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宴之道专栏】苦练内功,做好自己,走向成功

中创网宴 2024-05-18 10:29:29

@郑健教授

为什么会选择讲这个题目?主要针对现在急功近利的人。我们的合伙人队伍里不少都是过去踩过坑的人,被割过韭菜,被割怕了。本来希望通过我们这个项目来打个翻身仗,挽回过去的损失,但心理上急功近利的思维习惯还在。虽然说身体他已经离开了韭菜地,但心理上还保存有在韭菜地里的思维习惯,而且会在我们的团队里面形成一种影响,你又想享受着主流金融合法的暴利,又耐不住性子,觉得我们慢了,那怎么能行?任何人,你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韭菜基因,就算我把你拉出韭菜地,一不小心你自动还会跑回去。现在有些人一边做我们的项目,一边手机里面还有很多其它的这个盘那个盘的东西。说句老实话,很多时候我会觉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过往之所以一次次踩坑,难道不明白那是一个陷阱吗?有些人心里是知道的,只不过心存侥幸,觉得可能不是最后一个。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我们必须要从这个方面来入手,告诉大家必须练好内功,做好我们自己。一、从多年前火爆的《蓝海战略》一书讲起。我们首先从多年前比较火爆的一本书叫《蓝海战略》来讲起。商场如战场,一不小心陷入了红海,那就是血流成河。我们要用智慧寻找蓝海空间,关注弱势群体,农村包围城市,这其实就是蓝海战略的运用。我们能够站在比较高的高度,国际化的视野和战略化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寻找到蓝海,而避开红海。有些朋友没有看过这本书,不知道什么是蓝海,什么是红海,到底要说什么问题?蓝海战略认为聚焦于红海,等于接受了商战的限制性因素,即在有限的市场上求胜,却否认了商业世界开创新市场的可能。运用蓝海战略,视线将超越竞争对手移向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并重新排序,从给定结构下的定位选择向改变市场结构本身转变。这段话,是关于蓝海战略的一个比较明确的表述,但是书面语太强,很多学历不高的朋友,可能听起来比较费劲。我简单说一下,你如果做的这个项目本身是一个文盲都可以做的事情,政策上也没有什么限制,那我就告诉你,一定是红海,因为凡是限制性的条件比较少的,谁都可以进来,没有门槛的竞争力就非常大,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凡是对于限制性的要求比较高的那一部分,往往就没有那么多人竞争,一个项目没有很多人竞争,你会发现找到了蓝海。至于蓝海战略有哪些原则,我记得原来是讲的六大原则,这六大原则,我们会在将来的公益课堂上给大家详细讲解。总之要懂得建立新的市场边界,而且要注重全局思维。另外,要克服关键的组织障碍等等这些内容,这些内容我都会在将来的公益课堂上给大家详细展开。只要你弄懂了我们现在所走的路,其实是走在了蓝海的路上,你就明白了,我们的战略高度,不是一般的商人所能比拟的。二、从基金公司老总的对话,看当下风投机构的压力与挑战?前不久我回深圳的时候,拜访了几个基金公司的老总,也都是多年的老朋友,听这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聊天,讲他们目前基金公司的苦衷,我就深深的感觉到,很多被割韭菜的人,因为没有钱了而发愁。而很多基金公司的老总因为钱多而发愁,基金公司的钱不是他们的,都是投资人投到基金公司来的,那些投资人是要有回报的,如果基金公司拿了大把的钱不能找到好项目,把它快速放大,不能给到投资人好的回报,你这个基金公司的老总就会出问题。投错了项目血本无归,基金公司的老总就面临着坐牢的风险,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这几年疫情常态化导致传统行业各个方面都困难,他们投不到好项目,到年终决算发现整个基金公司是亏的,还要拿高薪肯定是不行的,就会出现高层干部降薪的事情,而高层干部降薪会引起内部班子的动摇。我上次见到了一个基金公司的老总,在吃饭的时候喝两杯酒,眼泪下来了,觉得太难太难了,不知道路在哪里,其实基金公司也一样面临着红海和蓝海的问题。我就跟他们简单讲了几句,我说其实不要再像以前那样,老是关注着所谓的高大上的东西,应该关注那些接地气的东西,尤其是新的思维,互联网基因加接地气的项目更多关注。