语

即使像清河崔氏这样的世家大族在整个唐朝出了十三个宰相,但是相对于唐朝将近三百七十个宰相的巨大数量来说,清河崔氏这点人就算不得什么了。

就这样,清河崔氏在唐朝期间逐渐衰落,而真正造成沉重打击让世家大族一蹶不振的还是黄巢起义对世家的屠戮,此后世家子弟数量锐减,积累也被抢夺或者焚毁了大多数,门第自然也就撑不起来了。

因此在宋朝之后,随着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官员来源继续扩大,人们很少再听到“世家”这个概念。

5 阅读:1972
评论列表
  • 2024-06-05 14:57

    五姓七望可不是唐太宗定的。是魏晋南北朝慢慢形成的,是当时大家公认的

  • 2024-06-12 12:11

    皇族才是最大的门阀

  • 2024-06-12 21:33

    清河崔灭门就经历了几次

  • 2024-05-29 23:13

    看来,这些望族,不是关陇集团的。

    渔民调教师 回复:
    关陇是个军事集团。
    建康 回复:
    是关陇集团也得除掉 威胁到他了嘛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