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M1891步兵步枪过长,苏联于1922年在M1891/30龙骑兵步枪的基础上加装了PU瞄准镜,研制出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也被称为“PU M1891/30”或“莫辛-纳甘PU”。这款步枪在1930—1945年间成为苏联步兵的主力制式装备,同时是莫辛-纳甘步枪中生产最多的版本,其长度与龙骑兵步枪相同。

☆龙骑兵步枪
☆莫辛-纳干M1891/30 І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以"苏军狙击王牌"的身份闻名战场。这款在1930年代定型的武器,通过加装高精度PU瞄准镜,将传统步枪转化为专业狙击利器。其7.62mm弹药在400米内弹道平直,配合木质枪托的缓冲设计,即便新兵也能快速掌握狙击技巧。在列宁格勒围城战等艰苦战斗中,狙击手们依托该枪实施"冷枪战术",日均消耗敌军有生力量数百人。而士兵们口中的"纳甘同志",既是对其可靠性能的褒奖,也暗含着战争中人与武器相互依存的深厚羁绊。

☆M1891/30狙击型,装有PE瞄准镜
☆M1891/30狙击型,装有PU瞄准镜

由俄国莫辛上校与比利时设计师纳甘共同研制的莫辛-纳甘步枪,在1891年迎来历史性时刻:该枪及其专用的M1891步枪弹一同被俄国军队正式采用。这一跨洋合作的结晶,不仅标志着俄国陆军枪械的现代化转型,更奠定了莫辛-纳甘系列在轻武器史上的经典地位。

☆莫辛-纳甘M1891/30步枪和苏军军帽

经过多次改进的这款步枪,被誉为俄国及苏联在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主力步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借鉴苏芬战争中芬兰军方的做法,招募猎人作为狙击手队伍的核心成员,并采用加装瞄准镜的M1891/30步枪作为狙击装备。

☆现代射击爱好者正在试射收藏的莫辛一纳甘M1891/30步枪
二战时期,苏军首创两人至三人组成的狙击作战小组,与德军狙击手展开正面抗衡。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一直服役到20世纪60年代,在同期的几场局部冲突中均有使用记录。

该狙击步枪采用传统旋转后拉式枪机搭配固定弹仓供弹模式,枪机结构简单紧凑,细小零件数量有限。弹仓位于枪托下部扳机护圈前方,能容纳5发弹药,可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进行单发填装或使用弹夹批量装填。

☆带有背带的莫辛一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及其局部特写
弹仓口配备隔断面器,其功能是在枪弹上膛时隔开第二发子弹。该枪采用击针式击发原理,拉机柄为下弯式设计,由于拉机柄力臂较短,操作枪机时需施加较大力量。手动保险为枪机尾部凸出的圆帽结构,向后拉动可锁定击针动作。

☆分解后的莫辛一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

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起初配备4倍PT瞄准镜,因存在诸多不足,后推出改良型VP瞄准镜。但受苏联光学技术限制,新款瞄准具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由于瞄准镜固定于机匣盖后方,造成弹药装填不便。

☆军事爱好者装扮的手持莫辛一纳甘M1891/30步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苏军士兵
1936至1937年,VP型瞄准镜被PU型取代,后者重量为0.62千克,有效提升了射击精准度。当瞄准镜在行动中受损时,可借助瞄准导轨进行射击。但因PU型倍率仅3.5倍,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的有效射程被限制在600米内。

☆莫辛一纳甘M1891/30步枪结构图

口径:7.62 毫米
全长:1306毫米
弹容量:5发
枪管长:800毫米
枪口初速:860米/秒
枪机种类:旋转后拉式
重量:4.27千克
有效射程:5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