我们已经认识好多年了,双博士学位,平常是很潇洒的一个人,结果这段时间压力非常大,因为他的高层干部集体辞职,对他构成了很大的影响,只是因为降薪,工作了八年的搭档说辞职就辞职了,如果纯粹用金融思维来考虑,他怎么可能同甘共苦?我们现在为什么强调“情、理、法、产、学、研、政、商、融”都要有,就是因为我们站的高度不同,我们深深的感觉到,你必须从人生价值的高度来思考你的创业才能成功,而不仅仅是讲项目。三、想把事情真正做好,仅仅有良好的发心行不行?为什么必须有高水平的运营能力和智慧?很多基金公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把钱投出去就没有回报,难以给投资人交代,因为基金公司的钱也是来自于各方面的投资,如果一不小心投错了不仅血本无归,还面临牢狱之灾。所以说,你不要以为手里掌握着大把的资金就是幸福的,很多时候是烫手的山芋。我们现在了解了基金公司的心态,了解了基金公司的苦衷。我们就知道该做好什么,当我们把项目做的非常好,内功练好了,把我们变成香饽饽,会有多少基金公司会在后面追捧我们。在他追捧的时候,议价权、定价权都在我们手上,所以我很清楚我们的未来,不用担心。我现在担心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段时间我经常的强调我们的发心,我们是想把事情真正做好,做落地。上市对我们来说没有悬念,我们真正感到有压力的是真正把项目做落地的这一部分。而且我相信良好的发心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好的发展,会产生更好的正效应的影响力。但是这里也必须强调,仅仅有良好的发心也是不行的,发心只是我们的原动力,在做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运营能力和充分的管理能力,以及各个方面的智慧,所以我为什么强调我们的成功一定是基于道德和智慧的成功,道德是我们的发心,智慧是我们运营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光我这个主帅有这个愿望,有一定的智慧是不够的,需要我们全体人员、全体合伙人共同努力。构建大数据运营的人都得有这个发心,都得有这个智慧,那就需要加强我们的培训、教育。所以为什么我们成立教育学院?原因就在于我们必须要把学习型组织的价值充分发挥和展现出来,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是不能匹配的。主观愿望是发心,客观的效果是发心和我们能力的结合,如果能力匹配不了,发心就达不到效果,甚至于办坏事。为了避免好心办坏事,我们不仅有好的发心,还得有真正的能力。我反复强调苦练内功,加强学习,然后建立好内部的管理机制,设定好底线,任何人不得超越底线。四、为什么必须苦练内功?为什么一再强调做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始终把目光锁定,练好内功。“打铁先要自身硬”,从长远来看,我并不担心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现在全社会急功近利,韭菜地到处都是,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让一部分韭菜基因的人彻底转变基因,离开韭菜地,而走进了餐饮领域、走进资本蓝海、走进我们所带动的主流金融的平台,我们的成功是必然的事情。如果说处处都是红海,而我们能够开创一片蓝海,能够吸引到各个方面正能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包括一部分基金公司会跟我们签订战略合作的协议,如果这些基金公司能够看懂我们,来追捧我们,我告诉大家将来需要烧的钱三个亿、五个亿、十个亿,分分钟可以走进我们平台。因为他们知道来共同做一个蛋糕,共同把一个好项目做好是他们的职责,也就是说这样的基金公司将会有一大批,所以我根本就不用担心资金,我担心的是人才队伍的成长。遗憾的是现在还有一些朋友很早就跟着我走,但到现在虽然口头上承认我讲的有道理,也知道我开创的这个道路是对的,但是手机里面还会偷偷摸摸地搞一些资金盘的事情,号称给自己的安慰。说着跟着教授做长远,眼前还得搞一点急功近利的来解决眼前问题。我告诉大家,解决眼前问题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去做,关键的问题是心要在这儿,如果说一个人三心二意做事,那肯定就做不好。当然这样的人,目前也不是很多,在我们的团队里面是极少数,但是存在就会有影响,必须要让这些人彻底清醒。五、“网红生日宴”要达到最终目标,哪些方面的问题才是重中之重?第一,我认为“构建大数据”始终是重中之重。因为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大数据,要做到长流水、不断线。不论上不上市,我们在这个奋斗的过程当中,合伙人的引进,数据库的构建是永远不停的,所以它是重中之重。第二,内部的组织。我们干部队伍的教育,我们的学习型组织打造也是重中之重。组织中如果进来的人不理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一个组织,辛辛苦苦搞起来一个团队,可能会在很短时间就被摧毁了。为什么我每天那么辛苦坚持空中课堂由我来主讲,因为我们必须引导整个团队的主流思想,长时间处在这种正确的观念的引导下,处在正效应、正能量的激励之下。如果说中间一停下来,或者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式,大家还不太适应,就可能会弱化我们的合伙人团队构建,就会减缓发展速度。我累一点没关系,必须要保证效果的持续性。第三个重中之重是媒体的宣传。现在是自媒体的时代,但是传统媒体还代表着官方,现在全国的报纸媒体、电视、广播等等都在出现大融合趋势,叫融媒体的时代,你看一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现在都在抖音上面开辟了自己的抖音账号,就可以看出自媒体的强大力量。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我们做立体宣传。大家别忘了舆论阵地,那是一个永远都要抓住的地方。以前毛主席说过,无产阶级要有自己的舆论阵地,这个舆论的阵地,无产阶级不来占领,资产阶级就来占领。舆论这个媒介,如果我们主流的力量、正能量的声音不来发布,那么杂音负面的东西就会来占领这个阵地。我们不仅要去开辟自己的账号,自己各个方面宣传这个平台,同时要链接各种各样的新媒体,自媒体等等,因为情况的变化,社会的进步,是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我们的脑袋停留在过去,我们就没有未来,我们不仅不能停留在过去,还要超越现实,思考更远的未来。任正非所讲的全球经济衰退也好,未来三年的困难期也好,都是一个预见未来能力的体现,只不过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他的华为。结果被媒体放大以后,就变成了全社会的一种影响,所以我在他的文章出来不久就在考虑我们内部必须要避开这种思维,因为对于他那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来讲,银行账户上的资金量都是千亿级的,他要考虑的是这几十万员工队伍不能够懈怠,要给予危机意识。对于初创型的团队来讲,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考虑那些问题,因为我们主要任务里面现在根本没有危机。别人的大周期性危机期、现在恰恰是我们发展的机遇期。我们只需要老老实实做好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在现实社会当中无论经济怎么不景气,在香港仍然看到马照跑、歌照唱,什么景气不景气,富人还是富人,我们要考虑的根本就不是表象问题。而是自己怎么好好发展的事。莫为乱花迷己眼,俯首只为孺子牛。如果我们始终保持积极热情向上、保持良好的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心,保持跟国家同步,保持我们金融创新思维不变,潜心打造队伍,苦练内功,建立组织,管好团队,那么我相信我们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广阔,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会走偏,注定可以一步一步达到我们的目标。三年五步骤的规划,按照这个节奏去走,就算是三年上市,对于我们的天使投资人来讲你已经赢了。你为什么会那么急功近利?过于急功近利本身就是过往错误的思维。现在心理上认同了,如果行为上还是习惯于急功近利,韭菜基因清除不干净还是不行,还会反弹。因为割韭菜的人太多了,一不小心还会陷入那个环境,我非常痛心,只能够讲道理让大家接受。好在令我欣慰的是相当多的朋友听懂了,听话照做,已经出现了良好的状况。比如我们二部前期的这些合伙人都已经小有收获,比那些急功近利的项目反而更好。所以他们的心得体会,我们会找个时间来做内部的分享。

0 阅读:0